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你都吃了啥?
生猛海鮮來一打!
結實的走地白切雞!
豬骨老火靚湯!
唇齒留香的腊味!
酥角、煎堆真香!
……
從早上吃到晚上
天天美味佳餚、小吃零食
在春節假期裡,
海吃海喝,高糖分、高蛋白、高油脂,
我們吃的好歡樂!
但是我們的脾胃卻不那麼快樂了,
尤其平常脾胃功能較差的人,
海吃海喝過後,
脾胃可能會出現各種不舒服的症狀。
胃(腹)脹、消化不良、腹瀉等,
節後食欲不振、便秘也屢見不鮮。
中醫認為胃主受納和腐熱水谷,脾主運化而輸布營養精微;脾主升清,胃主降濁,一納一化,一升一降,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輸布及生化氣血之功能。
脾胃就像人體裡面的石磨,胃是石磨中的磨眼,主盛納,脾是石磨的磨盤,主消磨。水谷入胃,就像豆子裝在磨眼之中,然後經磨盤研磨成豆漿與豆渣。石磨的正常運轉依靠磨軸,脾胃的盛納、消磨離不開中氣,脾胃的問題根源為中氣不運轉,軸之不運,皆因為溼氣,如磨軸被長期水溼磨損、腐蝕,軸壞了,脾胃就病了!脾胃病了就會出現胃脘痛、痞滿、嘔吐、呃逆、噎隔、腹痛、洩瀉、便秘等病症。春節肥甘厚膩的飲食,可致脾胃納運失司,從而出現一些脾胃病的症狀。
脾胃生病了,症狀不能緩解,應及時向專業醫生求助。中醫在調理脾胃問題有其獨特的療效,內服的湯藥,外用的穴位貼、艾灸、針刺、火罐、刮痧、推拿,應用得當能健脾胃、助消化、祛溼滯。
陽江市中醫醫院治未病科中醫藥特色之脾胃調理門診,以清代名醫黃元御「一氣周流,土樞四象」重視脾胃中土的學術思想為指導,結合「治未病」科的特色,對「未病」脾胃悉心調理,「已病」更強調保護胃氣。
節後飲食宜清淡為主,可多吃應季的蔬菜、適量水果及優質蛋白;避免大魚大肉,少吃煎炸油膩;可以泡些山楂麥芽茶飲以助消化。
調整作息時間,適量運動如散步、慢跑等既有助於春季人體陽氣升發,也可幫助脾胃恢復,有助於儘快回復工作狀態。
碩士研究生。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陽江市醫學會治未病分會委員,中國針灸學會會員、廣東省針灸學會疼痛及抑鬱相關病症專業委員會會員。
臨床經驗豐富,能夠綜合中藥、針灸、食療、功法鍛鍊等手段指導慢性胃炎、慢性腹瀉、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秘等脾胃病症的養生保健。擅長女性保健和孕前調理,對月經不調、痛經、多囊卵巢症候群等調理有豐富經驗。
碩士研究生。畢業於江西中醫藥大學,陽江市醫學會治未病分會委員。
從事臨床工作多年,擅長中藥湯劑、針灸、食療等手段幹預慢性胃炎、慢性腹瀉、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秘等脾胃相關病症的調養。對慢性疲勞症候群亦有獨特的見解。
諮詢電話:0662—2261319
18819884007
陽江市中醫醫院
治未病科脾胃調理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