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勞肥」新定義:理解壓力,遠離肥胖

2021-02-13 精神時間

壓力和肥胖是兩大廣受關注的社會問題,兩者關係看似遙遠,甚至毫無聯繫,但在人類演變史中,我們可以將壓力與代謝逐漸聯繫起來。

遠古時期,壓力只在幫助人類逃離生命危險時出現。此時,我們的壓力-反應系統會將葡萄糖釋放到血液,讓我們的肌肉有足夠能量幫助我們逃離危險。而當今社會,我們的壓力更多體現在精神上,如與對手打鬥、工作遇到困難,以及為錢感到苦惱等,然而我們的身體仍然是以釋放葡萄糖入血的生理方式進行調節。因此,壓力與代謝實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也有研究發現,壓力和 BMI 的確呈相關性。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 Tomiyama 對肥胖歧視造成的壓力、造成肥胖的原因,以及從壓力到肥胖、受歧視再到壓力之間的惡性循環作出了闡述。以往觀念認為,肥胖主要通過飲食和鍛鍊來預防,但本文作者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他強調了緩解壓力對於預防肥胖的重要性。文章在 2019 年發表於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認知和肥胖

壓力會影響認識功能,如執行功能和自我調節功能。有一個說明性研究發現,相比壓力少的孩子,經歷了更多壓力的孩子在大中小三盤糖中會選擇大的那盤,而三年後,這些孩子的 BMI 也會更高。壓力還會抑制認知和情緒的調節,會讓人因為情緒而選擇不健康的飲食。

行為和肥胖

壓力會影響人的行為,已有很多研究顯示,壓力會讓人選擇高糖、高脂肪、高卡路裡的食物,以及暴飲暴食。另外,壓力還會使人運動減少,選擇久坐、看電視等。壓力會影響睡眠,有薈萃分析發現,肥胖會增加 1.55 倍的睡眠減少機率。

生理和肥胖

壓力還會通過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改變人的正常生理過程。如皮質醇釋放激素的增多會讓人食慾增強,並且大腦對瘦素的敏感性以及神經肽 Y 的刺激都會受到影響,人會更想吃東西。另外,大腦獎賞機制和腸道菌群也會受到影響。

生化和肥胖

壓力還會影響到激素和肽類的水平,比如瘦素、生長激素釋放肽和神經肽 Y,還有其它影響食慾的肽類,如刺豚鼠相關肽等目前還只有少量研究涉及的物質。

肥胖與壓力

肥胖本身也可以因為普遍的體重歧視成為壓力來源之一,當肥胖人群面對人們對肥胖的歧視時,HPA 軸會再次受到刺激,刺激人的食慾。肥胖歧視給人帶來的負面情緒和壓力會讓人選擇坐著看電視,吃零食,而不是鍛鍊。此外,肥胖歧視會導致這類人群的社會經濟地位(lower socioeconomic status,SES)降低,SES 低與不健康的飲食和運動量少相關,由此惡性循環。

