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旁觀時我們是誰:大數據下的人類真實面目|周末讀書

2021-02-24 德外5號

在世界上一些險峻的地方,比如說安第斯山脈,人們出行時會選擇軌道纜車——高山上的滑輪連接著一對纜車。一輛纜車下行時產生的動能將另一輛纜車拉上山,兩車通過平衡力運行。我逐漸了解到為人父母就是這種感覺。如果歲月讓我日漸衰老,那麼歲月也讓我的女兒茁壯成長。若是這樣,就讓一切順其自然。當然,聽任時光流逝,我滿心欣喜,特別是每個流逝的瞬間,也見證著我和女兒多一分的相互陪伴,但這並不意味著我不懷念過去,那時我未生華髮,皮膚也沒長出難看的斑點。我的女兒現在還小,我敢說,手背上的皺紋最能體現時光的流逝,我握住女兒胖乎乎的手指,教她數數:1,2,3……

然而有了孩子,開始長皺紋並不是什麼新鮮事。自從有了人類以及「抗拒」和「醜陋」這些概念,人們就一直抗拒變老,並痴迷於抵制因老而醜。「死亡」和「納稅」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兩件事。

在我還是個青少年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比起現在的我,當時的我更接近女兒的年齡——我很喜歡朋克搖滾樂隊。我現在喜歡的樂隊是比較傲慢卻不那麼專業的綠日樂隊。現在回過頭來聽那些樂隊的歌,整個感覺似乎是超自然的:似乎有什麼不可見的力量,把三四個成年人聚在一起唱歌,來抱怨自己的女朋友或是其他人在吃什麼之類的事。但在當時,我覺得這些樂隊無比炫酷,並且因為他們太過炫酷,所以連張海報都沒有,我只能在臥室的牆上貼上他們的專輯封面或是宣傳單。從那以後,父母早就已經搬家了——事實上,搬了兩次。我很確定我的舊臥室現在已經是別人的閣樓了,我也不知道我收集的那些東西去哪裡了。我甚至想不起來它們的樣子,我只記得我有過這些東西,想到這裡,我微微露出笑容,又感到不安。

但今天,如果一個18歲的少年把一張圖片上傳到他的社交網站網頁上,這張圖片永遠都不會遺失,不但他本人在38歲時能回首這一天,拾起昔日時光的碎片,並自問「我當時在想什麼」,我們也可以這樣做,研究人員也可以。不但如此,研究人員讓所有人,而不僅是這位少年,實現這種對過去的回顧,而且研究人員可以把那個少年的18歲和18歲之前以及之後的時光連接起來,因為那面滿是各種圖畫和照片的牆,將一直追隨著他。從家裡的臥室到學校的寢室,從自己的第一間公寓到女朋友的房間,從度蜜月的房間到女兒的育兒室,他會繼續在牆上更新女兒吃米粉的照片。

新晉父母可能是對人生裡程碑最為敏感的人。他們和別人聊天幾乎只聊這個,並且每隔幾個月去看醫生時,會了解兒童生長發育指標。但是兒科醫生不再提醒父母很久之後,新的裡程碑還是會一直出現,只不過我們不再記錄這些裡程碑。然而,用電腦記錄是最合適不過的了;記錄進展是電腦唯一的工作。電腦不會遺失剪貼簿,不會出門旅行,不會醉酒,不會變老甚至不會眨眼,電腦就在那裡記錄。生命中的無數時期,一旦走過,就只留存在記憶中或只剩一些紀念品放在鞋盒中保存;而現在,生命的各個時期可以被長期保存,如果處理得當,不言而喻,這是一個可以增進理解的機會。

如上述所言,記憶牆以及人生的長時間積累,正是社會學家口中的「縱向數據」——隨著時間流逝,收集有關同一個人的數據——以及我個人對未來研究的猜測。人類現在還沒有這種能力,因為網際網路作為一個普通的人類活動「記錄者」,還過於稚嫩。儘管難以相信,但Facebook和Touchstone等網站提供的服務也只能記錄6年時光。深度的信息資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10年或者20年之後,我們可以這麼問自己,如果一個人自嬰兒時期起,生命的每個片段都被上傳,所有人都可以看見,這對那個人來說是多大的困擾?與此同時,我們也聽過很多關於朋友日漸疏遠、新理念滲入主流想法的故事。從中可以看出資料庫中數據的長遠潛力,我們也可以在其他地方看到這些數據的潛力,比如Facebook的TimeLine(時間線)功能:隨著時間的流逝,數據創造了一種新的圓滿,甚至是一門新科學。

