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吸塵器」成功了!小至一公釐的海洋垃圾也能收集

2021-02-15 WaCowUSA

荷蘭(Netherlands)非營利組織海洋清理行動本月2日宣布,透過「海洋吸塵器」在太平洋垃圾帶成功收集到第一批塑膠垃圾,大至汽車輪胎、小至一公釐的的碎片都能收集。

海洋清理行動(The Ocean Cleanup)計畫透過「系統001」(俗稱海洋吸塵器)收集海上漂浮的塑膠垃圾,目標在五年內收集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一半的垃圾,該垃圾帶位於加州和夏威夷之間,約為兩個法國(Frence)大。

海洋清理行動25歲荷籍創辦人兼海洋吸塵器發明人柏揚.史萊特(Boyan Slat)表示,海洋吸塵器上個月從舊金山(San Francisco)出發後,成功收集到第一批塑膠垃圾。

七年前還是高中生的史萊特,在餐巾紙畫下計畫草圖。他的構想是透過洋流力量,收集瓶罐、塑膠袋、拖鞋及其他垃圾。

「系統001」去年出海測試,初期不順利,且因風浪受損。9月9日再度由船隻拖曳從舊金山出發,補給船拖著600公尺長繩索,目標是收集太平洋垃圾帶海面漂浮塑膠垃圾,並將其回收。這個系統包含一個錐形三公尺長裙板,捕捉位於剛好在海面下漂浮的垃圾。

