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丨「毒雞蛋」肆虐西臺灣,據估已有300多萬顆被消費者吃下肚

2021-02-13 中國食品安全報

圖片來自網絡

微信公共號:shipinanquanbao


繼歐洲之後,臺灣也爆發嚴重的「毒雞蛋」風波。過去一周,臺灣當局從各地收回約155萬顆農藥含量超標的「氟蟲腈蛋」。專家指出,島內問題雞蛋驗出的氟蟲腈(臺灣譯為芬普尼)含量,最高比歐洲標準高30倍,普通人一天只要吃1.5顆就超標。

△彰化縣動物防疫所執行氟蟲腈毒雞蛋銷毀。鍾武達攝

歐洲爆發「毒雞蛋」事件近一個月後,島內也開始對雞蛋進行抽驗。8月22日,臺灣農業主管部門確認島內自產雞蛋驗出數據偏高的氟蟲腈,並於當天緊急召開會議,宣布啟動24小時全臺蛋場大抽檢。

8月29日,臺當局「農委會」與「食藥署」組成的聯合小組完成全部通路下遊回收,總計有44家蛋雞場不合格,不合格的場比率約佔3%,共回收封存9.3萬公斤、約155萬顆蛋。經追查發現,問題雞蛋的下遊銷售地區幾乎涵蓋整個西臺灣,銷售對象則包括一般早餐店、餐飲店、菜市場、超市、雜貨店等。「農委會」評估,已有300多萬顆蛋被消費者吃下肚。

臺「農委會」表示,本次「氟蟲腈蛋」事件中,超標最嚴重的彰化連成牧場(殘留量153ppb,ppb為液體濃度的計量單位,1ppb表示1微克/升)雞蛋,由商人撕去標示後販售給農民,「農委會防檢局」將儘快公告4.95%的氟蟲腈水懸劑為禁藥,並撤銷所有製造或輸入的許可證。

臺「農委會」統計,截至8月28日,已有37間問題雞場申請復驗合格,防疫機關將解除移動管制,雞蛋可開始上市。(閔喆)