總結

所以壓力和肥胖在認知、行為、生理和生化多方面都有關聯,所以除了運動和調整飲食以外,解決壓力問題也是當今社會需要重視的一大因素。

題圖 | 站酷海洛

編輯 | Rabbit

歡迎投稿 | tuziwangyan1987@126.com

相關焦點

  • 快做「孤獨等級量表」遠離風險
    快做「孤獨等級量表」遠離風險你知道自己的孤單等級嗎?「DailyView 網絡溫度計」將一個人的生活行為,畫成「國際孤獨等級表」,不少人看了都心酸地默默幫自己「分級」,甚至有人自豪早就「完封」了這張量表。 這張量表把孤獨分為10種等級,入門的5種是「一個人去逛超市」、「一個人去吃餐廳」、「一個人去咖啡廳」、「一個人去看電影」、「一個人去吃火鍋」。
  • 法國人的「媽媽味道」,味覺記憶不止屬於中國!
    "在家的時候我從來沒進過廚房、沒洗過碗耶....""通馬桶??換燈泡??叫電費??...都是我媽在弄呀..."這一刻,我才重新定義了「媽媽」;才明白,遠離父母,並沒有想像中美好;法國生活,讓我們漸漸更清晰了「家」的含義,也更明白和了解了「媽媽的味道」。
  • 正向定義自私!雞排妹自曝「愛藐視權威」,網友:不止漂亮還有腦
    」在YouTube頻道中擁有百萬訂閱,日前新單元「理性情緒話」系列,邀請非常多網紅前來研究自己的情緒。日前節目邀請到知名網紅「雞排妹」本名鄭家純,來聊關於「自私的情緒」,更自曝自己是一個不照規矩走的人!
  • 為了逃避工作壓力,韓國人將自己送進「監獄」
    三人素不相識,卻都選擇在周末將自己送進了「監獄」。在韓國,這是一種慢慢流行起來的過周末方式。對一些因工作壓力喘不過氣的人們來說,「監獄」就是一個另類而有效的減壓中心。這棟特別的「監獄」位於韓國首爾以東的江原道洪川縣,其實是一家監獄主題酒店,名為「Prison inside Me(我內心的監獄)」。自 2013 年建成以來,這裡接納了超過 2000 人,有辦公室白領,全職主婦,或為學業煩惱的高中生。
  • 【東京】原宿全新焦點「WITH HARAJUKU」重新定義青春的新精神!
    這個原宿全新地標位於原宿車站正對面,連結表參道與竹下通商圈,結合了購物商城、商辦活動空間「LIFORK 原宿」與租賃公寓「WITH HARAJUKU RESIDENCE」。商場集中在地下1樓至地上2樓間,餐廳則位於3樓與8樓。
  • 蘋果新政策:799 元買「全新」iPad
    注意,這個頁面還說了「過時產品」和「停產產品」是無法享受 Apple 提供的服務的。再補充一個條件:沒有私自拆修過;屏幕沒有碎;不是蘋果官方定義的「過時產品」或者「停產產品」。●799 換一個老款 iPad的「官換機」。在某些情況下,這也是不值的。因為某些特別老的 iPad,即使是「全新」的官換機,它們現在的價值也不值 799 塊。
  • 首爾市長候選人建議「遠離市區」
    安哲秀回道,「我當然反對歧視,每個人的人權都需要被尊重,同志遊行若辦在光化門廣場,雖然有民眾自願前往參加或觀賞,但反對(同志遊行)的權利也需要受到尊重。」安哲秀舉例,「所以美國舊金山的同志遊行才選擇辦在距離市中有段距離的南部地區,讓願意參加的民眾前往觀賞。」在表態後安哲秀立刻受到性別與人權團體炮轟。安哲秀周五(19日)在CBS時事廣播節目上作出解釋,認為外界曲解其意。
  • 搞懂日本電車「急行」、「快速」、「特急」之間的區別
    而最讓人難以理解的大概就屬私鐵列車的行駛速度。並且,西武池袋線有行駛收費特急「秩父」、「武藏」;快速和準急之間另有「通勤準急」行駛到小手指站。新宿線(西武新宿~本川越)急行>通勤急行>準急>普通雖有行駛收費特急「小江戶」,不過比池袋線單純。西武新宿站位在和JR新宿站相距不遠的地方,前一站「高田馬場站」作為與JR線的轉乘站而被加以利用。京王電鐵
  • 味精與中餐被汙名化 臺裔美籍大廚挑戰「中國餐館症候群」
    韋氏字典在1968年納入「中國餐館症候群」(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一詞,用來描述食用味精後身體出現的不適症狀。不過,後來的研究發現,味精無罪,中式料理更加無辜,但這一個定義和對中菜的負面刻板印象在美國文化中已根深蒂固。有味精公司和兩位亞裔名人在社群平臺發起#RedefineCRS(重新定義中國餐館症候群)運動,希望打破這種過時兼錯誤的觀念。在紐約開刈包餐廳的臺裔美籍大廚兼作家黃頤銘(Eddie Huang)指出,「中國餐館症候群」是將中菜汙名化,背後是種族主義作崇。
  • 劉軒:男人最重要的,就是「當個好父親」
    孩子這個年齡,過一天就少一天。在Medium上面看了一篇文章,一早就讓我熱淚盈眶。一位年輕的牧師去問高齡教友們,什麼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光?他們對於過去有什麼惋惜?大部分的老人竟然說,他們最快樂的時候就是在中年,因為老伴還在身邊,因為孩子還小,因為一家還住在一起。這跟經濟學人雜誌之前發表的「微笑形生命快樂曲線」是相反的。
