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講到這篇課文都會想到公路和鐵路修建對世界的重大改變。一起讀小標題的那句話--- A new road that connects the Pacific with the Atlantic could bring riches--- and environmental ruins. 一道貫穿太平洋與大西洋的公路, 改變了命運。
課文講的是南美洲的這條著名的公路, 並稱為Transoceanic Highway ,也就是跨洲際公路。
無論一個地區還是一個城市想要發展,首先要做的是改善交通基礎設施,通過馳騁路上,人們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獲得發展的機會。
RE這個單元,講的主題是偉大的工業奇蹟。今天我還會來給大家講講,被英國BBC評為自工業革命以來世界七大工業奇蹟之一---美國太平洋鐵路歷史。Transcontinental 這個詞的出現, 我會馬上想到----著名的美國跨洲鐵路的修建歷史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
歷史的華麗與真實----南北戰爭
繼續接著,從南北戰爭結束後的美國說起。
南方的反動派舊勢力心理依然不服,產生了很多黨派和秘密組織,在那些黑社會性質的秘密組織裡,以3K黨最為出名,宗旨就是白人至上。
林肯總統被刺殺後, 直接上任的就是副總統安德魯·詹森。詹森在位最大功勞就是收購了阿拉斯加,給美國人留下的一筆巨大的財富。
接替詹森的新總統就是南北戰爭的北方功臣格蘭特將軍。
鐵腕總統格蘭特宣布取締3K黨,當時的美國政黨社會環境混亂,圍繞奴隸制和黑人的種種鬥爭不斷。
南北戰爭之後,美國的另一個巨大變化就是開始了工業化的進程。
中國人現在經常說一句話,「要想富,先修路」,這其實是一條放之四海皆準的道理,那麼,美國人是如何開始修路的?
美國鐵路史話華工在美國修建鐵路的滄桑英雄史
中國的河流是東西走向的,南北運輸就是一個大問題,中國古代叫楊廣的隋煬帝開發南北大運河,這專門在RE3 UNIT8A 中以一篇文章介紹了京杭大運河。
美國河流大部分都是南北走向的。到了19世紀中,廣闊的西部急需開發,從東部到西部,陸地上的交通幾乎就是零。
這時在美國開發的地區只是在密西西比河以東的那一部分,從密西西比河以西三分之二的美國大地,還屬於原始的蠻荒地區,主要是由印地安人,墨西哥人,美國的獵人,還有勇敢的礦工和不怕死的農人所組成。
當然, 東部的美國人也從沒放棄過努力,堅信美國被賦予了「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相信有一天能夠徵服、並且把文明傳播到西部的大片土地。這就是當時修建鐵路、開拓西部的歷史大背景。
他們現在考慮的是另一項大工程,修建特長鐵路。
1862年,當時的美國總統林肯籤署了《太平洋鐵路法案》The Pacific Railroad Act,這個法案確定要建一條橫貫美國大陸的鐵路,並且由兩家鐵路公司來負責實施。
即位於舊金山的中太平洋鐵路公司(Central Pacific Railroad),另一家是位於美國東部的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Union Pacific Railroad)。
美國最初的設想是,這段3000多公裡的鐵路至少需要14年,也就是大概在1877年左右才會完工,兩家鐵路公司的會合地點在加利福尼亞州和內達華州的交界處-2500多公裡都是聯合鐵路的任務。
這基於一個事實,東邊的地形大部分是平原,鋪鐵軌很容易,西邊的地形實在是太惡劣了,一路上都是崇山峻岭,大漠深壑,險峻至幾乎不可能的內華達山脈Serra Nevada, 中央鐵路的任務那是相當艱巨。
中央鐵路公司,是一家私人公司。它的創始人有四個,號稱四巨頭。
泰德•猶大Theodore Judah 在1861年創立了中太平洋鐵路公司, 一心一意要建設橫貫美國的鐵路, 當時人認為他是一個瘋子, 因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當時普遍的想法是,修建鐵路必須通過縱跨加州並綿延至內華達州的內華達山脈(Serra Nevada),而這根本不可能達到。
