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事,「死」得快?
如果生活以痛吻你,你還願意報之以歌嗎?
前幾天,我看到一條既讓人感到憤怒卻又充滿著正能量的新聞:
25歲的吳悠,一名還在實習期的中學物理老師,從武漢封城起就開始騎著他的「小電驢」給向他求助的人義務送藥,卻被人舉報「賺差價」。
截止到2月27日,吳悠和朋友們已經給大概600戶的求助者送去了藥品和防護物資。
剛開始,像蓮花清瘟、口罩和酒精等物資都是免費送,吳悠自己掏錢,或者朋友捐贈。
自己墊付了1萬左右時,隨著需求量越來越大,他發現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有些比較貴的藥品開始收低於市場價的費用返回給捐贈者,用來繼續購買藥品。
誰知,就遭到了舉報。
有人評論說,你把別人該幹的活都幹了,你把藥店的價格拉低了,你把別人賺錢的藥都免費送人了,不搞你搞誰?
難不成做好人,反而「死」得快?
非也非也,無非是有人見不得好人風光無限。
每個人都有舉報自由,但前提是得有理有據,不然就成了誹謗。
好人不懼風雨
說真的,疫情發生之後,除了冥頑不靈的人,除了那些逆行的工作人員,不到萬不得已幾個人敢出門?
就算他真的從中獲取了一點利益,也不為過吧?
至少,比那些隨手發個朋友圈賣口罩,轉手就能賺一大筆的臨時微商要仁義多了吧?更何況,人家是踏踏實實的在做善事啊!
在這寒冷的初春的街頭,有時候他事先知道是確診者,明明自己也怕得要死,但他還是選擇冒著生命危險硬著頭皮去給需要幫助的人送藥。
小電驢充一次電,只能跑30公裡,有時候路上沒電了,他就在公共廁所充電,一等就是一個小時。
他圖的是什麼啊?難道真的為了賺所謂的「差價」用得上把命也搭上?
不就是希望自己的善舉能儘快推動疫情早點結束嗎?不就是希望需要的人能解燃眉之急嗎?不就是希望生病的奶奶可以順利住院,等奶奶好了,他想陪奶奶去看海嗎?
對於惡意舉報者,吳悠堅定地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你躲在暗處看好了,我們在光明裡逆行!
真正做善事的人,從來不懼流言蜚語,也從不計任何代價。
善良的人值得我們尊重
我好奇的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做善事的人反而要承受那麼多質疑呢?
古天樂,一個演了不少爛片但最終成為影帝的大慈善家。
當初瘋狂地拍戲,不顧朋友的勸阻也要接爛片拍,無非是想多賺點錢,不為別的,只為多蓋一所希望小學,加一個好點的食堂,或者將善款捐給需要幫助的人。
2003年,古天樂積極捐助物資和捐資100萬元善款救助災民。2008年,捐贈100萬元善款幫助四川大地震的災後重建。
我就不列好事清單了,總之他做過的慈善數不勝數,單希望小學就已經超過了100所。
然而,多年來默默地做善事,在捐贈第100所希望小學的時候被罵上了熱搜,原因是學校的外牆上寫著「古天樂第100教學樓」,指責他打著慈善的幌子作秀。
事實上,是慈善機構規定個人捐款項目必須以捐款者姓名命名。
監督是好事,但惡意的舉報或者對善良吹毛求疵就大可不必了,因為那只會寒了好人的心。
曼德拉說:「不要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熱情的人們。」
那些隱匿在鍵盤後面舉報這個監督那個的人,如果你沒有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貢獻自己力量,那至少不要惡意中傷付出了自己愛心的人。
文章的最後,特別想說:吳悠,謝謝你!
謝謝你為武漢疫情帶來的溫暖,謝謝你給我們帶來的正能量,謝謝你讓我們看到了光明的未來。更謝謝你哪怕被惡意中傷,依然堅信愛與溫柔去幫助他人。
正如你曾說,災難是吃負能量長大的,我們互相幫助,少些指責和猜忌,災難就長不大了。
請你也一定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春天來了,夏天不遠了,疫情也終究會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