  • 「上郡」嚴正聲明
    我們注意到,不少網友、微信群內好友、微信好友稱「上郡」發布並傳播此消息。我們在此嚴正聲明,「上郡」從未發布過「2月17日恢復榆林城區公交運營」,也未傳播過此信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上郡」推送的所有榆林涉及防疫的通知、通告以及其他指令性信息,內容均來自榆林官方部門。當下依然是榆林新冠肺炎防疫的關鍵時期,官方沒通報有證據表明疫情拐點已出現。
  • 直播SM風波搣時潘宣布「結業」, 強調肥男非弱智
    微博同名「新資一二」已上線,歡迎大家關注!
  • YST:「遼寧號」環繞臺灣(六)
    【天下縱橫談】有一位傑出網友,網名Newyorker,很多年前曾經寫過一篇非常精採的文章定義「什麼人是紅脖子」,作者記得其中一條特別好笑,在填表的時候,Sex 這一欄,「紅脖子」會填「as much as possible」。笑歸笑,「紅脖子」也不是好惹的。你看,2016年,「紅脖子」不就成功地把川普送上了美國總統的寶座嗎?
  • 日本資深成人星探分享「最強話術」,曾說服過無數妹子下海……
    一般來說,大部分的成人影視產業事務所,都不會直接用「AV」這兩個露骨的字眼做招牌,而是換用「Adult」、「成人向」這類避免讓人感到不適的詞語。神奇的是,當這些女性拍了照片後,往往就會產生「已經開始」的感覺,那麼對於之後要拍的內容意願度,就會高上許多。這位資深星探還強調,其實要讓這些女性先答應拍半裸照,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必須營造一個「親切」、「讓人放下心防」的環境,這時事務所會安排女性工作人員陪這些女優聊天。並且在拍攝現場放許多零食、點心,讓她們感覺環境友善。
  • 高血壓新定義
    據悉,這是AHA/ACC 14年來首次重新定義高血壓!別看只有小小10 mmHg 的變化,要知道,在美國根據之前的JNC7診斷標準,美國的高血壓人群佔到31.9%,如今新的標準公布,高血壓人群將增加至45.6%,一下子增加約3000萬的高血壓人群,你說影響大不大?
  • 日本列車「急行」「快速」「特急」到底哪個車更快、更急?
    日本複雜的交通讓很多想去旅行的小夥伴聞而卻步日本的鐵路交通由JR、私鐵及地下鐵等共同運營,每個運營商也經營著許多不同的線路,而最讓人難以理解的就屬私鐵列車的行駛速度。並且,西武池袋線有行駛收費特急「秩父」、「武藏」,快速和準急之間另有「通勤準急」行駛到小手指站。急行>通勤急行>準急>普通雖有行駛收費特急「小江戶」,不過比池袋線單純。西武新宿站位在和JR新宿站相距不遠的地方,前一站「高田馬場站」作為與JR線的轉乘站而被加以利用。別急著往下翻,插一則廣告先
  • 「逗陣」引爆笑彈反恐 兩岸相聲高手、12/4逗嘴過招
    「逗陣」引爆笑彈反恐 兩岸相聲高手、12/4逗嘴過招臺灣今年發生校園殺童、情人變臉、手足相殘
  • 「投幣機」缺席2019年餘下的全部日子
    情緒低落的靚仔們都開始集體潛水。偶爾有人會冒個泡慨嘆道,「只要在「集字好禮」結束前「投幣機」能上線就好了」。可是天不從人願,就連內部人員也不知道「投幣機」到底去哪了。以前的「投幣機」對於大部分人來講,屬於「可有可無」,它更多是作為附屬配套的活動,定位不能太突出,僅作為同類型抽獎模式的「妖精寶庫」的補充,填補玩家的消費需求。但經歷了雙十二,它有了更好的獎勵,在推出的第一天就熱度高漲,且符合策劃對活動的預期(成本另說哈)。
  • 城市綠道,新加坡的「軟實力」
    ,通過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減輕國民生活壓力,吸引新的勞動力。不過,新加坡土地變得越來越稀缺,市區內更難以獲得大面積土地用於公園建設,導致大型公園往往遠離居住區,綠化運動陷入「好看不好用」的窘境 。2005年新加坡的建設目標,由原本的「花園城市」轉向「花園裡的城市」,城市綠色環境從「好看」轉向「好用」,通過環境魅力的塑造,進一步吸引創新人才聚集。
  • 「要麼瘦要麼死」:為了減肥,她們切掉了三分之二的胃
    對一個發育中的中國女孩兒來說,圓滾滾的身材是一個矛盾的存在——在家中,它會被傳統的長輩看作是「有福氣」,甚至是健康的象徵,仿佛孩子越是白胖,越能證明家中殷實,不愁吃穿;但走出家門,來到夥伴和陌生人面前,它便成了羞辱和歧視的來源。小珞拒絕回憶她在青春期因身材而被同學取過哪些綽號。她感到難以啟齒。「死胖子」大約是其中最文雅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