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最髒,最貧瘠的海洋船舶墓地
世界大型船舶即便是比航空母艦還要大4倍的Prelude FLNG號,在退役後也得推到這個地方,因為在大洋中航行的船隻的平均壽命也只有25至30年左右。
船舶退役後,並非大家所想停靠某一港口長久的保存下來,其實退役也就代表著它們即將趕往船舶墓地度過剩下的解體日子。
不管是運送石油還是天然氣,不管是運輸貨櫃還是糧食物資,只要到了年限只有等待處置。
在亞洲的孟加拉就有著處置船隻的暴力墓地,這裡有廉價勞動力,低廉的港口,能用到的最便宜方法就可以拆解,哪怕是在這有人丟掉了生命,哪怕是海岸線都被石油或者其他物質汙染,這都無法改變船隻暴力拆解的命運。
孟加拉國 吉大港市
這裡有80個拆船廠,每個造船廠都有成千上萬的員工,聽說還有很多未成年的工人。
這裡算得上世界上最大,最髒,最貧瘠的海洋船舶墓地之一。
港口的12 km全部是和拆解相關的廠子,沒有人因為這裡環境差生活苦難而不滿,相反,只要是被聘用,他們會拿出特別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
印度阿朗港這個地方也被稱作「死者的海岸」。
與孟加拉國吉大港一樣屬於沿海,海岸線大約也有10公裡左右,這裡的拆解並不比吉大港還多少,甚至更壞。
這裡的拆解沒有特殊的技術指導和超級設備,這裡的200個拆船廠中,大約有2萬多人,但都是非法的廠子。
拆船廠在潮間區域切割作業、下遊廢物管理、醫療設施和勞工法方面存在一系列缺陷,造成過的事故都是無法彌補的。
巴基斯坦 加達尼港巴鐵也在兢兢業業的拆船,因為這確實能夠解決很多人的吃飯問題。
加達尼座落於喀拉蚩西部大約40公裡處。
整個拆解場在20幾公里海灘上,大大小小停靠著許多即將被拆解的巨輪,在拆船界排行世界第三,當然曾經是世界第一。
這裡有127家拆船廠,大約1.4萬的人在工作,其中包括焊工、清潔工、起重機駕駛員和監工。
每年會有100多艘船在這裡結束航行生命,拆解萬噸級也只需要四個月時間,船舶拆解產業的不斷發展,規模也逐漸擴大,畢竟船舶拆解為巴基斯坦提供了大量鋼材原料。
這裡的工人一周工作6天,經常接觸到石棉、重金屬和聚氯聯二苯等有毒物質,每月的酬勞不會太多,大約有2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