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女兒李瑋玲再次撰文,要求拆李光耀故居

2021-02-07 洲瑞鄉情網


---廣告,洲瑞自家人經營,歡迎選購---


李光耀女兒李瑋玲再次撰文,

要求拆李光耀故居


李光耀舊時與夫人柯玉芝(右一)和子女李顯龍(左起)、李顯揚和李瑋玲在歐思禮路住家的合照。



前天是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的93歲冥誕。


李光耀的女兒李瑋玲在面簿上撰文,透過社交媒體再次要求公眾尊重父親遺願,拆除位於歐思禮路38號的故居。


李瑋玲星期五(16日)晚上在面簿上寫道,父親是罕見的政治家,他為建立新加坡窮盡一生精力,過程中從未別有意圖,也堅決反對「英雄式的崇拜」。


她透露,父親晚年曾數次要求新加坡政府保證在他去世後拆除故居,防止它成為「供人崇拜的遺蹟」


她說,由於內閣「拒絕」作出承諾,李光耀生前決定在遺囑最後加入一段話:


「這是我的願望,也是亡妻柯玉芝的願望。在我過世以後,我歐思禮路38號的房子必須馬上拆除。如果我女兒瑋玲選擇繼續居住,房子也必須在瑋玲搬出後馬上拆除。」


李光耀去年3月去世後,李瑋玲繼續居住在歐思禮路38號。她和弟弟李顯揚後來也公開李光耀遺囑有關處置故居的內容。


他在遺囑中表明,若子女因法律修改或各種規則約束而無法拆除房子,那他希望家人不對外開放住家


李瑋玲:否決父親唯一要求 不是真的紀念他


李瑋玲表示,父親的遺願應受到尊重,若將故居保留下來等於是向新加坡的政治人物和有意從政的人「發出錯誤信息」。


她說:「紀念父親,卻否決父親對新加坡提出的唯一要求,這不是真的紀念他。」


李光耀故居建於100多年前,並在新加坡建國過程中見證了許多重要事件,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李顯龍總理去年4月在國會上發表聲明時表示,他身為兒子自然希望執行父親遺願,但最終須由「屆時的政府決定如何處理」。

