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汽車、銅鋁產品質檢造假之後,「日本製造」再次曝出醜聞,這次出事的是方便麵「料包」。
據新華社報導,因涉嫌無證生產,福島縣一家食品工廠10月31日被警方搜查。該企業是日本杯麵料包中魚糜製品的最大製造商,在中國、韓國等地也設有工廠。預計醜聞將給日本杯麵銷售帶來影響。
這家名為營洋(Eiyoh)的食品公司位於福島縣磐城(Iwaki)市,專門從事食品乾燥業務。其生產的魚板、肉丁、乾燥蛋花等產品廣泛應用於日本各大品牌速食杯麵中,市場佔有率接近百分之百。
▲截自「株式會社 營洋」官網
據福島當地媒體報導,今年營洋旗下一家工廠進行設備整修,受此影響,該公司從7月中旬起,在沒有獲得有關部門食品安全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在工廠一角繼續開工。
▲日媒相關報導截圖
磐城市保健所接到舉報後,對營洋工廠進行現場檢查,確認其無證經營屬實。檢查還發現,營洋在同一作業地點處理魚肉製品和其他肉製品,衛生狀況堪憂。
事實上,磐城市保健所曾多次要求營洋區分作業場所,提交食品安全認證申請,但營洋一直無動於衷,保健所於是向磐城市中央警察署發起刑事檢舉。
無證生產問題曝光後,營洋公司官網一度癱瘓。該公司高層表示,將配合警方搜查並公開調查結果。
料包雖小,但在愛吃方便麵(杯麵)的人眼裡,其品質絕不是一件小事。本次事件對消費者,尤其是國內消費者到底會有多大影響?
小編注意到,營洋公司的官網信息顯示,該公司的產品主要銷售給日清食品、三洋食品、ACECOOK、東洋水產、德島制粉、MARUKA食品等公司。
儘管上述不少公司名看起來就很陌生,但檢索後你會發現,它們基本都與方便麵產品有關,部分品牌還出現在網絡上一些關於日本方便麵的推薦文章中。
既然營洋公司生產的魚板、肉丁、乾燥蛋花等產品在日本的市場佔有率接近百分之百,那麼,該公司從7月中旬起無證生產的那部分產品自然有很大可能提供給了上述方便麵廠商。
小編注意到,除了因設備整修而無證生產的這處工廠(從日媒報導來看,即是下圖中的「本社工廠」),該公司在日本還有另一處工廠,並且在中國、韓國和泰國也設有分公司。其中,韓國和中國的分公司分別於2008年和2010年取得了HACCP、ISO9001認證。
▲大連營洋食品有限公司工商信息截圖
換句話說,無證生產的這部分產品,是該公司提供給日本方便麵廠商的所有產品的一部分,但具體佔比如何,小編未能查到相關資料。
同時,料包供應商(原材料提供者)與方便麵生產商之間畢竟還隔了一環,通常這也意味著至少還需要經過一次質檢。比如下面這張圖,就介紹了日清食品「品質管理體系」的「溯源機制」。
為什麼小編這裡要專門提到日清食品?因為與其它日本廠商相比,日清旗下的方便麵品牌(合味道、出前一丁等)算是國內消費者較為熟知的了。
但據北京商報5月報導,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在內地市場,按2016年零售額計,日清食品市場份額僅為2.8%,為內地第五大方便麵公司。
繞了這麼大一圈,小編的意思是,綜合「無證生產的持續時間」(7月中旬至今)、「無證生產的產品佔比」、「方便麵廠商的質檢體系」以及「日本方便麵在國內市場的低份額」等因素,我們可以推論:
這起醜聞會影響日本杯麵銷售,但對於國內消費者的實質影響並不會很明顯——實在想吃方便麵了,我們大可以去買熟悉的「老壇酸菜」、「紅燒牛肉」。
然而,對於近期事故頻出的「日本製造」來說,繼神戶制鋼、日產汽車等造假醜聞接連曝光後,如今連吃個杯麵也要擔心料包有無質量問題,情況就嚴重很多了。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新華社、北京商報、營洋公司官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