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隨筆:玉米地裡摘芸豆

2021-02-16 秀美太河

國慶假期去掰玉米時,玉米地裡的芸豆在玉米秸稈上掛著,或單立、或成簇,有青芸豆、紅芸豆,顆粒飽滿,鮮鮮嫩嫩,煞是喜人。

這種「既不耽誤玉米的生長,又能收穫芸豆,一塊地裡帶來兩份收穫,真是不孬!」 同去掰玉米的妻子說:「這種玉米地裡的芸豆,既香又甜,已經成了城裡人們的搶手貨」。在農村這種「玉米+芸豆」的套種模式,已經得到了廣泛推行,它已經給人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讓人們得到了實惠,得到了農民的普遍歡迎,進一步拉寬了農民增收的渠道。

玉米地裡套種越夏秋芸豆, 誠然是一種立體高效的種植模式, 但如果種植不合理, 或太密, 會嚴重影響玉米的通風, 不利於生長, 或太稀, 又影響芸豆的產量,造成了立體並不一定高效的局面。

現在科學證明,玉米間作套種芸豆,是糧食和經濟作物間作套種的一種高效種植模式,是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

經過多年來的生產與實踐,農民已經嘗到了玉米套種芸豆的甜頭,得到了經濟效益的回報。

在春天種玉米的同時,玉米種和芸豆種共同放到同一個窩裡,間作芸豆的間距一定要掌握好,過於密了,會影響兩者的產量,當玉米苗,晃開身子生長時,芸豆苗也會不停地生長,並纏繞在玉米秸稈上,依附著向上攀延,經過炎炎盛夏,風雨兼程的洗禮,玉米長足了身量,有少數的芸豆也開了花,結了少量的芸豆,過了秋分季節,溫度有所下降後,芸豆在涼爽的氣候中,便會不停的開花結果,有的芸豆秧會爬過玉米秸稈的頭,爭取到更多的陽光,結的芸豆能壓彎玉米秸的腰,有的還能在開過花、結過芸豆的底腳部再次開花結果,這裡的芸豆更鮮、更嫩。

這個時候玉米地裡的芸豆,正趕上畦子裡種的芸豆下市,它的到來彌補了空缺,價格也適宜,人們會把握好時機,搶佔市場,賣個好價錢,把從玉米地裡摘來的新鮮芸豆,分揀好,分別綁成若干捆,推著去趕早集,專門收購玉米地裡芸豆的菜販子,早已等候多時,挑肥揀瘦後,討價還價,講好價格後,便一次性收購,販賣到城裡。現在有條件好的,用三輪車等交通工具,直接一大早送到城裡的早市上,立刻就會圍上一些市民,他們熟悉這種芸豆,你一捆、我一捆,甚至有的買好幾捆,成了城裡人們的搶手貨,回到家中,摘芸豆做飯,不一會兒就能上了餐桌,飄出帶著玉米味的芳香。

  有的則在這旅遊的黃金季節,用小紅泥爐、木柴燉芸豆,這種原始的做法,深受遊客們的喜愛,這道菜經濟又實惠,還能體驗鄉村生活,尋找童年的滋味和影子。有的則在公路兩旁,擺成地攤,將成捆的芸豆,垛成一垛垛的似小城牆,等待著從四面八方趕來的遊客,帶回自已的家鄉,讓家人也品嘗到五花肉燉芸豆的味道,它是一道地地道道的家鄉美食,是鄉情又是鄉愁。

玉米地裡間作套種芸豆,也是扶貧路上的一項重要舉措,它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了經濟收入,還能提高綜合生產的效益,為推動新型農業生產的發展,起到了振興作用。