編輯:劉延正


往期精彩回顧:要聞丨壽光已銷毀5.2萬斤毒大蔥,瀋陽當地排查農藥殘留


關注丨湖南婁底破獲上億元假減肥藥案,湖北一狗販售賣有毒肉被判有期徒刑七個月


要聞丨伊利再續「奧運情緣」 正式籤約2022北京冬奧會


本微信號內容同步在以下平臺發布

關注中國食品安全報

搜索微信號:shipinanquanbao

新媒體投稿:cfsn21@126.com 

微信公眾號QQ群:479577382

報社廣告熱線:010-63703066-8066

微信合作熱線:010-63703066-8021

投訴維權:010-63703066-8231

覺得不錯,請點讚 轉發 ↓↓

相關焦點

  • 臺灣再爆食安問題,14萬顆致癌「毒雞蛋」下架
    22日,「食藥署」公布最新進度,疑似源頭的彰化駿億、鴻彰及財源3家養雞場,經查發現「毒雞蛋」供應彰化王功蛋行,新北意昌蛋行、桃園永山和立祥蛋行、苗慄合成批發行,4家批發行現場共6785公斤、約14萬顆雞蛋,目前這批「嫌疑毒蛋」已都被下架。
  • 豬肉「萊」襲,臺灣消費者食難安
    「雖然寫的是臺灣豬,但以後我們家會減少食用豬肉。」林女士說,為了家人健康,避免誤食「萊豬」,全家人決定減少購買豬肉。  去年8月底,臺當局無預警宣布開放使用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的美國豬肉與30月齡以上牛肉自2021年1月1日進口臺灣。這種豬肉被臺灣民眾稱為「萊豬」,儘管各界對之強烈反對,但開放決定仍於今年1月正式生效。
  • 臺灣連爆7起食品藥品過期案,民眾痛心:還有什麼東西能吃丨食安
    臺灣知名零食品牌「蝦味先」近日被曝光使用大量過期原料,危害消費者健康,引發社會關注。近兩周內,臺灣已連續發生7起食品、藥品過期案,不少民眾失望痛批「臺灣還有什麼東西能吃」。有46年歷史的「蝦味先」系臺灣知名零食品牌,廣受消費者喜愛。
  • 臺灣雞蛋驗出世紀之毒 恐全臺淪陷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天下午公布,監測市售雞蛋檢驗發現一件雞蛋驗出世紀之毒「戴奧辛」(又名「二惡英」),含量達到5.2pg/g脂肪,超出臺灣標準的2.5pg/g脂肪,初步掌握到問題雞蛋來自於駿億、鴻彰、財源
  • 毒雞蛋餘波未平!臺灣芬普尼蛋殘留標準比歐盟高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毒雞蛋風波持續中,臺當局「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日前表示將討論是否放寬臺灣訂定雞蛋芬普尼的殘留量標準,
  • 臺灣破獲毒品走私大案 查獲逾300萬顆毒品「一粒眠」
    臺灣「一粒眠」製毒技術成熟,屢屢「輸出」島外,臺調查部門11月1日宣布查獲利用海運貨櫃走私出口的60大箱「一粒眠」,總數達300多萬顆,巿價近7億元(新臺幣,下同,約合人民幣1.5億元),系近年島內最大宗案件,可供300萬人吸食,幾乎「可迷昏全臺北市民」,目前已拘提負責運輸的吳姓、高姓嫌犯移送偵辦。
  • 今日關注丨「毒雞蛋」醜聞:蛋業遭重創,尋求歐盟給予補償
    據《德國之聲》報導,比利時蛋業協會發言人範博世(Johan van Bosch)表示,對於公眾健康而言,雞蛋遭到"芬普尼"(Fipronil
  • 「毒雞蛋」事件波及全球:毒雞蛋及其加工食品全得遭殃
    近日,「毒雞蛋」從歐洲向全球蔓延開來,引起了食品行業的廣泛關注。迄今為止,已有比利時、荷蘭、德國、法國、瑞典、英國、奧地利、愛爾蘭、義大利、盧森堡、波蘭、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丹麥和瑞士和匈牙利、韓國等18個國家被「毒雞蛋」直接波及,大量「毒雞蛋」被迫下架。除此之外,間接波及、及「毒雞蛋」加工食品涉及的國家不計其數。
  • 廣州毒蜆肉銷往廣佛地區,食安君教你免受其害!
    【案件回顧】  4月30日,廣州荔灣警方聯合荔灣區食藥監部門,在荔灣區黃沙水產市場、清平市場抓獲正在銷售「毒蜆肉」的黎某棠(女,24歲)、蘇某玲(男,48歲)、孟某興(女,52歲)、黎某珍(女,45歲)、王某心(女,53歲,均廣東中山人)等5名犯罪嫌疑人,現場繳獲涉案的「毒蜆肉」2.5噸。
  • 毒雞蛋來襲!
