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皆原創,點擊上面藍色安緣輕鬆關注)
或許是命運之神的安排,土耳其橫跨在歐亞兩個大陸之間,兩個大陸之間就是著名的伊斯坦堡博斯普魯斯海峽上。海峽一岸是亞洲,另外一岸是歐洲。
海峽上除了觀光的遊輪,還有許多擺渡船。很多土耳其人選擇在物價和房價稍微低的亞洲居住,每天或坐擺渡、或駕車穿越橫架博斯普魯斯海峽,到歐洲去上班賺錢。
一個土耳其當地導遊告訴我,她的妹妹就住在海峽對面的亞洲,他則住在歐洲。對土耳其人來說,花幾分鐘的車程或船程,去另外一個洲看望朋友或親人,是這個國家裡真實發生的尋常事情,一點都不是誇張。
也許是地處亞洲歐洲交界,土耳其人吃喝住行等等方面顯示出極其複雜的混合型,讓我為你一一道來。
【土耳其安全麼】
我第二次去土耳其,是2017年10月國慶期間。回來逢人就被問:土耳其安全麼?
這隻小貓霸佔著伊斯坦堡市中心軌道交通的座椅,呼呼地睡大覺。等車的土耳其男子悄悄地拿出手機,一直在給它拍照。這樣的情景是不是既溫馨又安全!
【伊斯坦堡景點通票】
伊斯坦堡的蘇丹艾哈邁德區就有很多景點。上圖就是蘇丹艾哈邁德區中心區域的地圖。圖上從A到N,我標誌出該地區的幾個重要景點、餐廳和必到之處。
A: 伊斯坦堡蘇丹艾哈邁德四季酒店
(閱讀連結——點擊藍色字體直接進入閱讀頁面:花一大把銀子,終於住進007把守的奧斯曼蘇丹「皇家監獄」)
B: 聖索菲亞大教堂
C: 藍色清真寺
D: 託普卡帕皇宮
E: 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F: 地下水宮
H: 蘇丹艾哈邁德公園
G:聖索菲亞許蕾姆蘇丹公共浴室
(閱讀連結——點擊藍色字體直接進入閱讀頁面:我僅以一條丁字紙質內褲之姿,進入了奧斯曼帝國最神秘的空間)
K:甜品店——有154年歷史的Hafiz Mustafa
L:餐廳——百年老店sultanahmet koftecisi
N: 有軌電車蘇丹艾哈邁德站
伊斯坦堡博物館通票,售價85裡拉,可以連續使用5天,伊斯坦堡的各主要景點和博物館售票處都有出售。
憑藉此票,你可以參觀多個景點和博物館,不僅比單買合算,而且重要的是,持此票可以不用排隊。特別是在參觀永遠人潮擁擠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時候,尤其顯出通票的好處。
【支持中文服務的公共交通】
伊斯坦堡古城的街道很窄,很多都是單行線。交通擁堵是伊斯坦堡的最大問題。
土耳其政府也有比如像「馬爾馬拉項目」這樣雄心勃勃的改造公共運輸的計劃,但是因為伊斯坦堡是建築在一層一層的古城之上的,某一個項目一開始挖掘,就有可能會發現一個地下遺址。所以最後常常是掘土機被毛刷代替,施工隊離開,考古學家上班。
土耳其打車比較貴。以我去卡帕多奇亞博物館酒店為例,從機場到酒店打車時間是45分鐘,計程車的計價顯示器最後是375裡拉,約合人民幣700大元。
要知道,在北京晚間堵車尖峰時段,從我所住的北五環外打車到市中心的王府飯店,路上行駛1小時,價格才100元人民幣。比較而言,可以看到土耳其打車有多貴了吧。
