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瑞士的維氏集團(Victorinox)是由卡爾·埃爾森納一世於1884年創建的公司,目前已經傳到第四代,以十字盾牌為品牌標誌,享譽全球。但2001年,卡爾·埃爾森納家族卻決定把它變成基金會完全控股,這也就不再符合上市的要求。
卡爾·埃爾森納四世
基金會在家族「憲法」裡清楚寫道:利潤的90%為留存收益,用於企業再發展,10%用作慈善和環保,也就是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在瑞士和非洲做慈善。家族成員在公司裡工作就有工資,不工作就沒有收入可拿,永遠斷了大家從企業市值裡賺錢或者賣企業的念頭。第一,對員工,只要業績好、認真勤懇工作的人,從不裁員。從兩次世界大戰、9·11事件到這一次的新冠疫情,幾次大動蕩中維氏集團從未因經濟環境裁員。比如9·11事件之後,軍刀不允許帶上飛機,原本在免稅店出售的維氏軍刀,銷售斷崖式下滑40%。但當時公司選擇把員工借調給其他工廠和作坊,繼續為員工支付工資,等公司情況好轉後再繼續僱傭回來。維氏只有兩種情況下會裁員,一是價值觀不合,二是不稱職。第二,對消費者,埃爾森納家族做出了維氏軍刀終身免費維修的承諾。來自世界各地的顧客有時將幾十年前的軍刀送來維修。而維氏軍刀檢修車間的零部件是全世界最多的,甚至至今還保留了1930年使用的塑料配方,因為依然有零件在使用。這家公司也從來不向銀行貸款,儘管瑞士央行是-0.75%的基準利息。因為祖輩傳下來的傳統說:「銀行在天晴時給你一把傘,開始下雨時卻會把傘拿走。」他們所有的投資資金全部來自盈餘公積。瑞銀集團(UBS)的銀行家曾這樣評價維氏集團:「按照商學院的講法,他們全都做錯了,但是居然還這麼成功。」維氏集團一直用逆經濟周期的思路發展企業。產品賣得很好,就降廣告費,再多加一點班,做好儲備,增加企業的留存利潤。而經濟衰退的時候,他們就拼命做廣告、搞創新。維氏出過帶USB甚至帶錄音筆的刀具,此次疫情期間,還推出了新的兒童套裝。收購自己唯一的競爭對手——威戈,也許是維氏集團唯一一次大舉擴張。在瑞士,只有維氏和1893年創立的威戈這兩家刀具廠可以用瑞士國旗做標識。9·11事件後,威戈銷售收入下滑40%左右,公司無力支撐,通過銀行轉手賣給了維氏。八年之後,維氏整合了威戈的軍刀業務,至此維氏軍刀成為瑞士軍刀唯一的代名詞。就是這樣一家不考慮上市、永絕分紅擔憂的家族企業,在2018年達到5億瑞郎的銷售額,分店遍布全球,並成為了擁有廚房刀具、箱包、手錶和香水等多元化業務的現代化集團公司。維氏的管理委員會全部是家族成員,主要負責維持家族/公司的核心價值觀、制定公司的長遠發展戰略,確定利潤盈餘的用途,以及選舉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人選等事務。維氏公司委員會則主要負責業務發展,也有職業經理人,兩個委員會之間沒有重疊。關於未來的接班人,現任CEO說,首先要專業,其次要認同這個家族的價值觀和企業品牌的精神,但卻不一定必須是家族成員。卡爾·埃爾森納家族四代掌門人,都真正把家族的價值觀融在了企業的血與肉之中。他們希望把精力和耐心放在激勵員工、滿足消費者、提升產品質量,以及品牌建設上,對企業發展的願景「不以月、季度為計時單位」,致力於「世世代代的長期發展」。免責聲明:本公眾號文章僅供交流,並非華港財富對任何人的投資邀約或建議。本文章以及任何附隨數據均不構成且不應視為法律、投資或稅務諮詢建議,閱讀者請根據獨立判斷作出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