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和肥胖是兩大廣受關注的社會問題,兩者關係看似遙遠,甚至毫無聯繫,但在人類演變史中,我們可以將壓力與代謝逐漸聯繫起來。
遠古時期,壓力只在幫助人類逃離生命危險時出現。此時,我們的壓力-反應系統會將葡萄糖釋放到血液,讓我們的肌肉有足夠能量幫助我們逃離危險。而當今社會,我們的壓力更多體現在精神上,如與對手打鬥、工作遇到困難,以及為錢感到苦惱等,然而我們的身體仍然是以釋放葡萄糖入血的生理方式進行調節。因此,壓力與代謝實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也有研究發現,壓力和 BMI 的確呈相關性。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 Tomiyama 對肥胖歧視造成的壓力、造成肥胖的原因,以及從壓力到肥胖、受歧視再到壓力之間的惡性循環作出了闡述。以往觀念認為,肥胖主要通過飲食和鍛鍊來預防,但本文作者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他強調了緩解壓力對於預防肥胖的重要性。文章在 2019 年發表於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認知和肥胖
壓力會影響認識功能,如執行功能和自我調節功能。有一個說明性研究發現,相比壓力少的孩子,經歷了更多壓力的孩子在大中小三盤糖中會選擇大的那盤,而三年後,這些孩子的 BMI 也會更高。壓力還會抑制認知和情緒的調節,會讓人因為情緒而選擇不健康的飲食。
行為和肥胖
壓力會影響人的行為,已有很多研究顯示,壓力會讓人選擇高糖、高脂肪、高卡路裡的食物,以及暴飲暴食。另外,壓力還會使人運動減少,選擇久坐、看電視等。壓力會影響睡眠,有薈萃分析發現,肥胖會增加 1.55 倍的睡眠減少機率。
生理和肥胖
壓力還會通過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改變人的正常生理過程。如皮質醇釋放激素的增多會讓人食慾增強,並且大腦對瘦素的敏感性以及神經肽 Y 的刺激都會受到影響,人會更想吃東西。另外,大腦獎賞機制和腸道菌群也會受到影響。
生化和肥胖
壓力還會影響到激素和肽類的水平,比如瘦素、生長激素釋放肽和神經肽 Y,還有其它影響食慾的肽類,如刺豚鼠相關肽等目前還只有少量研究涉及的物質。
肥胖與壓力
肥胖本身也可以因為普遍的體重歧視成為壓力來源之一,當肥胖人群面對人們對肥胖的歧視時,HPA 軸會再次受到刺激,刺激人的食慾。肥胖歧視給人帶來的負面情緒和壓力會讓人選擇坐著看電視,吃零食,而不是鍛鍊。此外,肥胖歧視會導致這類人群的社會經濟地位(lower socioeconomic status,SES)降低,SES 低與不健康的飲食和運動量少相關,由此惡性循環。
總結
所以壓力和肥胖在認知、行為、生理和生化多方面都有關聯,所以除了運動和調整飲食以外,解決壓力問題也是當今社會需要重視的一大因素。
題圖 | 站酷海洛
編輯 | Rabbit
歡迎投稿 | tuziwangyan198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