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啥意思?

2021-02-27 正心正思維

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離不開衣食住行,「吃」非常重要,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我們每天都要去買菜買肉,做各種自己喜歡吃的食品。吃新鮮的蔬菜和肉,能讓人的身體更加健康,所以在買菜和肉的時候,都要圖一個新鮮。

很多人由於工作等原因,沒有時間去市場買菜,所以就會到早市去買豬肉。早市的豬肉相對便宜,而且早晨剛一開市,不同部位的豬肉,都會整整齊齊的擺在案板上,所以早晨購買豬肉選擇性也多一些。

這種想法雖然好,但是卻容易買到不新鮮的豬肉。俗語「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就告誡人們什麼時候買肉最新鮮,什麼時候買菜不容易變質。這些俗語都是人們生活經驗的總結,值得後人仔細研究和推敲。

早不買豬肉

俗語「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告誡人們如何選菜和買肉,雖然每天早晨,擺在市面上的豬肉琳琅滿目,但是豬肉市場也有一定的玄機。賣豬肉的商人要進豬肉和出售豬肉,這個一買一賣的過程不可能每天都恰到好處,有的時候豬肉早早就賣完了,也有的時候會剩餘幾塊豬肉。

對於這些剩餘的肉不能夠直接扔掉,自己也吃不完,所以就會通過各種冷凍技術保鮮,希望第二天能夠混在新鮮的豬肉中出售。

商家不可能一開張,就把新鮮的肉擺起來出售,如果早早的把當天進的肉賣光了,那麼頭一天剩下的豬肉就會壞掉,所以賣豬肉的商販,就會首先把頭一天剩的豬肉擺上去出售。

這樣可以避免剩的肉越來越多,早早出售昨天賣剩的豬肉,還可以避免豬肉存放時間長,引起有異味的現象。這種賣肉的方法,既沒有損失自己的信譽,又將剩餘的肉賣出去,這樣就可以避免肉腐敗變質。

有一些無良的商販,甚至用一種特殊的方式來處理剩肉,表面上看起來比較新鮮,但是吃起來口感會差很多,而且營養價值也和新鮮的豬肉沒法比。

所以最好不要早晨去買肉,到了中午頭一天剩的肉賣已經出售,就能夠去買到新鮮的豬肉。

對於有買菜經驗的人來說,還是能夠很輕易的分辨肉的新鮮程度,用眼睛看就可以判斷出肉是否新鮮。

一般新鮮的豬肉顏色鮮亮,放置時間長的豬肉,顏色暗淡無光。也可以通過用手摸來判斷肉質,放著時間長的肉表面差不多被風乾,所以要購買鮮亮柔軟的豬肉。

屠夫都會凌晨殺豬,天亮之後將肉運送到市場上出售。他們首先要將頭一天剩的肉擺上去賣掉,避免放置時間過長了變質。然後才擺放新的豬肉,所以有經驗的人都會掐準時間,差不多過了頭一波賣菜風波之後,出售的應該是新鮮的豬肉。

晚不買豆腐

人都會越活越精明,生活中經歷了幾次挫折和失敗之後,就會吸取其中的經驗教訓,在以後的生活中就會做到趨利避害。買肉買菜也是一樣的道理,抓準了購買新鮮蔬菜的時間,就可以避免被人忽悠。

「晚不買豆腐」告訴我們,下午最好不要買豆腐。豆腐是我們生活中經常吃的一種食物,商家在天不亮的時候就做好了豆腐,一大早就會拿到市場去出售。

豆腐和豬肉不同,豆腐本身比較便宜,所以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只要想吃都可能夠買得起。豆腐是比較容易變質的一種食物,做豆腐的商家,每天不會做太多的豆腐。

第一就是豆腐不能放置時間過長,不能像豬肉一樣可以第二天出售。另一方面就是豆腐本身造價便宜,即使剩了、扔了也不會有太大損失。老話說「懶的人做不了豆腐」,就是說豆腐的加工製作的過程中非常辛苦。

豆腐保質期非常短,早晨做的豆腐,下午四五點鐘可能就會變質,所以古代所以說「晚不買豆腐」,告誡人們如何選擇新鮮的食物。

俗語「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因為生活中的經驗,買菜的時候一定要找準時間購買新鮮的蔬菜,才能夠讓人的身體更加健康。