相關焦點

  • 日本牛郎「羅蘭」終於露出了真實面目?當我們人傻錢多?
    為什麼我們隔著大海會知道他呢?很簡單,想來中國撈錢,當然少不了花錢在各個平臺推廣自己,打造人設。他最近與一女視頻主合作的視頻,不小心展現出了真實面目首先我們來了解下日本的綜藝。日本的綜藝節目最大的特點就是誇張化。刻意製造梗,滿足觀眾的追求新奇的心理。
  • 中國恐怖故事大集結,最驚悚的非正常人類「集中營」
    看點:非正常「人類」集中營 打造史上最酷恐怖片除《靈臆事件》中將會真實展現的殭屍、貓臉老太等異形外,預告片中還出現了面目慘白行蹤不定的清裝宮女、黃符披面鬼氣逼人的僵走死屍、紅裙裹身姿態詭異的吊死男孩等。
  • 【周末薦書】決戰大數據:駕馭未來商業的利器
    每周末,科技雜談為您推薦優秀好書!
  • 清華大學許章潤教授7分鐘震撼演講: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也許這其中的道理是相通的:人類對美好的追逐是本能。美好的心靈想要找到彼此,唯有通過閱讀;美好的心靈想要潔清不洿,唯有遵守規則。4月10日,無訟閱讀星空版上線前夕,在無訟閱讀參與主辦的首屆法律人閱讀沙龍上,清華大學許章潤教授的一席演講,回答了「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的問題,其言之美,其意之淵。
  • 陳根:大數據時代,我們的隱私是怎麼樣「自我暴露」的?
    在當下這個大數據時代
  • Pornhub大數據:我們比你自己,更懂你!
    不誇張的說,全人類看視頻的喜好,大概都被P站牢牢攥在手裡。你說說看,是不是數據已經完美的掌控了人類心理和生理?僅僅一個專業的數據團隊就可以成就一個世界第八的網站,你很難想像數據團隊的天花板到底在哪。不僅僅是P站這樣的流媒體視頻網站,資訊時代下,幾乎所有行業都在稀缺數據分析(Data Analytics)的人才。
  • 8月31日|畢馬威上海SEED書友會第31次線下活動|《大演算》
    競爭已經正式開始端看誰能最終勝出-沈重-我和大寒是學生時代的好朋友。如今,他主要做開發和線下項目落地,我主要做審計。我們有聊起這幾年火熱的大數據,他向我推薦《大演算》這本書。憑我有限的理解,大數據是機器要學習的素材,人們還需追尋一種神秘的機器學習的過程:它是如此的精妙,以至於人們將某一領域的大數據輸入電腦,電腦就可以利用這個過程得到這個領域的一般規律、真理和洞見。這個過程就是所謂的「大演算」。大數據讓計算拋棄過多的假設,大演算將帶來非線性分析,兩者結合,可以精確的模擬大部分現象。
  • QQ讀取用戶瀏覽器記錄:大數據時代下的「分配不均」
    近兩年,輿論對大數據的關注,其重心漸漸從「隱私」轉向「價值」。在網際網路出現時,學者、文化人擔心的是網際網路會成為一種監視工具,人們在網絡上無所遁形。這次事件曝光後,網友們卻進一步意識到,之所以騰訊要檢索淘寶、京東這些關鍵詞,是因為可以用其描摹每個用戶的畫像,達到精準投放廣告的目的。湊巧,前段時間,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就剛批評微信利用用戶數據投放個性化廣告,廣告關閉流程繁瑣。
  • 聽書預告 |金科:《人類圖:區分的科學》,你人生使用說明書
    「聽說後院」 第七季 第二場:作 者: 拉.烏盧.胡,鈴達.布乃爾 Ra Uru Hu,Lynda Bunnell 著時但是,我們如何辨識出自己的獨特?如何在自己所處的環境與文化中,擁抱真實的自己,從而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呢?人類圖,便是你的人生使用說明書,為你解開基因密碼圖。攤開它,你會一覽無遺的看到,自己具備什麼樣的生命特質、有什麼天賦?遇見每個人生關口時,應該如何做決定?
  • 大數據資訊(物聯網篇):2017年4月12日
    | 人類2.0——物聯網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物聯網可以將人、建築、汽車、道路等全部連接起來,我們將生活在一個「智能」的物體為我們提供「智能」服務的時代。當我們討論大數據的時候,物聯網的到來才是數據真正的大爆發,我們將生活在一個「超級飽和」的數據世界裡。為什麼直到最近兩年才「大熱」?答案是「傳感器」。