史萊特表示,「這是史上第一次有人在太平洋垃圾帶收集到垃圾。因此,我們認為清理海洋垃圾是可行的」。

他將設計收集力更大、更耐用的第二代收集裝置。

海洋清理行動2日宣布,透過「海洋吸塵器」在太平洋垃圾帶成功收集到第一批塑膠垃圾。取自推特@TheOceanCleanup

Image via @The Ocean Cleanup

Image via @The Ocean Cleanup

「本新聞授權來自聯合新聞網 udn.com」


相關焦點

  • 新品 Seabin:一款海洋專用的「吸塵器」
    據外媒報導,海洋裡不斷增加的垃圾已經成為一部分冒險環保事業的主體,也許沒有比Ocean Cleanup項目更想要消除大太平洋垃圾帶。
  • 全球首雙海洋垃圾鞋 只有臺灣能做
    每年有高達九百萬噸的廢棄塑膠流入海洋,不只纏住海洋生物,甚至還被海洋生物吃下肚。海洋環保組織「海洋會議」(Parley for the Oceans)想找新方法解決海洋垃圾,於是與愛迪達合作,愛迪達又再找上臺灣的遠東新世紀。等到鞋子亮相引發各界討論,卻沒有人知道是臺灣讓海洋垃圾變鞋材──這謎底到今年十月才解開。
  • 海洋汙染有多嚴重?他們用「藝術行動」為海洋發聲......
    前段時間,法國清潔海洋行動協會發布了一個視頻,沙灘上滿是人們丟棄的垃圾,甚至海底還發現了一次性手套等防護用具.  從早前的工業廢水、塑料垃圾,到現在的防護用品,每年有成千上萬噸的人造垃圾源源不斷流進大海。有研究人員預測,50年後海洋裡的垃圾將比魚還多。
  • 為了拯救全世界的海洋,這兩個澳大利亞的小夥子做了個海洋垃圾桶
    海洋這麼大,他們的 Seabin 真的能用上嗎?垃圾收集率又如何呢?先別說整個海洋吧,Seabin 能否把一個碼頭的垃圾清理乾淨呢?風和洋流使得海洋垃圾在海洋和每一個碼頭漂浮,碼頭和遊艇俱樂部是海洋垃圾的重汙染地區,這些碼頭、港口和遊艇俱樂部無疑是收集海洋垃圾的好地方。因此兩個小夥子決定從碼頭開始試。
  • 海洋公園大熊貓盈盈與樂樂首次成功自然交配
    海洋公園宣佈園內同為14歲的雌性大熊貓盈盈及雄性大熊貓樂樂在三月尾開始出現發情症狀,並於4月6日成功自然交配,是兩隻大熊貓於九年前開始嘗試自然交配以來首次成功
  • 發布會參考(下)丨海洋廢棄物「來自於海洋、傾倒於海洋」 與「海洋垃圾」截然不同 不可混為一談
    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8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質量公報》,中國海洋廢棄物2018年的傾倒量為20067萬立方米,相比於2017年的15771萬立方米,增長約27.24%。個別媒體在報導時,將海洋廢棄物(Waste)等同於海洋垃圾(Trash),錯誤地將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總量當作是海洋垃圾的入海總量,這是概念混淆。
  • 關於海洋垃圾
    2015 年,阿迪達斯和海洋環保組織 Parley for the Oceans合作,推出了幾乎完全由海洋塑料垃圾為原材料的環保概念鞋UltraBOOST Uncaged Parley,並利用相同的材料為皇家馬德裡和拜仁慕尼黑製作了隊服。
  • 他把撿海洋垃圾變成一件很酷的事情
    在上周北京ISPO展會 PADI 展區裡,一個潛水員志願者帶的一個精緻的胸針引起了小編的興趣,一聊才發現原來這個胸針還有背後的故事
  • 你對海洋汙染知道多少?海洋塑料垃圾裡位居榜首的竟然是它!
    菸頭才是海洋上最常見的塑料垃圾。塑膠袋已經成為減少塑料消費運動的主要對象,最近,智利禁止零售企業使用塑膠袋了。你喜歡菸頭嗎?根據環保組織海洋保護協會統計的數據表明,菸頭是海灘上最常見的塑料產品。每年秋天,都會有志願者在世界各地進行海岸垃圾清理。 大部分的垃圾都是在海灘或者水道上撿來的,他們將撿來的垃圾進行分類和登記,並將這些信息彙編成一份全球報告。
  • 買這樣一副眼鏡可以支持「24個足球場」面積海洋的塑料垃圾清理工作!
    這款眼鏡的原材料主要是來自於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的海洋塑料,由瑞士著名消費品設計師 Yves Béhar設計,由義大利眼鏡集團 Safilo 負責製造。其中鏡架是採用了2019年海洋清理活動期間從太平洋垃圾帶收集的塑料製成,光學鏡片可防紫外線和偏光,也可更換為太陽鏡鏡片。
  • 當好海上「清道夫」 義務清理海洋垃圾
    「我們不把垃圾扔到海裡,打漁時網到的垃圾,運上岸統一清理!」
  • 【海洋垃圾調查】茂名中國第一灘 海洋垃圾季節性增多
    昨天報導了湛江吳川市王村港鎮的海灘上被亂堆放了許多建築垃圾,海邊上還漂浮著大量海洋垃圾。詳情回顧→(【海洋垃圾調查】風景區變「垃圾場」,到底歸誰管?)這次看看西沿海其他地方又做得如何?————茂名市電白區的中國第一灘旅遊度假區海岸線長達12公裡屬於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上午11點左右,記者來到該度假區的海濱浴場,當日遊客並不多,但記者往西走出一公裡左右,就看到海邊散布著塑膠袋、礦泉水瓶等各種垃圾,長度將近2公裡,有的垃圾隨著海浪,再次被捲入海中。
  • 石塘小學舉行「我和海洋有個約會」暨海洋環境保護啟動儀式
    藍色海洋孕育了人類的生命,海洋動物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但是近百年來現代文明的發展卻嚴重的汙染了我們周圍的環境,尤其是被稱為環保號大敵的「白色汙染」,已稱為影響海洋環境的一道難題。塑料垃圾對海洋生物的生長、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脅和致命的傷害。
  • 香港海洋公園將倒閉的新聞刷了屏,其實還有救嗎?要麼將它救成真的「海洋公園」?
    香港海洋公園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關閉園區已經超過3個月,資金只可營運至6至7月,出現財困。
  • 香港海洋公園將引進樹熊
  • 越南制定垃圾管理計劃 盼2030年海洋塑膠垃圾減少75%
    據「中央社」報導,日前,越南政府制定海洋塑膠垃圾管理行動計劃,希望到2030年減少75%的海洋塑膠垃圾。
  • 不可忽視的海洋汙染
    2007年起我國開始了海洋垃圾包括塑料垃圾的常規監測。2016年起,我國開始對近海微塑料進行監測。2017年7月,我國第8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啟航。本次北極科學考察是我國首次執行北極業務化觀測任務,微塑料首次被加入監測項目。這也意味著我國將微塑料監測拓展至亞北極和北極海域。
  • 環保科普|減少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料
    纏繞  海洋垃圾無處不在,很多海洋生物受到其影響,主要包括哺乳動物類、鳥類、魚類和無脊椎動物。被遺棄的漁線漁網(通常被稱為「幽靈網」或「鬼網」)等通過纏繞的方式會對海洋生物構成嚴重的威脅,或形成割傷,或阻礙動物活動,影響進食和呼吸功能。
  • 香港史上最驚心鬼屋「16禁」恐怖又血腥!海洋公園哈囉喂全日祭又來啦~
    一眾譁鬼,令人心慌慌。攝影:Jonathan Wang今年,海洋公園就以最近上畫的電影《捉鬼敢死隊》為主題, 設置8個哈囉喂景點、10種獨特體驗和數百隻譁鬼出巡,勢要將「驚」和「喜」推上另一高度!攝影:Jonathan Wang 在海洋公園推出的5個恐怖鬼屋中,設有年齡限制的鬼屋「16禁」最為驚心動魄。恐怖氣氛充滿一間又一間密室刑房,耳邊更會不斷傳來毛骨悚然的悽厲慘叫,血腥凌虐的場面挑戰遊人的心理和精神底線。另外一間鬼屋「捉鬼敢死隊Live!」就最適合一家大小齊齊探險。
  • 海洋汙染
    海洋汙染(marine pollution)通常是指人類改變了海洋原來的狀態,使海洋生態系統遭到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