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國寶,驃時期虎型珠再傳世

2021-02-20 國寶堂磬雨私人藏玉古美術館

翁山蘇姬(臺灣譯為翁山蘇姬,港澳譯為翁山蘇姬,馬新譯為昂山舒吉,拉丁轉寫:Aung San Suu Kyi,1945年6月19日-)生於緬甸仰光,是緬甸非暴力提倡民主的政治家。1988年9月,緬甸全國民主聯盟(NLD)成立,翁山蘇姬擔任總書記。1990年帶領全國民主聯盟贏得大選的勝利,但選舉結果被軍政府作廢。其後21年間她被軍政府斷斷續續軟禁於其寓所中長達15年,在2010年11月13日終於獲釋。1990年獲得薩哈羅夫獎,翌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2013年,翁山蘇姬宣布競選緬甸總統。2015年11月8日,領導民盟再次在緬甸大選中取得壓倒性勝利。2015年6月10日至14日,翁山蘇姬應中共邀請訪華。2016年3月30日,緬甸舉行新政府宣誓就職儀式及總統權力交接儀式,在正式公布的新政府部長名單中,全國民主聯盟主席翁山蘇姬同時擔任4個部門的部長職務。

2018年9月28日,加拿大眾議院「一致同意」,決定取消緬甸國務資政、諾貝爾獎獲得主翁山蘇姬的加拿大「榮譽公民」稱號。

驃國是緬甸較大的古國之一。約於公元2世紀建國,9世紀消亡,前後約700年左右,首都在現卑謬城,存在於緬甸蒲甘王朝時期(公元167年——1287年)。驃國消亡後,驃人亦隨之從史籍中消失。驃人及驃文化的去向成了千古之謎,並成為後世學者研究的熱點。驃國在消亡前曾依附於北部新屈起的強大的南詔國,並通過南詔向唐王朝納貢稱臣以求庇護。由於地處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通商要道, 信奉佛教, 其珠珠文化與西藏,尼泊爾,不丹,印度一帶息息相關。

老虎是東南亞古珠裡面舉足輕重的一個題材,在緬甸歷史上,不管是驃以前的時期還是驃時期還是之後,都有各種形態的老虎出現,每個時期老虎都有他們各自的時代特徵:驃和驃以前的老虎造型沉穩有力,中規中矩,整體呈現匍匐攻擊狀態,刻面橫平豎直刀削斧砍,形態和我們周王朝的青銅老虎很相似,很多嘴裡還叼著小老虎,當地人認為嘴裡叼了小老虎的是母虎,其他則是公虎,這和我們的文化近乎一致;驃之後比較常見的另一種形態的老虎外形則比較圓潤,整體也是匍匐攻擊形態,但是在整體外觀上變得更加可愛,打磨也比較柔和不像驃時期老虎那麼冷峻。為什麼會有這種形態的變化,我們會在後面的文章繼續討論,今天就來聊聊怎麼看這一種類型老虎真假鑑定。

這一時期的老虎很有特點,首先是光氣,一定是那種水亮的光澤;其次打磨上面,都是橫平豎直刀削斧砍一般的工藝;再有就是形體上,和我們周王朝的青銅老虎很相似,很多嘴裡還叼著小老虎,這和我們的文化近乎一致。

邊邊角角都比較圓潤,整體的感覺已經沒有之前時代老虎的冷峻,光氣也較之前更加柔和。臀部高高的翹起,整個的前腿俯衝匍匐在地面,前腿較驃的老虎腿更短,已經不似驃之前的大長腿造型了。

緬甸驃時期老虎最近被大家所認知,是因為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在與中國國家總理李克強會面期間佩戴一對驃時期蝕花老虎,於是乎大家都注意到原來緬甸驃時期老虎蝕緬甸的國寶。