  • 「社會性死亡」:下一個是誰?
    近日,因「清華學姐」的熱搜佔據了各大社交平臺,所謂「社會性死亡」再度引發輿論熱議。從想讓別人「社會性死亡」到自己面臨「社會性死亡」,反轉就在一夜之間,既讓人感慨輿論生態之複雜,也讓人為此不寒而慄。      何謂「社會性死亡」,難以界定。
  • 「社會性死亡」,下一個是誰?
    在當下的網絡語境下,「社會性死亡」已逐漸從最初的網友自嘲流行語,慢慢演變為個體遭遇網絡暴力後,陷入社交往來被阻斷、社會聲譽被傾軋困境的一種代名詞。最常見的後果是,當事人正常生活遭受極大震蕩,承受「巨大的身心傷害」。一條朋友圈、一段監控視頻,讓「清華學姐」從假設的性騷擾「受害者」變成了真實的網絡暴力受害者。在這場輿論的「狂歡」中,人們再一次真切感受到——讓人「社會性死亡」竟是如此容易。
  • 誰說西方媒體中立客觀?我們都被騙了
     提示:點擊上方「北疆理論風景線」關注我們   你以為的西方媒體是不是這樣的
  • 【真實的人類】百度雲資源,1080P高清中字
    真實的人類 第一季 Humans Season 1 (2015)導演: 琪娜·木楊編劇: 山姆·文森特 / Jonathan
  • 心理短片:誰才是那個真實的你?
    很多時候,我們憑藉經驗和道聽途說,總是會對某個性別、某種職業、某個地域、某種膚色的人產生刻板印象,認為凡是小偷就好不到哪裡去,凡是**地方的人就多是騙子...但是,也有滿身紋身的人在危機時刻見義勇為,也有盜竊為生的人每個月去孤兒院陪小孩兒們一起玩。
  • 世界讀書日:碎片化時代,你還看書嗎
    而在許多發展中國家,電子書更成為千萬人接觸知識的主要途徑。移動時代,習慣於碎片化閱讀的中國讀者還能不能「安靜地看完一本書」?百分點基於2016年3月間八個熱門手機閱讀應用的用戶行為,描摹了時下的中國人如何看書,分析涵蓋中國近8000萬用戶,10億餘條行為數據。數據顯示,移動端男性讀者明顯多於女性讀者,但女性更願意為買電子書掏腰包。
  • 爆文精選:大數據文摘2016年1季度TOP10
    簡介:北京時間2月11日23點30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召集了來自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以及LIGO科學合作組織的科學家在華盛頓特區國家媒體中心宣布: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6)走近最神秘的大數據公司Palantir簡介:作為一家成立於2003年(實際開始運作是在2004年)的大數據公司,Palantir即使在成立10年後的2014年其實也鮮為人知
  • 金鐘鉉:沒有人想知道我的真實面目
    他向這個世界多次發出過求救信息,他比誰都想努力地活著啊。沒有人回應。沒有人回應!!節目看到這裡我是崩潰的,比讀遺書還要崩潰。不敢說感同身受,但是我非常理解他的內心獨白,因為我也會有人前光明坦蕩人後喪氣沖天的表裡不一。金鐘鉉的想法算是在一些青年人中頗為流行的「喪」文化的代表了。
  • 爭鳴 中國孩子機場讀書憑什麼挨罵?
    而就在這組圖發出來後沒幾天,一群西安小學生遠赴日本參加夏令營排隊等候安檢時,由於機場出關安檢需要排隊等候,在等候時都拿出隨身攜帶的書席地而坐,他們也人手一本書,安安靜靜地閱讀並等待,隨身攜帶的行李箱也都整整齊齊地依次有序擺放
  • 宣化上人:揭秘龍的真實面目!​像這樣修行,就能親眼見到!
    龍有神通,變化莫測,能大能小,能隱能現。六祖大師曾經用缽將巨龍降伏,為南華寺除害。龍是一條大蟲,因為往昔修行時,乘急,所以有神通;戒緩,所以墮為畜生。龍的種類不同,有金龍、白龍、青龍、黑龍。有胎生的龍,有卵生的龍,有溼生的龍,有化生的龍,又有札龍、鷹龍、蛟龍、驪龍,又有天龍、地龍、王龍、人龍,又有魚化龍、馬化龍、象化龍、蛤蟆化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