打車雖然貴,但伊斯坦堡的公共運輸卻極為便利,交通卡的售賣是其中的亮點。售賣機支持中文服務(見上圖)。
車上不賣票,你需要上車之前,在公共汽車、有軌電車、地鐵的售票機上投幣買交通卡。交通卡單程票價是6裡拉,可充值的交通卡是20裡拉起售(1裡拉=1.68元人民幣)。
投幣之後,售票機就會吐出下面這樣一張卡,進公共汽車或地鐵時,刷一下卡就行。
【土耳其的男人和女人】
土耳其男人無論老少,都留著捋鬚鬍子。我特意問過幾個土耳其男人為什麼都喜歡留鬍子,有的說這樣顯得特別「man」,招女性喜歡;有的說是穆斯林傳統。
總之有鬍子的土耳其男人,看起來都一個都像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很難分辨。
只有極個別的留著鬍子的土耳其男人顯得帥氣,大多數給我留下的印象只是「凌亂」。
五星酒店的服務生都是不準留鬍子的。沒鬍子的土耳其男人反而顯出五官的端正,讓我感覺不是在「中東」,而像是到了歐洲。
土耳其女人留給我印象不深,主要原因是她們外出都包著頭巾。這位胖胖的土耳其美女,是我當時入住酒店正在舉行婚禮的伴娘,實在可愛。
【我在土國「被獵豔」】
土耳其男人不像埃及男人那樣討厭。埃及男人即便是和你剛剛擦身而過,也會馬上用中文說:「我愛你」。土耳其男人主動搭訕的很少,即便是在景區前的小攤販,搭訕的也比埃及少很多。
土耳其男人的搭訕方式比埃及男人更「斯文」一些、更「高級」一些。一般套路是:「我們都是亞洲人;我們都來自文明古國。」極少有低端的、上來就以「我愛你」為開場白的。
中國的微信在土耳其也有一定的使用度,土耳其男人會拿出手機求添加。
我在伊斯坦堡自動售票機前準備掏錢買交通卡的時候,一個土耳其小夥子突然跳過來,嚇了我一跳。他以為我不懂如何購卡,上來主動給我支招。
拜託,雖然我英文不咋地,勉強剛剛過了9.8級,但好在你們土國體諒我,這不是售票機上支持中文服務麼?再說姑奶奶我也不是第一次買交通卡了好麼?!
身在異國他鄉,我一向的原則是「隱忍為大」,更何況我也不好駁一個異國好心人的面子,只好配合他裝「新手」,耐著性子等他一步步「指導」。
拿到售票機吐出的交通卡之後,這小夥子還沒有走的意思。他拿出手機,打開微信給我展示他和一個中國女孩子之間的對話,並請求我給他翻譯一首女孩子發過來的中文詩。
搞不清他們是真感情還是一夜情。他配上貌似特別悲傷的神情告訴我說:今天是他的休息日,正在豔陽下晾曬自己悲傷的小心臟!
哎,姑奶奶我還有很多地方著急去呢,沒時間搭理你的小情緒啊!
然後,他又發出了一個請求,要添加我微信,並且說願意隨時陪我去任何地方遊覽。
拜託,你知不知道姑奶奶我是老江湖了,去哪裡都是一個人!
這時候,我也明白了,獨自旅行的我,或許是他新的獵豔目標。當然,也有可能是我高估了自己,說不定他看中的是我的腎!
終於,在承諾了好幾次「等我回到酒店,有網絡的時候,一定添加微信」之後,好不容易才甩掉了他!
土耳其旅行總體還是安全的。以我的經歷,單身女子在國外遊走,最好的辦法就是裝聽不懂。對方用英文打招呼,你聽不懂。對方改說簡單中文打招呼,你還聽不懂。幾個回合之後,對方就沒有耐心了,也就不搭理你了!這招百試百靈!!