相關焦點

  • 如何做:椰汁芸豆雞湯
    微信號:baotangdaquan8【椰子汁】:【芸豆】:1、芸豆學名菜豆(俗稱二季豆或四季豆),豆科科菜豆屬。芸豆原產美洲的墨西哥和阿根廷,我國在16世紀末才開始引種栽培。2、芸豆營養豐富,鮮豆還含豐富的維生素C。
  • 朱林明:朋友圈裡美食多
    朋友圈裡美食多朱林明牛年春節,不外出、不聚餐、不群發、不打攪,成為風尚。但,熱情好客的我們,從來不乏分享喜悅的智慧。本家餐桌上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乘著微信的翅膀,誘人地展示在朋友圈中。譬如年夜飯。看央視春晚直播的間隙,我在朋友圈中,挨家挨戶品味獨具特色的年夜飯。
  • 多視頻圖片再現:空客321飛機雙發失效緊急迫降在玉米地裡!
    一架註冊號為VQ-BOZ的空客321飛機,執行從莫斯科到辛菲羅波爾的U6178航班,從莫斯科起飛後據稱遭遇鳥擊,飛機失去動力,迫降在玉米地裡
  • 野豬糟蹋玉米地!撫州四名男子私裝電網電野豬,被拘留...
    關注我們有獎品驚喜   近日,宜黃縣東陂鎮4名男子在玉米地裡非法安裝電網電野豬,當地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後,民警及時趕到現場消除了安全隱患,並將一名嫌疑男子抓獲。6月19日傍晚,宜黃縣公安局東陂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獲悉有人在邊山村新安組洲上的玉米地裡架設了電網電野豬。當晚21時許,民警驅車趕到現場,發現了安裝的電網後及時拆除了電源,在未發現嫌疑人的情況下,民警返回了派出所。
  • 三毛收藏隨筆:滄桑&藥瓶
    文章摘選自三毛收藏隨筆集《我的寶貝》滄桑
  • 【原創】摘蜂糖罐
    "      我知道老伴的心思,想要我陪她一起去山上摘蜂糖罐。老伴是個勤勞節儉的人,就是兜裡揣的有錢也捨不得花,就是花也算著花。就說前幾天下小雨了,老伴穿短靴子準備和我一起散步。我說:"穿球鞋走路多輕鬆。"老伴在鞋架去找,還是穿著短靴子。平靜地說:"過兩天去買。"我聽著心中覺得不是滋味。
  • 收禮就收玉米葉
    「草編小產業,環保大作為」為了讓我區婦女姐妹們利用空閒時掌握玉米葉編織技能,阿城區婦聯於2020年11月6日至15日舉辦了「玉葉緣」玉米葉第二期培訓班。       參加本次培訓活動的有來自各個鄉鎮及社區的廣大玉米葉編織愛好者。婦女之友丁敏安先生也來參加本次培訓活動。
  • 英文動畫:俄羅斯客機雙發失效,迫降玉米地
    15號,俄羅斯烏拉爾航空公司一架空客A321在莫斯科起飛後撞擊飛鳥,雙發失效,成功迫降至機場旁一片玉米地裡。
  • 嚮往的生活|去夏日涼院摘果子喝涼茶吧!(文末有福利)
    如今天氣轉暖,這裡已然被一片綠色包裹,涼亭樹蔭中,夏天的氣息在這裡變得稀疏清涼,嚮往的生活,也不過如此。院子裡有兩個能聊天喝茶的地方,一邊是竹子搭的涼亭,一邊是李子園旁邊遮陽傘下,等太陽落山了在此處坐一坐,摘幾顆果子,泡壺茶,談談天聽聽歌,美得很。
  • 玉米編辮子大賽,會玩的來!
    一陣陣秋風吹過,玉米君結束了在田地裡悠然沐浴著陽光的生活,來到了人類的世界。
  • 街頭水煮玉米吃不得!
    街頭的水煮玉米和自家煮的比起來,又香又甜,色澤亮黃,頗受歡迎。不過,鄭州的周女士卻稱,她連吃3根後發生嘔吐,懷疑街頭水煮玉米添加了香精。記者走訪街頭,不少攤販都稱,「香精玉米確實存在,但那是『別人家』的。」並承認水煮玉米添加香精早已是業內「公開的秘密」。在鄭州食品化工店裡,甜玉米香精和甜蜜素銷售火爆。爆料街頭水煮玉米添香精周女士介紹,幾天前,她在街邊吃了3根水煮玉米後,開始嘔吐。
  • 玉米界的黑珍珠,煮玉米的湯都能喝!過年來跟玉米刮刮油……
    紫黑髮亮,帶有天然糧食香不用任何調味,玉米自帶的那種糧食香氣就熱蓬蓬地竄出來,啃完一整根都戀戀不捨。晚上餓了啃一根當夜宵,可比泡麵、外賣健康多了。這裡是中國玉米之鄉,晝夜溫差大、無霜期時間長、充足的光照資源,生長的黑糯玉米顆粒飽滿,口感出眾。
  • 全媒體新故事 |一片玉米葉的花樣旅程
    25日,大嶺鎮的一條鄉間小路上,榆樹市巾幗草編聯合社負責人周豔文將路邊壕溝內散落的玉米葉撿起,簡單地撫平後放進了袋子,「這些葉子都是『寶貝』呀,拿回去都能編成各式各樣的工藝品,又環保又增收。」除了創意和手法,精美的草編工藝品往往更注重玉米葉的質量,忙碌了半天的周豔文和社員們開始為收集回的葉子進行「海選」。「 有洞、有黑點的不要,要長、白、軟的。」
  • 【醉氧人生】【援藏律師隨筆】【194】
    明日開始,我人已離開了西藏,我的【援藏律師隨筆】暫時休筆。2021年2月25日,春節後返回西藏,日誌將重啟。春節25天假期怎麼辦?我想了想,從明天開始,準備對【援藏律師隨筆】中的部分文章進行修改及彙編,選出其中自己認為滿意的10篇,再次發表在「王鵬的鳥巢」個人微信公眾號。目的是在春節期間,自己對「詩與遠方」進行一次回顧。
  • 原平東社鎮某村4畝玉米地和200顆杏仁樹被開發公司破壞?處理結果出來了!
    經過原平這裡原平:男子主動投案卻發現多起交通違法行為 總罰款高達14000元尊敬的領導您好:我是東社鎮東閆莊村村民, 我的4畝玉米地和感謝您對網上諮詢的關注,關於您反映的問題,經聯繫原平市東社鎮政府調查答覆如下:鄉鎮分管副鎮長組織事件相關單位及個人(國土所所長、企業負責人、村兩委、舉報人)對該事件進行調查,經調查不存在毀壞4畝玉米地以及200棵杏仁樹的行為,只在修築便道時臨時毀壞6棵杏仁樹。
  • 葵花籽油、大豆油和玉米油真的是「保健油」嗎?
    平時常吃的葵花籽油、大豆油和玉米油真的是「保健油」嗎?
  • 手機輻射把玉米變成爆米花?假的!網傳視頻的真相是這樣的
    視頻動圖有網友猜測,「手機炸爆米花」視頻以及後續出現的一些跟風拍攝的視頻裡所用到的桌子都是不透明的,下面是不是安裝了某些加熱裝置?法制晚報、華西都市報等多家媒體都曾對「手機接通瞬間玉米變爆米花」進行模擬實驗,結果無一成功。在華西都市報的實驗中,實驗人員按照視頻中的方式,找來5部功能完好的手機,按照視頻內的方式頭對頭擺在一起,中間放上玉米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