    中國網新聞8月4日訊:據德國《今日新聞》報導,進口雞蛋受殺蟲劑芬普尼汙染事件在德國不斷發酵。
  • 德國「毒雞蛋」達一千多萬,多家超市下架雞蛋,蛋製品安全也恐受影響
    進口雞蛋受殺蟲劑芬普尼汙染事件在德國不斷發酵。受汙染的「毒雞蛋」流向德國市場,波及十二個聯邦州。德國聯邦農業部長施密特稱,德國受荷蘭進口「毒雞蛋」事件的影響比預想更為嚴重。各聯邦州的食品監管部門已宣布召回受汙染的雞蛋,並將對市場上的雞蛋進行更為嚴格的檢查,以確保其未受其他化學物質汙染。
  • 4顆包餡湯圓=一碗飯!四招不增肥的吃法,教你過冬至湯圓盡情吃
    亮健好藥提醒大家,4顆包餡料的湯圓吃下肚,就等於吃了一碗飯的熱量,因此建議在選購湯圓前先比較熱量、多放綠葉菜,減少豬油炸油的量,或以小碗盛裝淺嚐即可、與多人一同享用分食等都是讓自己在吃湯圓時不會增加身體負擔的好方法。
  • 國家食藥監總局:近期慎食赤潮地區貝類海鮮,或可產生麻痺性貝毒!
    昨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官方微信發布消費提示。近期,部分南方海域發生赤潮。赤潮生物第一優勢種為鏈狀亞歷山大藻,該藻種可產生麻痺性貝毒。
  • 食安丨南京警方搗毀假冒雀巢咖啡窩點:從產品到包裝都是假冒的
    據嫌疑人李某供述,他和郭某在溫州打工,嫌賺錢慢便商量著做咖啡「生意」。他們從南京的廠家買來包裝材料和咖啡粉,後拉著家人一起幹,造出成品後再以正品的批發價對外銷售,經核實,自今年3月至11月期間,李某等共非法獲利52萬餘元。目前,李某、郭某、李某波、楊某安因涉嫌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被檢察機關批准逮捕,楊某、張某被警方依法採取取保候審的刑事強制措施。
  • 臺灣社交媒體Line瘋傳食用油殘留「加工助劑」傷身?臺食藥署推翻謠言!
    食用油常常成為網絡謠言的重災區臺灣地區也出現了.近日臺灣地區熱門社交軟體Line(類似微信)流傳一篇文章,稱市面上食用油品使用熱溶劑己烷萃取,殘留在食用油品中,將危害人體健康,這引發了民眾恐慌。流傳在臺灣地區網絡上——「多數人吃的油是化學油」的這篇文章,認為廠商為了節省成本,使用化學物品萃取食用油脂,而非透過「古早傳統物理壓榨方式」,使得葵花籽等植物提煉出來的油,殘有化學物質,破壞天然成分,若被被吃下肚,恐對人體造成不良的影響。
  • 歷時一年臺灣毒雞蛋結案,竟然是偶發的飼料汙染事件
    歷時一年多,中國臺灣彰化去年2月間爆發的戴奧辛「毒雞蛋」風波,現在調查出了結果,竟然是偶發的飼料汙染事件……
  • 今多達863噸問題產品流入市面,以乳瑪琳每月2萬罐的銷量來看,恐已被民眾吃下肚......
    小編在朋友圈一些烘焙行業同行,晚會後直接就著火鍋唱著歌。有一位業內人士為我們透露了一些企業315預案的方法:提前自己暴露問題拿出整改方案,讓央2陷入被動,無法再做報導。這也是醉了.這段時間大概臺灣的臺灣乳瑪琳驚傳用過期奶油下架事才鬧的最大。
  • 遭殺蟲劑汙染的毒雞蛋進入英國,最新數據驚人!
    據今天英國媒體最新報導,稱英國食品標準局最新數據聲明實際上比之前估計的21,000枚還要多33倍,大概有700,000枚來自荷蘭農場的毒雞蛋已經流入英國
  • 這些毒零食二氧化硫超標 別吃!
    10月已有幾十種不合格食品被下架處理  10月以來,北京市食藥監局已經分四次公布了幾十種不合格食品名單。其中,北京潤龍甘霖商貿有限公司的一批次寶靈山泉天然飲用水,菌落總數超標,實測值是標準值上限的400倍。北京朔方尚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一批次紅米粉鎘超標,實測值是標準值上限的5.8倍。
  • 生態學家談歐洲毒雞蛋事件!
    但次日,該機構公布的該批雞蛋復檢結果顯示,氟蟲腈含量達0.92毫克/千克。2017年7月13日,荷蘭對比利時要求提供的氟蟲腈雞蛋問題給予反饋。2017年7月20日、26日和31日,比利時、荷蘭以及德國分別在將「毒雞蛋」事件報告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雖然比利時最早報告此事,但該國食品安全局8月5日證實,他們早在6月初就已知曉相關情況,只不過因檢方調查未予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