【美食:味蕾上的土耳其】
有人說:土耳其人要麼在播種食物,要麼在出售食物,要麼就在享受食物。
《古蘭經》上說:「享受美食的味道是虔誠的一個標誌。」
在土耳其,從一大早新鮮出爐的白麵包到午後一杯一杯的土耳其咖啡,還有風靡世界的土耳其蜜餞,好吃的東西數也數不完。
1,Gozleme
Gozleme是土耳其當地的一種餅,餅皮很薄,有點像中國的餡餅。
土耳其人把麵團杆成薄薄的麵皮之後,會根據客人的需要,在餅皮裡面塗上一層奶酪、土豆、西紅柿或者肉,然後上火烤熟,再切好端上餐桌。
Gozleme講究的是現做現吃,所以在土耳其街頭有很多Gozleme的小攤位。
很多酒店把Gozleme這種原生態的土耳其美食帶進酒店,客人們在早餐就可以免費品嘗到。
2,奶酪
土耳其人非常喜歡奶酪,通常早餐就叫一大盤奶酪。各式各樣的奶酪搭配上新鮮的蔬菜,給我的感覺是早起就開始吃「硬貨」。
3,Mezzes
這是土耳其的前菜,是各種不同豆子磨成的泥。再配上一盤薄餅,把豆泥卷在餅裡吃。個別的味道還是非常不錯的,值得推薦。
4,Kebab
Kebab就是烤肉。在尺寸方面,從小小的烤肉丁到巨型的烤肋排。吃法有卷餅裡吃的,也有攤在盤子裡端上來吃的。
推薦伊斯坦堡一家品嘗地道Kebab的百年老店——Sultanahmet Koftecisi(圖上L位置)。它距離聖索菲亞大教堂(圖上B的位置)步行只需5分鐘。
這家店於1920年就開業了,是一家超級不起眼的當地小吃店,店鋪設計就像慶豐包子鋪一樣,非常簡單的桌椅,沒有任何裝飾。
餐單也沒有設計,上面的菜餚也非常少。主菜就兩種,一種是烤羊肉Lamb Shesh Kebap,28裡拉;一種是烤牛肉Grilled Meatballs,19裡拉。其他的湯、沙拉、甜品全部都統一標價,是5-6裡拉。價格比周邊很多餐廳都便宜。(1裡拉=1.68元人民幣)
算上主菜,只有12款菜餚。但每天客人絡繹不絕,還有很多是打包帶走的。
5,Kadayif
土耳其不僅僅是肉食動物的天堂,還是甜食愛好者的樂園。從奧斯曼時代開始,甜品就是土耳其餐桌上很重要的第一道菜餚。
在伊斯坦堡,一公裡有一清真寺,半公裡就有一甜品屋。最著名的甜品店是有154年歷史的老店Hafiz Mustafa。
它是1864年阿卜杜拉統治期間,Hadji ismail Hakki Bey創立的,由他的後代繼承,至今已經發展成為伊斯坦堡最著名的甜品連鎖店,在伊斯坦堡主要景點和街道你都會看到它。
靠近聖索菲亞大教堂就有一家,前面地圖上K的位置。門臉很不起眼。
店裡經典甜品就是這款Kadayif,是一種混合了奶酪、糖漿的面點。端上來是熱的,上面還撒著開心果的果碎粒。非常好吃!強烈推薦!
7,Baklava和Delight
Baklava:是一種類似果仁蜜餅的甜品,是土耳其奧斯曼宮殿裡重要甜品之一。
Delight:是一種水果精華提煉的土耳其軟糖。
土耳其人很喜歡食用Baklava和Delight,它不僅是重要宗教儀式上不可或缺的食物,而且在年輕人的結婚儀式上也作為重頭出現,據說它是洞房花燭夜的甜蜜動力。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很多國外遊客的都以喜歡甜食的名義,購買了很多很多。
最後,介紹一下土耳其一般餐飲價格:蘑菇炒飯22裡拉,海鮮燴飯44裡拉,可樂9裡拉,小瓶礦泉水1裡拉,大瓶礦泉水2裡拉。(1裡拉=1.68元人民幣)。總之,在土耳其吃飯,真是不貴。
【會算命的土耳其咖啡】
土耳其咖啡的煮法真是很特別:把咖啡粉倒進不鏽鋼鍋裡,用小火不停地攪拌,就像在熬中藥。等燒開了,也不使用過濾裝置,就混混沌沌地直接倒進杯子裡。
