「Procyon」探測器的目標是小行星2000 DP107
騰訊太空訊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研發的「隼鳥2號」探測器,於2014年12月升空,同時升空的還有一個名為「Procyon」的探測器。兩枚探測器將對不同的目標進行探測,「隼鳥2號」探測器的目標是飛掠小行星,採集小行星樣本,並於2020年返回地球。「Procyon」探測器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與東京大學等高校的研發產物,重量為143磅,即65公斤,主要驗證小型探測器是否能夠勝任對地外天體目標的探索。
根據日本每日新聞的消息,「Procyon」探測器的離子推進系統出現了故障,導致任務中斷。
「Procyon」探測器的目標是小行星2000 DP107,直徑大約800米,按照任務設計,探測器也將飛掠小行星。不過在三月底,「Procyon」探測器離子推進系統的故障導致軌道機動無法維持,於是地面控制中心爭分奪秒進行修復,最後的期限為4月底,一旦錯過就無法調整探測器的軌道。
「Procyon」探測器採用了廉價的設計方案,驗證低成本深空探索的可行性,探測器的軌道採用了地球引力加速,利用離子推進器在軌道上運行,時機成熟後使用地球引力彈弓向目標飛去。
日本每日新聞認為探測器的離子發動機內部可能存在金屬粉塵,導致內部某個電路出現短路,影響了離子發動機的工作。「Procyon」探測器除了收集目標天體的數據外,日本科學家還希望展示用低廉的價格研發小型探測器的能力,如果這個技術成熟,未來深空探索任務的費用就可以大大降低,利用小型探測器就可以完成任務,發射的費用也可以降低。
與「Procyon」探測器一同發射的「隼鳥2號」則是一個大型探測器,造價為2.4億美元。
「隼鳥2號」預計在2018年6月對小行星1999 JU3進行探測,並展開為期一年半的考察。任務目標包括對小行星進行測繪,捕獲小行星表面物質後返回地球。
日本科學家稱「隼鳥2號」將在2019年啟程返回地球,在2020年12月降落地球。返回艙為採樣容器,內部含有小行星物質,濺落點位於澳大利亞附近,降落方式為降落傘輔助減速。
·END·
打造中國最好的太空資訊站
搜索公眾帳號「 騰訊太空 」或「 qqtaikong 」獲取最新資訊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首頁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