李光耀生前在歐思禮路38號的住所非常寬敞,有五間臥室,後院還有三間房。


歐思禮路住家裝潢簡單,行動黨成立前的許多重大會議,都在這裡舉行。

 歐思禮路38號住所附近向來保安森嚴

李總理表示,李光耀對於拆房的立場多年來未曾動搖。


他希望人們能尊重李光耀和柯玉芝的意願。


「如果李瑋玲不再住在這棟房子裡,而李先生已表明希望如何處置。到時,我身為兒子,希望能執行他的遺願。不過,這必須由屆時的政府決定如何處理這件事。」


李總理透露,李光耀至少兩次致函內閣提出拆房的要求。李光耀曾說,他的住家「不應保留為一種遺蹟」。


他見過太多顯赫人士的住家「被時間凍結……成為人們肆意進出的紀念標誌」,它們幾乎都「變得破舊」。


李總理說:「我母親對此也持有強烈意見。一想到在她和我父親去世後,人們就能進入她的私人空間,看他們如何生活,她就感到非常苦惱。」


李光耀在《李光耀:新加坡賴以生存的硬道理》一書中表達拆房的願望,當時引起社會譁然,不少人希望他能改變主意,把房子保留下來。


李總理說,他在2011年12月召開特別內閣會議,討論如何處理歐思禮路38號的房子,並邀請了已退出內閣的李光耀出席。


會議後,李光耀致函內閣說,他聽取了內閣成員的意見後,決定如果必須保留故居,那就一定要加強其基礎、翻新整棟樓,並讓人入住。


他說:「一個空置的樓房很快就會破落和腐壞。」

房子可說是李光耀生命中最重要的坐標。


他自1940年代起就住在那裡,三個子女也都在那裡長大。


這個住所在新加坡爭取自治和獨立的建國曆程中也佔有重要地位。


人民行動黨1954年成立前,創黨成員多次聚集在屋內地下室開會,商討黨名、黨徽、理念和新加坡的未來,因此可說是催生行動黨的搖籃。



來源:新加坡圈

相關焦點

  • 李光耀:世界認識中國的領路人
    點擊標題下方「央廣網」即可訂閱微信號2015年3月23日凌晨3點18分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因病逝世
  • 足記:李光耀和他「出演」的12部電影 智谷趨勢
    2012年新加坡國慶日,李光耀走在遊行的隊列中。2011年,人民行動黨在大選中,獲得建國以來最低得票率,李光耀並正式結束在政府內閣長達52年的生涯。3《國王的演講》李光耀這樣描述妻子:她是我力量的支柱,數十年如一日的給予我理性和感性的支持,她和3個孩子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1965年,李光耀一家人在下棋。7《東成西就》
  • 李光耀:新加坡比越南幸運,我們的殖民者是英國,而越南是法國
    2013年,89歲的李光耀出版了自己的最後一部著作《李光耀觀天下》,在這本書裡,李光耀談了自己對於當下世界局勢的看法,在這本書中,李光耀說了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話
  • 李光耀:新加坡的殖民者是英國,這對我們來說是幸運的…
    當他們談到了李光耀一生最引以為傲的雙語政策時,李光耀坦言:新加坡的殖民者是英國,這對新加坡來說挺幸運的。越南當年被法國人殖民,現在他們要淘汰法語學英語,因為英語才是世界性的語言。不只是這一次,李光耀在其13年的著作《李光耀觀天下》中討論歐洲的章節裡,也表示了對英國的感謝。
  • 李光耀的回答讓人驚訝:如果這樣,日本就將低頭,成為中國附庸國!
    但問題是,李光耀作為一個傑出的政治家,他不可能不明白這其中的利害,那麼,他又為何會說出「日本將成為中國附庸國」這樣的話呢? 李光耀是新加坡華人,祖籍在中國大陸,雖然是處於南洋地區,且被英國人殖民了很多年,但是李光耀仍舊受到了中華文化的薰陶,因此熟知中國的歷史。
  • 別了我的愛,天堂再見:李光耀和柯玉芝的愛情故事
    2010年,李光耀妻子柯玉芝的葬禮,在愛妻最愛的巴哈樂曲中,李光耀拿著一支深紅色的玫瑰,用手心貼著自己的嘴唇,輕撫愛妻面頰與額頭。
  • 【儒訊】臺北錢穆故居被列為紀念建築
    臺北錢穆故居被列為紀念建築
  • 夏明翰故居來了一群新聞人
    今天下午,因為有一個大型活動,所以我們全臺的一大部分的採訪力量都會出發去衡陽縣夏明翰故居。那麼現在我們的技術裝備要先行出發了,我們來看看他們的準備情況。  準備出發了嗎?對,檢查一下。每次我們的技術保障人員都是最先出發的,如果活動在早上的話,我們技術人員估計(清晨)四點鐘就要出發,今天還好是下午的活動,所以我們十點鐘從衡陽出發。  拜拜,拜拜,順風順風,一會見。
  • 離紅牆最近的街長:「京城最火小吃街」我們拆了
    在街巷長任命動員大會上,領導帶領我們再次學習總書記講話。對照首都功能定位,對照「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標準,紅牆邊上的橫二條,不該是這樣啊。疏解非首都功能,畏難情緒不能有,過去舍不了的都要舍,再難啃的骨頭也得啃。我信心滿滿地加入了拆違專項工作組。「賣魷魚的小攤年收入如此驚人,怎麼做思想工作?」
  • 陳慧玲為女兒再次讓步,給女兒看洗米華照片,女兒稱想爸爸了
    3月20日下午,陳慧玲在社交網站上曬出了一條和女兒互動的照片。照片裡陳慧玲的女兒穿著一條藍色公主裙,胸口還鑲嵌著一顆寶石,看起來十分可愛。在看到陳慧玲的女兒在家時都穿著公主裙後,粉絲們表示看樣子陳慧玲非常寵女兒,把女兒當公主養。值得注意的是,大家發現陳慧玲女兒的手裡的手機一直顯示著爸爸洗米華的照片。在看到爸爸的照片後,陳慧玲的女兒顯然十分開心,先是仔細端詳了一會照片,一邊看一邊說自己想爸爸了。然後陳慧玲的女兒又仰頭衝著媽媽陳慧玲甜笑,稱自己的爸爸是最帥的。在看到女兒的可愛舉動後,陳慧玲也忍不住被女兒逗笑了。
  • 大通湖伢子很驕傲:我給毛主席故居種上家鄉水草
    紅網時刻4月23日訊(通訊員 徐 鋼)「我們現在是給毛澤東同志故居的水塘種草,大家一定不能馬虎,要按照技術規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