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前不久黃飛紅麻辣花生發布的「世間萬物都愛吃的花生」洗腦廣告嗎?沒錯,它又出續集給自己「加戲」了。近年來,「不按套路出牌」的廣告越來越多,有的以腦洞大開取勝,有的靠「重複洗腦」刷屏,有的以戲精附體博眼球,但這次的沙雕廣告有點不一樣…
「黃飛紅麻辣花生」5毛錢特效廣告,據說學霸看三遍才能懂,一起來看下~
日本人都愛吃的花生
莊稼人都愛吃的花生
投資人都愛吃的花生
成年人都愛吃
老丈人都愛吃的花生
意中人都愛吃的花生
果仁、杏仁、核桃仁、蝦仁都愛吃的花生
說到黃飛紅,大家可能會想到那個家喻戶曉的黃飛鴻,這樣一個名字很快就吸引了人們的注意並且方便人們的記憶,但其實黃飛紅的黃是指黃豆,紅是指紅辣椒,其最初主營的產品也是辣醬。因為名字原因,黃飛紅在人們心中留下了很深的記憶。
伴隨著這支最新品牌短片的推出,黃飛紅刷新了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短片用12支僅有10秒的片段和千奇百怪的方式演繹「全世界人都愛吃的花生」,片中提到黃飛紅花生是投資人、意中人、莊稼人、果仁、蝦仁、核桃仁都愛吃的花生,無釐頭的劇情,惡搞又中二的畫風十分魔性,不禁讓網友感嘆黃飛紅還是這麼的沙雕。
雖然,一直以來「沙雕」廣告似乎是個貶義詞,代表著無腦營銷,代表著不斷重複和精神「汙染」,但黃飛紅卻另闢蹊徑,用創意的方式告訴廣大消費者,「重複式廣告」也可以很精彩,成功地打破了「重複=不走心」的廣告魔咒。
短片以連XXX都愛吃為主題將看似毫無關聯的場景和對象串連,以一種混搭風展現,片中不同人物強行混搭,廣告表面上看似「雜亂無章,創意生硬「,但卻出乎意料的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與連貫性。黃飛紅似乎也有意將這種」惡搞「進行到底,於是在第一集的基礎上繼續推出「沙雕」與創意相結合,亮點與笑點並存的續集,極大的提高觀眾的期待值,更加有利於品牌樹立形象,面向更廣泛的人群進行宣傳推廣。
也許是因為現在的廣告種類太多且大都缺少內容做支撐,導致消費者只能記住品牌而不會對品牌產生好感,因此企業選擇洗腦式廣告促使大家對品牌「路轉粉」。
值得一提的是,黃飛紅在第一集和第二集的短片中都有一個共同點——把年輕人喜歡的所有的元素集合到一起,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與他們溝通,白酒配花生不再是中年大叔的專利,年輕人也可以玩出新鮮感。誇張不切實際但卻充滿新鮮感和話題度的廣告視頻,讓人們在壓力和焦慮中得到放鬆,獲得消費者的喜愛。
世間萬物都愛吃的花生第一集
從」小賣鋪零食麻辣花生「到」人人都愛吃黃飛紅麻辣花生「。這一轉變恰好說明,黃飛紅短片誇張的恰到好處,讓人看完既不會產生反感。而且利於二次傳播,能有效的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慾望。那麼,在眾多病毒式廣告中黃飛紅的廣告最大的亮點是什麼呢?
接地氣趣味內容,增加話題性是這支廣告最大的亮點。當下,越是好玩有趣的內容,越能夠吸引大眾的駐足,黃飛紅麻辣花生在這一基礎上,放大了事物的本質,影響著人們對於事物的關注和好奇。人們都會分享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黃飛紅麻辣花生正是通過病毒傳播的方式,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與到這場「討論」的狂歡中.或者說就是黃飛紅提供了一個可以讓消費者傳播的機會,由此產生了一個「共同話題」。所以,黃飛紅想不火,都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