特別是到了夏季,天氣越來越熱,各種食物的保質期明顯縮短,所以在買菜方面要有講究,只有購買新鮮的食物,吃起來才能夠更美味和健康。



您點的每個,我都認真當成了喜

相關焦點

  • 俗語「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原來其中有「貓膩」
    農村有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一句很普通的話,背後隱藏著怎樣的道理?從習俗看真理,我們來探索下文字背後的意思。
  • 俗語:「寧嫁老頭,不嫁小猴」,啥意思?
    俗語「寧嫁老頭,不嫁小猴」,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寧可嫁給比自己年齡大的人,也不嫁年齡小的人。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啥意思?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這些俗語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意思大多也都比較通俗易懂。
  • 年底將至,農村老人說「豬7,狗8,羊對中」,這話是啥意思呢?
    在農村裡,這個時候大家如果沒有活幹的話,娛樂活動就是在家裡看電視,但是有的一些老人在家裡就座不住了,這個一般到了夏天的時候大家都能看到這樣的景象,那就是很多的人聚在一起聊天,那場景也是很熱鬧,但是像老人們也是喜歡聊天,比如在一起聊點俗語,聊聊近期的糧價行情,種地的經驗等等,都是農民津津樂道的,尤其是俗語這方面在農村裡體現的是淋漓盡致,就比如這句俗語「豬7,狗8,羊對中」,這話估計你都不太清楚是啥意思
  • 農村俗語:「鬼哭不害怕,狗嚎嚇死人」,什麼意思?有啥道理?
    導讀:農村俗語:「鬼哭不害怕,狗嚎嚇死人」,、什麼意思?有啥道理?
  • 農村俗語:「餓死不吃觀音土,窮死不賣牛皮鼓」是啥意思?
    那麼,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聊一聊這句俗語。一、餓死不吃觀音土觀音土,又名高嶺土,也被稱為膨土巖、白泥、皂土、陶土、甘土、斑脫石等。觀音土中富含矽、鋅、鎂、鋁等礦物質,是生產陶瓷製品以及粘土耐火材料的重要原料之一。觀音土中除了含有礦物質之外,是沒有任何營養價值的。然而,在過去鬧饑荒的年代裡,樹皮、草根都被老百姓吃光了,人們是再也尋找不到可以飽腹的食物了,於是,便開始尋找新的「食物」來源。
  • 俗語:「大鍋臭,小鍋香,雞子的屁股,白菜幫」說的啥意思?
    前幾天與一位老農坐在一塊聊天,不知不覺聊到了吃飯的話題上,老農說:在咱們農村有一句俗語,這句俗語叫做「大鍋臭,小鍋香,雞子的屁股,白菜幫」,從這句俗語裡就知道啥好吃
  • 農村俗語:「公牛不'上床',去找大刀螂」,是啥意思?
    所以,李大哥便到集市上買回來了一頭公牛,希望靠養殖公牛增加自己家庭的收入。不過,也許是天不遂人願。李大哥買回來的這頭公牛雖然看上去還是蠻有精神的,而且,膘肥體壯,但這頭公牛不知道犯了哪門子邪,只要看到母牛就會跑開,在這種情況下,這頭公牛等於白買了。今年八月份的一天,李大哥在與一位老農聊天的時候聊到了自家公牛的身上。
  • 俗語:「公豬常餵巴戟天,子孫後代萬萬千」是啥意思?
    最近兩年,豬肉價格居高不下,從而推動了養豬業的快速發展。而要想養豬,就離不開豬崽;而要想使母豬下崽,就離不開公豬。
  • 民間俗語:「齒軟不赴喪,肉軟不吃涼,腿軟不同房」,啥意思?
    很多民間俗語和我們的生產生活息息先關,有些俗語告訴了人們養生保健的方法。
  • 民間俗語:「白虎穿堂」,究竟啥意思?
    對於如今很多年輕人來說,農村老人的有些說法,他們反而會覺得有些落後,甚至感覺不靠譜。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
  • 農村俗語:「吃飯冒汗,一輩子白幹」是啥意思?專家:並非戲言
    吃飯在生活中必不可少,不論是夏天還是冬天,我們在吃飯的時候都會流汗,的確吃飯的時候流汗十分常見,可是這種現象也被人們編製成了一句俗語:「吃飯冒汗,一輩子白幹」。可能大家小時候在農村的時候會聽到一些老人這麼講,然而這句話似乎沒有太多含義,表面的意思似乎就是說吃飯的時候冒汗了,這輩子賺的錢就沒了?看似毫無道理的一句農村俗語,其實也有不少學問,其實「吃飯冒汗,一輩子白幹」也有另外一種意思。