相關焦點

  • 原創:尋找驃(Pyu)族後裔
  • 科普:美樂珠
    美樂珠,又稱「龍珠」或「火焰珠」,體型較圓,出自海螺體內,無法人工養殖。美樂珠成分和多數貝殼類相似,包含方解石及霰石微晶集合體,顏色有橘紅、橘黃、黃、黃褐到近白色,具有陶瓷的晶亮外觀,火焰紋路構造,形狀從不規則形、橢圓到蛋形都有,圓形者價值通常較高。
  • 滿園虎嘯,國寶壓陣!
    雖然園內有黑熊、鹿、猴子、孔雀等數十種約 3000 只野生動物,但到了動物園,國寶「靈巖」和「邁邁」是首先要看的。此前,有去過的朋友說:「去過兩三次,每次去都不見熊貓玩耍,難免有些遺憾。」「那就是時間點沒有卡好。」賈慶博說,熊貓比較懶,喜歡睡覺。想看熊貓玩耍,可以在9:00、14:00及16:00三個時間來,因為這三個時間,是飼養員投餵大熊貓,即它們就餐、玩耍的時候。
  • 日本驚喜發現「傳世國寶」,中國大媽驚訝:我做的!80塊一個!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在《開運鑑定團》2016年12月20日播出的內容中,來自日本德島市的橋本浩司帶來一個茶碗,透露這是曾祖父於明治時代時,向戰國武將三好長慶子孫購來的物品,由於認為這個茶碗與先前另外3個國寶極為相似,因此帶到節目上來鑑定一下,而鑑定師島誠之助表示,橋本浩司帶來的骨董就是國寶級寶物,認定這是全球第四件「曜變天目茶碗」,並給出2500萬日元的鑑定價格。
  • 漳州的「定風珠」傳說
    好在有海峽對岸的臺灣,颱風很少正面在漳州登陸,通常都會經過臺灣,然後二次登陸福建,再經過廈門的遮擋,風力到達漳州時就不大了。        然而,在漳州人心中,抵擋颱風的不是臺灣也不是廈門,而是這座漳州人民稱之為「定風珠」的女排三連冠紀念碑,至於為什麼.我也不知道,打從記事起,我就知道漳州有顆定風珠,可以抵擋颱風正面襲擊。
  • 《再向虎山行》:頭上朗月,明燈一盞
    徐小明豐富的影視作品,留下了諸如《萬裡長城永不倒》《大號是中華》《再向虎山行》《霍東閣》等豐富的歌曲,「愛國、仁義、勇敢」是它們共同的註腳。今天淺談《再向虎山行》。【再向虎山行】《再向虎山行》(以下簡稱「虎」)為同名電視劇主題曲,1983年發行,由關聖佑作曲,盧國沾作詞,曲因劇名,劇使曲興。隨著電視劇走進千家萬戶,這首主題曲也被時人熟知,非常流行。
  • 安海港海絲歷史登上央視《國寶檔案》 將於後天播出
    晉江新聞網2015年12月29日訊(記者_張志耐) 關注晉江文化旅遊的市民們注意了,央視《國寶檔案》取景於晉江安海鎮的紀錄片《海絲傳奇——明朝泉州第一港》將在央視4套播出。據了解,此次《國寶檔案》以海絲為主題,在泉州定點拍攝了六集紀錄片,安海港是其中的一集,也是晉江唯一拍攝的一個地點。
  • 虎哥,我朋友從緬甸帶回來一個姑娘......
    11.2號中午,交通91.8《我的汽車有話說》正在直播,主持人於虎突然接到一個諮詢電話,而對方卻不是諮詢汽車問題,上來就說:「能不能跟緬甸的姑娘結婚?虎哥,你幫幫我唄.」打電話的老張(化名)一直在杭務工。前些天,老家江西的朋友兒子想結婚,但是朋友自己拿不定主意,不是因為錢,也不是因為房子,而是因為新娘。所以,朋友想讓老張幫忙。那麼,新娘怎麼了呢?
  • 韓國懵了:從美追回朝鮮王室國寶 專家認定是贗品
    近日,韓國文物廳負責人卻指出,這印章並非朝鮮王室的文物,而是造於1924年(日本殖民時期)的贗品。流失美國60多年又重返韓國的「德宗御寶」海外網8月18日電 2015年,韓國樸槿惠政府宣布從美國西雅圖美術館追回一件流失60多年的國寶:朝鮮王朝德宗印章
  • 引以為榮:「我就是國寶幫」!
