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臺灣地區「防務部門」對外發布消息稱,解放軍「山東艦」航母帶領4艘隨行軍艦,從前些日子起,開始從遼寧出發,一路向南行駛,隨後途徑臺灣海峽。此事雖然在大陸引起了不少關注,但是有軍事愛好者發現,「山東艦」航母途徑臺灣海峽的事件,卻沒有在臺灣地區引起關注,甚至連熱搜都沒上。臺灣地區的軍事專家一語道中:這是民進黨當局長期對大陸軍事動態過度反應而產生的「負面後遺症」。
「山東艦」經過無波動,不上熱搜情況嚴重
從相關數據中能看出,在臺「防務部門」報導該事件的那幾天裡,島內熱搜的排行榜分別是嚴重失火的旭富製藥、湯圓、冬至,又或者英國疫情的問題。而解放軍「山東艦」途徑臺灣海峽的事情,卻連熱搜都沒上,但這件事真的只是沒上熱搜這麼簡單嗎?真實情況可能是臺灣民眾已經對臺當局所報導的解放軍「威脅」,產生「負面後遺症」。
軍事專家認為,臺灣民眾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舉動,很可能是因為臺當局一直對解放軍的軍事活動過分解讀,而造成的「免疫」。心理學上就曾有案例,如果拿同一樣事情,反覆對人的心理進行刺激,那人對這件事的回應程度就會慢慢降低。例如:一個人總是服用同一種藥物,身體就會對這款藥物產生抗藥性,臺灣民眾現在對解放軍的軍事行為,就有一定的「耐藥性」了,未來臺當局對解放軍的過分解讀,將會越來越沒有作用。
解放軍路過也伴飛,兩岸和平是心願
這段時間以來,解放軍頻繁駛入臺灣地區「空域」,臺當局對解放軍戰機的一舉一動都非常敏感。就算解放軍只是路過臺灣地區的「空域」,臺當局也要派遣空軍伴飛,並伴有「廣播驅離」等方式。因為伴飛次數增加,臺灣空軍的軍費支出開始大幅度上升。對此不少在野黨民意代表提出,防空識別區並不等於「領空」,有必要每次都伴飛解放軍嗎?
除此之外,從最近的民調結果中來看,即使臺當局煽動「兩岸對立」,但是臺灣民眾渴望和平的心是不會變的。雖然民進黨當局一直進行「抗中」操作,但臺灣民眾更在意的是和平發展。
【圖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