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汪明亮:自喻「80後」青年,為人熱情,愛好廣泛,網友齊稱嶽西百曉。溫州返鄉----只因愛嶽西老家!每天穿街過巷尋遍網際網路,踏破板鞋只為尋覓top吃喝玩樂資訊,業界良心。熱衷於:招聘,包打聽,傳播正能量。。。。。。
爆料、投稿、求助、商務合作>>添加微信號:hefeistt
----
外面下著雪,
腳下一盆火,
除了神仙就是我!
說的就是嶽西人冬天的取暖神器
火桶
這樣的傳統取暖器,
在嶽西鄉村幾乎家家都有。
農村家中大多數用的是柴火灶,
燒火做飯之後,
將多餘的炭火收集到火盆裡,
放入火桶中,
然後就可以享受著溫暖。
寒冬臘月,從外面辦事回來,總是第一時間想著烘火,這便是嶽西人過冬最日常的生活。下圖中的火桶是最為普遍的,圓形中空,與凳子差不多高,四周被木板包著,保證熱氣不會散的太快,再加上一塊架板,方便坐下。只要在上面坐一會兒,就能感受到一股暖氣往上升騰。
以前冬天最溫暖的情景,就是一家人圍在火桶裡面,大家可以在一起曬太陽、聊天、打毛衣、磕瓜子、打麻將,真是其樂融融!
過年的時候裡,我們坐在火桶裡做寒假作業,一下子大人們就把飯菜做好了,熱氣騰騰端上桌,就開始吃飯,那感覺真溫馨真舒服!現在已經很久沒有享受火桶裡面的快樂時光了。
如果火盆裡的炭火足夠多,還可以塞進幾根紅薯,烤熟後,別看外表黑不溜秋的,但剝開後,可是香氣撲鼻呀!很好吃哦!
火桶是以前嶽西姑娘出嫁時必備的陪嫁品,一般辦喜事多選擇在臘月或正月,火桶正好派上用場。在嶄新的火桶裡放入雞蛋,放入紅紙包好的一截木炭,寓意新人的日子紅紅火火。
這種是為不會走路的幼兒準備的孩桶,上細下粗呈喇叭形,看似很高大,實則中間是有暗層的,暗層之上剛好適合幼兒站立,手臂和肩膀露出來,便於活動和玩耍,身子置於桶內,暗層之下就會放個火盆,這樣孩子即便穿著單褲,也完全不會凍著。
這種,就更舒服了。
現在電火桶的使用越來越多了。
電火桶克服了老式火桶的發熱慢、吸氧、冒煙的缺點,不過,小編覺得還是傳統的火桶用著舒服。
人們常說,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
烘籮(暖桶),
對於每一個嶽西人來說,
都有著滿滿的回憶。
來源:微懷寧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
嶽西的大事小事八卦事,旅遊資訊,想交更多的嶽西朋友,尋找志同道合、興趣相投的一定要加我微信:Hefeistt 我在嶽西等你。
嶽西百曉 | 傳遞所有美好
商務合作:1595562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