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搭橋術即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是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的有效治療手段之一,這種手術的方法是通過使用患者自身其他部位的動脈或靜脈血管,給狹窄的冠狀動脈血管的遠端供血。因為這種手術方法如同架橋,所以形象地將之稱為「冠狀動脈搭橋術」。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自1962年人類就開始了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的臨床實踐,20世紀70、80年代,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成為了治療冠心病的主要手段。即使在今天,冠狀動脈搭橋手術仍然是治療冠心病確切、有效的方法。通過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治療的冠心病患者所獲得的長期效果至今仍無法被其他手術方式完全替代。
在臨床工作當中,有一定經驗的醫療中心和術者會經常採用左胸廓內動脈(左乳內動脈)的搭橋術式。相比於採用單側胸廓內動脈加靜脈移植,採用雙側胸廓內動脈(雙側乳內動脈)進行冠狀動脈搭橋術的預後又是怎樣的呢?目前研究的很少。這次帶來的文獻是發表在2016年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旨在比較了採用左胸廓內動脈和雙側胸廓內動脈冠狀動脈搭橋術的中期預後效果比較。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本研究的入組患者來自7個國家28個心臟外科中心,研究人員將計劃進行冠狀動脈搭橋術的患者隨機分組,分別進行單側或雙側胸廓內動脈移植術。研究的主要結局為患者10年內的全因死亡,任何原因、心肌梗死或卒中引起的複合死亡作為研究的次要結局。在隨訪第5年進行中期分析。
該研究總共有3102例患者入選,隨機分配1554例接受單側胸廓內動脈移植(單側移植組)和1548例接受雙側胸廓內動脈移植(雙側移植組)。在5年的隨訪中,單側移植組患者的死亡率為8.4%,雙側移植組患者的死亡率為8.7%(風險比為1.04;95%可信區間為0.81-1.32;P=0.77),並且兩組由任何原因、心肌梗死或卒中引起的複合死亡率分別為12.2%和12.7%(風險比為0.96;95% 可信區間為0.79-1.17;P=0.69)。單側移植組患者胸骨部位傷口併發症的發生率為1.9%,雙側移植組患者胸骨部位傷口併發症的發生率為3.5%(P=0.005),而胸骨重建率兩組分別為0.6%和1.9%(P=0.002)。
根據數據分析結果作者發現,接受冠狀動脈搭橋術的患者隨訪5年,接受單側胸廓內動脈移植和接受雙側胸廓內動脈移植的患者在死亡或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方面無顯著差異。但是,進行雙側胸廓內動脈移植患者比進行單側胸廓內動脈移植的患者有更多的胸骨傷口併發症。作者分析原因,這可能和手術時間增加及手術操作範圍的擴大有關,目前該研究的後續的十年的長期隨訪也正在進行中。
參考文獻:
Taggart, D.P., et al.,Randomized Trial of Bilateral versus Single Internal-Thoracic-Artery Grafts. NEngl J Med, 2016. 375(26): p. 2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