    2.偉哉「國寶幫」!為「國寶幫」正名!3.偉哉國寶幫之二!斥"垃圾幫」垃圾寫手「藏寶圖」!(一)4.偉哉國寶幫!再斥"垃圾幫」寫手「藏寶圖」!(二)5.如果沒有「中國民藏」?(偉哉之二)6.中國民藏「奔騰向前的勢頭阻擋不了」!
  • 韓國懵了:從美國追回朝鮮王室國寶 專家說假的
    流失美國60多年又重返韓國的「德宗御寶」2015年,韓國樸槿惠政府宣布從美國西雅圖美術館追回一件流失60多年的國寶
  • 【頭條】緬甸最大柚木樹圍超過8米,被當地人稱為「樹神」
    在緬甸,一顆樹齡在500年左右,樹圍有26英尺8英寸(8.128米)的柚木,是目前為止,緬甸最大的柚木。
  • 葬身火海的韓國國寶崇禮門
    葬身火海的韓國國寶崇禮門崇禮門(又名:南大門),是韓國首都首爾市中心一座城門,建於明朝1398年,位於首爾市中區。被譽為韓國的「國門「,1962年12月20日被定為韓國的一號國寶,是韓國全體國民的精神象徵。2008年木造的二重樓閣遭縱火焚毀,僅存石造城基。
  • 一份在緬甸發行的韓文雜誌竟用狗形容我們緬甸人,不了解請不要侮辱!
    文章主要內容是對緬甸外資分析評論,但其中部分內容居然把當地人比做是路邊的流浪狗,貶低緬甸人民。後面雜誌社主編出面發表了一個誠懇道歉信後,事件才告一段落。 Myankore Business &Lifestyle magazing雜誌在這個時期發表這樣的文章著實不妥,抱有僥倖心理以為韓文就可以高枕無憂,殊不知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 日本專家鑑定國寶價值2500萬,中國大媽打臉:這絕對是我做的,一個80塊!
    眾所周知,在日本「曜變天目茶碗」是國寶,而節目在鑑定古董還價中聲稱鑑定了全球第4件「曜變天目茶碗」,發現該碗的價值2500萬日本(大約140萬人民幣)的國寶級文物,但節目卻是曲折離奇,之後一名中國女陶藝家卻聲稱,並指認:這隻所謂的「國寶」茶碗是她做的,用於禮品贈送之用,而且當初只賣了1400日元(合計人民幣80元),這下很尷尬了!大家可以先看下面的視頻!
  • [視頻] 小虎sir說,請別再為我流淚
    近日,「平凡英雄」小虎sir通過人民日報感謝網友鼓勵。他說,「很感謝每一位對我的關懷和愛護!
  • 「我們華人在緬甸為數不多,但大家都會互相幫助」
    今日匯率:中緬 1:197.4  緬中1:0.00506【緬甸中文網訊】日前,一位讀者向小編求助稱,他老婆咳嗽半個月去了戶板醫院
  • 方劑故事集:大定風珠
    文:樓京圖:百度原方歌大定風珠大定風珠雞子黃,再加加減復脈湯(加減復脈炙甘草,
  • 緬甸旅遊|來到緬甸, 緬甸姑娘請中國遊客去家裡做客, 看看緬甸人家裡什麼樣
    ,現在跟風更多的人喜歡到緬甸旅遊!            那麼你們可知道當來到緬甸,緬甸姑娘請中國遊客去家裡做客,看看緬甸人家裡什麼樣?這不前不久我們就到緬甸旅遊,當時我們的導遊就是當地的緬甸姑娘,這個導遊為人十分友好!當時還邀請我們哥幾個到她們家做客!
  • 做了那麼多攻略,都不如這次港珠澳大橋一日遊!
    截至11月11日,港珠澳大橋開通後迎來第三個周末,香港入境處公布截至11日下午4點,共有57053人次,經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出入境,比上周日(4日)同時間段的人流增加約12%。(數據來源於:香港中國通訊社)數據證明:隨著港珠澳大橋的正式開通,港珠澳三城交往越來越親密,人們來往三地頻率更加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