  • 農村俗語:「下巴尖如錐,財富化土灰」,是啥意思?
    老農說:現在有一種很奇怪的現象,許多女孩子都以錐子臉為美,有些網紅以自己有一副錐子臉而自豪,殊不知,這種臉型並不是好的臉型,因為這種臉型或早或晚會破財的,因為咱農村不是有一句俗語嗎?「下巴尖如錐,財富化土灰」。所以,有著一副這種臉型的女孩子真的沒必要自豪。「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呢?」我疑惑地問。
  • 農村俗語:「雨打墓三代富,雨淋板各半邊」,啥意思?
    農村俗語:「雨打墓三代富,雨淋板各半邊」,啥意思?轉眼間,時間就來到九月中旬,中秋剛過去,農村裡的莊稼就要迎來收成,那些趁著休閒的日子出外打工的人,現在也陸陸續續地回到家鄉,開始準備收穫的工作。城裡人所居住的一般都是樓房,平時個個都待在家裡,而農村就不一樣,他們居住的房子都比較接近,所以平時空閒下來,坐在屋外的時候,都會聊起天來。
  • 民間俗語:「白虎穿堂,家敗人亡」,究竟啥意思?
    對於如今很多年輕人來說,農村老人的有些說法,他們反而會覺得有些落後,甚至感覺不靠譜。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
  • 農村俗語:「細女也怕撩,粗木也怕搖」是啥意思?
    而在這些文化史詩之中,俗語就是其中的一種。有些俗語雖然簡單而且通俗易懂,但其中卻蘊含著很多哲理,這些哲理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前幾天,與一位老農聊天,聊著聊著,聊到了男孩子追女孩子的話題上。這時,老農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細女也怕撩,粗木也怕搖」,有些男孩子之所以談不到女朋友,其原因就在於他不懂得如何「撩撥」女孩子的心,倘若他深諧女孩子的心理,還怎麼會談不到女朋友呢?「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的嗎?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對於老農的這種說法,去確實感覺有些迷惑,於是,便向老農提出了疑問。
  • 民間俗語:「三十不發,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啥意思?
    俗語「三十不發,四十不富」,還有後半句7個字才是關鍵,那就是「五十將來尋死路」, 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如果一個人在三十四十兩個重要階段都沒有一番成就,那麼五十歲乃至隨後的人生歲月中,就都將活在痛苦之中,這是老祖宗對中年人的告誡。
  • 農村俗語:「不怕紅杏會出牆,就怕野花會進房」,到底啥意思?
    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不怕紅杏出了牆,就怕野花進了房」,這句話該如何理解呢?
  • 俗語:「不嫖莫轉,不賭莫看」說的是什麼意思?
    在氣氛熱烈的談話過程中,會把幾句俗語夾雜其中,時常用它來襯託談話內容有份量,說得有道理。比如下面這句俗語:「不嫖莫轉,不賭莫看」,老哥們經常作為「口頭禪」來說,因為這些家風家訓都是為了防微杜漸。01不嫖莫轉「不嫖莫轉」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既然你不是嫖娼之人,就不要到煙花柳巷去轉悠。既然你總到裡去溜達,肯定就有那個心思。
  • 農村俗語:「風流女子莫教貧,瀟灑男子莫讓富」是啥意思?
    意思是說:其民風和民俗自古以來就出自自然,而今編成了動聽的歌謠,從而將古樸的民風流傳了下來,並能時時聽到。而到了後來,人們把「風流」與「放蕩不羈、無拘無束」聯繫在了一起,如果哪位女子或男子行為不端,便被稱為「風流女子」或「風流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