這樣熬出來的土耳其咖啡,入口感覺比其他咖啡濃很多。濃稠得像鍋底多少天都沒有刷;濃稠到會有咖啡渣子塞在牙縫裡。
喝過後的咖啡,會在杯子底部留下厚厚的一層咖啡渣。把咖啡渣扣過來倒在託盤裡,傳統的土耳其人會根據渣子的形狀算命。
除了咖啡,茶在土耳其也是很重要的飲品。土耳其茶,就是一種紅茶,裡面會加上糖,用小小的玻璃杯裝上,端上來都很燙很甜。
土耳其茶——Cay,在土耳其的發言裡與中國的「茶」一模一樣,所以你不用費勁地叫它「Tea」。一般Cay後面都標有Bardak和Fincan的標誌。Bardak是小杯,一般3裡拉。Fincan是大杯,一般5裡拉。(1裡拉=1.68元人民幣)
【土耳其的小費】
在土耳其打車或者就餐,有的收小費,有的就多一分不取,我感覺完全沒標準。
我在一條街道的兩家餐廳用餐,兩家餐廳檔次差不多,之間的間隔只有兩米。一家就不收一分小費,還找我一堆一分一分的鋼鏰;另外一家就直接把10%的小費打進帳單裡,直接收走。
建議最好多準備一些零錢。如果你手裡只有大票,人家不找錢,你也沒轍。
【遍地鬱金香】
伊斯坦堡的春天,馬路上、公園裡到處都是各種顏色開得絢爛耀眼的鬱金香,讓人竟然會有來到了荷蘭的錯覺。
鬱金香是土耳其的國花。在土耳其,鬱金香還有一段美麗的淵源。
大約是公元17世紀時候,這個時候土耳其文化藝術水平都達到了頂峰,後人把它稱為「鬱金香時代」。荷蘭人在那個時期來到土耳其,發現了美麗的鬱金香,帶回荷蘭播種。
所以,可以說聞名世界的荷蘭鬱金香發源地其實是土耳其。如果你的旅遊目的為了領略鬱金香的風採,除了荷蘭,土耳其也是相當不錯的候選國家。
拍攝鬱金香千萬不要進入花壇踐踏,否則會有嚴厲的警察毫不留情面地對你大吹特吹警哨。
【籤證機票等等】
籤證:持普通護照的中國公民,可以自己登陸土耳其駐華大使館中文官網https://www.evisa.gov.tr/zh/,申請電子籤證。網上支付籤證費,60美金。一定要列印電子籤證,隨身攜帶。
機場:土耳其伊斯坦堡有兩個機場。一個是阿塔圖克國際和國內機場,另外一個是薩比哈.格克琴國內機場。兩個機場一東一西。土耳其的國內航線會到達以上兩個不同國內航站樓,訂票時候需要注意。
【聲明】:文圖皆原創!歡迎轉發,侵權必究!
送禮時間
本期送出一份本文中提到的「最著名的有154年歷史的老店Hafiz Mustafa」出售的土耳其咖啡禮盒,送給在本文「寫留言」位置寫得最精彩的朋友。獲獎名單在下期微信文章末尾公布。
近期我去過的土耳其其他地方
點擊藍色標題直接進入閱讀頁面
她——是土耳其總統的最愛,更是全球高級玩家競相追逐的至上甄選
【土耳其】:仙人煙囪裡冒出「仙人球」
花一大把銀子,終於住進007把守的奧斯曼蘇丹「皇家監獄」
我僅以一條丁字紙質內褲之姿,進入了奧斯曼帝國最神秘的空間
安緣微信號:anyuanyangluyu
或長按以上二維碼識別添加。
安緣(筆名),真名楊璐瑜。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畢業。《旅居中國——26個外國人的家和你的不一樣》一書的作者。央視主持人白巖松為該書封面做「傾情推薦」。好利來總裁、攝影家羅紅為該書在封底寫推薦語。該書在三聯書店登上暢銷書榜。京東、噹噹、卓越等網站均有銷售。郵箱:1657919167@qq.com
上期回顧:
【緬甸:五星酒店美食美酒便宜到讓人驚豔 】
點擊下方藍色的「閱讀原文」,直接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