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日:你知道心理醫生的分類麼?

2021-02-20 普特英語聽力網

大多數人提到心理醫生都想到的是白大褂,會催眠,能精神控制別人的大夫。其實這個詞是民間的稱呼,專業領域並不存在,常見的是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心理治療師(諮詢師),精神科醫生有處方權,但是不負責心理治療,只是開藥去除一些嚴重的症狀,比如幻覺和妄想,一般的心理學家是通過做實驗和測量來發現規律,一般不做臨床工作,心理治療師是沒有處方權的,負責和來訪者進行對話來治療(諮詢師是入門級的治療師,治療師是高手級的諮詢師)。下面看看英文裡這些職業的稱呼。(圖片來自大熱心理諮詢美劇《In treatment》。)

1. He’s a shrink.

Shrink是對精神科醫生的俚語稱呼,當面就不要用了。

2. He’s a psychiatrist.

他是個精神科醫生。和第一句是一個意思,但更職業一些。

3. He’s a very competent psychotherapist.

他是一個很有能力的心理治療師。

4. You need some counseling.

你需要接受心理諮詢。

5. He’s a psychologist who’s doing some research at that university.

他是個心理學家,在那所大學裡做研究。

6. She’s been seeing a psychiatrist for medical treatment and a psychotherapist for working on her conflicts.

她去看精神科醫生拿藥,然後去看治療師針對她的衝突進行工作。

一般情況下,成人和兒童的心理治療由不同的治療師完成,精神科大夫最好不要同時負責開藥和治療,治療的任務還是交給治療師。民間經常一提心理學就以為是心理治療,其實這是誤會,心理學包括發展心理學,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等等等,臨床心理學只是其中一個小分支而已。同時請記得,心理醫生這個詞是不專業的,還是換成具體的職業稱呼吧!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查看更多英語資訊!
↓↓↓



