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過年,攝影:山北雁
2020已經悄然過去了一個星期,但是現在還是豬年,現在還是豬年,我們還在認真等待除夕那具有重要儀式感的傳統跨年。
就在這個豬年,二師兄的價格終於在他本命年翻身了,不知道唐僧肉是不是漲得更猛一些。猴歌就甭想了,整天上竄下跳,渾身上下活掉毛總共也沒有幾斤肉。
這個活掉毛是什麼意思,誰知道?可以在留言板交流一下。
我們記憶裡的春節,殺豬賣肉,趕集買肉,大鍋燉肉,至今仍是最有儀式感的節日主題。
當成一家家吊片兒豬肉出現在集市攤位的時候,離春節就近了。
過年一定要趕集,趕集一定要買肉。
趕集買肉,燉肉吃肉,一直是過春節最幸福的事情
年味這個詞將,近期已經開始頻繁出現在各大媒體、網絡上。
這個年的味道,穿越千年不散。
年味應該是個混合味道,像一包燉肉的調料。裡邊會有八角,花椒,桂皮,陳皮,小茴香,香葉,肉桂,白芷,等等。不同的人對味覺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樣的,同一種味道,不同人會有不同的感受。
年味也一樣的,年味包括紅紅的燈籠,紅紅的對聯,紅紅的鞭炮,紅紅的新衣裳。還包括熱鬧的大集。
過年之前,一定是要趕集的,要在集上把過年的東西備齊。在年前的最後一個集來臨之前,會盤點家裡的過年物資,想想今年需要接待的親戚,需要走動的親戚朋友,差什麼東西一定是要在集上買到的。不然,這個年就不好過了。因為春節期間,做生意的也要過年。
這位小夥兒在吹腸衣,估計是做灌腸用的。
竟然把腸衣吹成個棒棒,這位小夥兒,你亮了。
02-12,趕集,攝影:尚土
城市化的進程,讓商品流通的更加迅速,服務時間也越來越長。超市全年無休,買啥有啥。城市化的進程,讓房子越來越小,農村是半畝的房子和院子,城市是建築面積一百來平的小房子。農村可以把白菜堆在牆角,滿滿一牆,可以把醃肉放在大缸裡,放在牆角,可以把魚掛在牆邊。反正,牆邊啥都能放。天氣寒冷,都不會壞,隨吃隨拿。
城市裡最近也在推廣新春年貨大集,但是更多的是小吃,對聯,和傳統意義上的大集是不一樣的。
這種感覺,只有真正逛過年前大集的人,才能明白。
13-14,殺豬過年,攝影:山北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