相關焦點

  • 這裡有500張笑臉,你知道哪張是自閉症兒童嗎?
    一位年輕的攝影師,無意中接觸到自閉症兒童,迸發出一個有創意的想法——通過照片讓更多的人關注到這個群體,接納這些同樣可愛的孩子。後來,我為自己的無知感到羞愧。外界對自閉症了解不多,但這種疾病遠遠比它的名字可怕。自閉症又稱孤獨症,無論哪種叫法,都不能將它單純的與性格內向孤僻,不擅交流聯繫在一起,因為它並不是心理問題,而是由於大腦異常導致的發育障礙,也就是說,它是一種先天性的生理疾病。
  • 世界自閉症日:拿什麼拯救你,來自"星星的孩子"?
    今天(4月2日)是第7個「世界自閉症日」。
  • 仇子龍:從絕望到陪伴,自閉症並不可怕
    自閉症,也叫孤獨症,患者會表現出社交障礙、重複刻板行為、語言發育遲緩等情況,全世界有很多兒童和家庭深受影響。目前來說,自閉症仍是一種神經基礎還很不清楚的症候群。對於研究自閉症等神經系統疾病來說,一大挑戰是缺乏良好的動物模型,新發表的這項工作第一次構建出了一種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將為自閉症提供一個與人類更為接近的平臺,將人們對自閉症的認識和幹預能力大大推進一步。這項工作的主要完成人是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的仇子龍研究員。在新浪微博自稱「求導」的仇子龍或許是國內做自閉症基礎研究的科學家中最熱心科學傳播的。
  • 藍色自閉症關注日宣傳片:生而不凡—每個人都在阿斯伯格症的光譜上
    世 界 上 最 長 情 的 套 路 是有 人,有 溫 度2017世界自閉症關注日
  • 文明旅遊 | 垃圾分類誤區你都知道嗎?
    文明旅遊 | 垃圾分類誤區你都知道嗎? 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 文明旅遊從垃圾分類開始 垃圾分類誤區你都知道嗎?
  • 自閉症經典影視:《馬拉松Marathon》(2005)
    裡出現了兩次,媽媽永遠是在Cho-won的前面坐著,永遠保護著Cho-won,做他生命的庇護者,為他的人生的每一次精彩而努力,而興奮,又為Cho-won的人生在不停的思考、深思、矛盾……      《馬拉松》講述的是一個自閉的男孩子Cho-won如何跑完馬拉松的過程,看內容是一個老套的片子,但好的影片貴在突顯主體的前提下注重細節和氣氛的渲染,應該說《馬拉松》在鏡頭的設計和人物心理描寫方面的重墨讓它成了一部令人洋溢著溫情
  • 【資訊】臺灣學者找到自閉症致病成因
    治肺結核的抗生素能改善受試小鼠異常行為  臺灣科研工作者日前公布一項研究成果:突變基因導致腦部特定神經迴路異常是自閉症的成因。  以往的研究只知道自閉症源於早期神經系統發育異常,但不清楚是哪一特定神經迴路。因此這項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國際頂尖期刊《自然·神經科學》。  臺灣目前約有一萬多自閉症患者。「中研院」研究員薛一蘋和團隊研究基因「TBR1」多年。
  • 實驗證實:缺鋅與自閉症有關
    中研院分子生物所研究員薛一蘋和韓國科技大學組成的跨國研究團隊,日前將最新研發成果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上,獲得學界重視。 自閉症臨床治療上,常發現患者有「鋅缺乏」的問題,但需要更多的學理依據。
  • 你知道智能分類垃圾桶的優勢嗎?
    這種汙染是很難排除,生物學半衰期大概是30年,也就是你30年才能排出一半。因此這個對人的危害特別大。廢電池裡含有多種有用的金屬礦才,回收利用的價值很高。從97年以來,北京的一些市民和學生也行動起來,自發自覺地分類投放和搜集廢電池,人民大學的青年志願者還幫助京城一家連鎖店設置了廢電池回收箱。作為對公民運動的積極回應,北京市環衛局成立了專門的廢電池回收點,對廢電池進行回收併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
  • 對不起,請不要把你的醫生朋友當作實時客服
    一篇《對不起,我的朋友都很貴》更是刷爆了朋友圈,是的,每個人都想有幾個醫生朋友,身體不適時,可以求助。然而,對醫生來說,這樣的「友情解答」卻可能成為苦不堪言的壓力。不要以為你可憐,你就有權力破壞規矩。
  • 田啟文稱吳孟達已進入彌留狀態:家屬和醫生已做好心理準備
    2月27日傳來了關於吳孟達的新消息,好友田啟文公開透露吳孟達已經進入到了彌留的狀態之中,而且家屬和醫生都已經做好了準備!
  • 你知道人肉是什麼味道麼!??
    如果你向別人要肉,他們一定不會給你(廢話!)。。。如果你切自己的肉呢?好吧,我知道你怕疼。。。所以,這裡有一個喪心病狂的小哥,為了解答「人肉是啥味兒的」這一問題,犧牲了自己的大腿,並且親自嘗了一嘗。。。如果你覺得噁心,現在趕快點X關掉網頁,請珍愛繩命!
  • 各地垃圾分類神曲來了,大家一起學起來!
    7月1日起,上海市正式進入強制垃圾分類時代,上海市民或單位未按規定分類投放垃圾都將面臨處罰。
  • 你會打麻將麼?
    他的那些關係,當時是挺好用的,比如我們家那時,總能看到最好的醫生。也有不好,比如小學時,父母因為喝酒吵架,一人奪門而出離家出走,一人醉癱在床上似乎馬上要被嘔吐物嗆死,留我一個清醒的在家門口進退兩難,只好放聲大哭,最後終於驚動了鄰居來幫我處理。
  • 新知行|垃圾分類的這些知識,您知道嗎?
    您知道嗎?生活垃圾可以轉換為多少資源?您知道嗎?螃蟹殼、蝦殼、牡蠣殼、生蠔殼這些殼類垃圾,它們在投放時是一樣的分類標準嗎?您知道嗎?天津市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已有一段時間,您能準確知道哪種垃圾投哪個桶嗎? 2月14日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辛丑牛年春節正月初三。72年前的正月初三,是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平津戰役勝利結束的日子,我們在普天同慶、享受幸福生活的時候,沒有忘記革命先烈們為了今天國泰民安、安定祥和的生活做出的巨大犧牲。
  • 魁省女醫生自殺身亡! 研究顯示:醫護心理嚴重受創!
    根據加拿大急診醫生協會(CAEP)統計,六分之一的醫生曾考慮過自殺。僅去年,就有5%到8%的人表示考慮過自殺。該協會發言人、內科醫生Rod Lim表示,最艱難的時刻還沒有到來。 「這是一個可怕的時刻。Patricia Dobkin是麥吉爾大學的臨床心理學家和副教授,在過去15年裡,她一直在領導醫生和醫護人員的健康項目。她也注意到自疫情開始以來醫生健康狀況的變化。在她與醫生的合作中,她看到越來越多的人精疲力竭,甚至患上了創傷後遺症( PTSD)。她說,有些人還會有「道德上的痛苦」。「看著人們死去,家人卻不能在身邊,這對醫生來說是非常痛苦的,即使是那些習慣了看到死亡的醫生。」
  • 太空人也有心理問題 鎮靜劑心理輔導「伺候著」
    太空人也有心理問題 鎮靜劑心理輔導「伺候著」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25日 07:16 來源:   美國女太空人莉薩·諾瓦克本月因企圖綁架、謀殺「情敵」被捕後,人們意識到,太空人和普通人一樣,也會出現心理問題
  • 馳援武漢的愛笑女護士:盼3歲自閉症女兒開口說話
    (抗擊新冠肺炎)馳援武漢的愛笑女護士:盼3歲自閉症女兒開口說話中新網吉林2月19日電 (蒼雁 石洪宇)胡鑫愛笑,這是大多數認識胡鑫的人對她的第一印象。鮮少有人知道,愛笑的胡鑫在出徵武漢前,把3歲的自閉症女兒交到年邁的父親手裡。「她就是在負重前行,在疫情面前。」於歆說。於歆和胡鑫相識十年,兩人同齡,相交甚好。
  • 垃圾分類 | 豬很忙,怎麼說
    最早垃圾分類的城市是上海,上海人「拎得清」。而我們舟山人也要不甘落後哦~那同學們知道垃圾分類的具體標準是什麼嗎?如果不知道的話,我們跟著「佩奇」來一起了解一下,垃圾的分類。      垃圾分類,是指按一定規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
  • 14歲自閉症兒子每天抱著睡覺的毛絨熊貓壞了,哪裡能買到一模一樣的
    今日09:25,沈女士來電:我家有個自閉症的孩子,他喜歡一個玩具,熊貓抱心,絨的,但是已經破了,能不能幫我找找?舊的也行。 但美好的時光被停格在了兩歲半,從這以後,不知道什麼原因,燦燦再也無法理解大人說的話,也不與人交流,經常滿地轉圈、拍手、撕紙片。和他說話,他的眼睛始終不看人,只是一味地抬頭看天,或者看左看右。大家覺得不對勁,急忙帶孩子去醫院就診,最後被診斷為自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