猶大先生這個「瘋子」不畏艱難,獨自一個人跑到高山上做各種路線測試。他也不斷地到處找適合的投資人。
他終於找到了四位投資人,第一位是利蘭•斯坦福先生(Leland Stanford),他後來成為中太平洋鐵路公司的董事長。
(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Central Pacific Railroad)董事長利蘭•斯坦福(Leland Stanford),後來創建了史丹福大學。)
西部施工條件之艱苦是無法想像的,開工不久,他們要面對的就是海拔2100米的內華達山脈,在這麼高的山上鋪鐵路,需要修建大量的隧道和橋梁。
結果他們很快發現愛爾蘭工人靠不住。
公司的二號人物克洛克提了一個建議---僱傭華工----來自中國的勞工。
1849年加州發現金礦以後,有不少的廣東人遠渡重洋來加州淘金,也有很多廣東人留了下來。
在極端歧視中國人的情況下(那時中國人被稱作「中國佬(Chinaman)」),克魯克找到了50位中國人,想試用看看。
中央鐵路公司以做實驗的態度先僱了50名華工,結果他們極其能吃苦耐勞,而且,要求的經濟回報最低。馬上,他們就決定大量僱傭華工。
於是,150年前的第一代華裔移民大量的廣東人, 參與美國西部開拓、修建美國第一條跨洲洲際鐵路。
沒有華工參與的前2年,中央鐵路公司的西段工程實際只完成了80公裡,華工加入之後,在4年半時間裡,完成了大約1000多公裡的鐵路建設,而原來的計劃是,用14年的時間在西部鋪設600公裡。
有了華工之後,中央鐵路用了原計劃三分之一的時間,完成了接近原計劃2倍的工作量。
1865年底到1866年初,加利福尼亞接連5個月的暴風雪使雪崩頻繁發生。整個營地的華工都被埋沒,幾個月後冰雪融化,人們才能找到遇難華工的屍體,很多人的雙手依然緊緊握著工具。
(圖:太平洋鐵路公司中國勞工)
在1866年塞拉嶺通道施工時,據信有大概500名到1000名的華工在施工事故中死亡。
(美國太平洋鐵路日鋪軌新記錄,一天十英裡,牌子仍然豎立。)
等到了1868年,工程進展到最為艱險的內華達山,大約有1000多名的華工在這最艱苦的環境裡死去,一直到今天,美國人還把這段鐵路稱為「內華達山上的中國長城」。
1869年5月10日,東、西向鐵路建設的工人們在猶他州普羅蒙特利小城會合,第一條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橫貫美國大陸的洲際鐵路終於完工。
中午12點30分,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總裁、前加州州長斯坦福先生把一枚純金的道釘放在釘孔中,一錘子砸下去,舉國歡騰,各地教堂鐘聲悠揚,芝加哥還進行了群眾大遊行,國歌響徹在整個美國大陸上。
之後的1869年至1900年,上從加拿大邊界下到墨西哥邊界,美國總共建了五條橫貫美國大陸的鐵路和無數的支線,總長度達七萬英裡。很多參加了第一條洲際鐵路的華工也繼續參加了後來的鐵路修建。
由於鐵路帶來的各種, 美國這個小國終於奠定了世界大國的地位,並在後來超越了英法德俄等國際上的老牌強權,成為世界超強,150年前的這些廣東年輕人應該與有榮焉。
這條花費了六年時間建成的鐵路。從這一天起,東海岸的紐約到西海岸的舊金山,只需要6天時間,而原來,需要6個月。
太平洋鐵路——第一條橫貫北美大陸的鐵路,被英國BBC評為自工業革命以來世界七大工業奇蹟之一。太平洋鐵路為美國的巨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一定意義上說,正是這條鐵路成就了現代美國。
它全長3000多公裡,穿越了整個北美大陸,是世界上第一條跨洲鐵路,這條在美國人心目中被看成是奇蹟的鐵路。在當時的條件下,建設過程極其艱難。其中西拉內華達山地勢險峻,是修築太平洋鐵路的最難關。
然而, 華工的貢獻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也像是被內達華州的雪山覆蓋住了一樣,無人提及。
中央鐵路公司的巨大利潤讓過起了鐵路巨頭斯坦福先生無比舒適和愜意的生活,1883他的獨子去世,為了紀念兒子,他拿出250萬美元,創立了史丹福大學和一個博物館。
10年後,在他去世前夕,他決定把所有財產捐贈給社會,並且在他的遺囑中附有永久僱傭華人在他的產業上工作的條文。
他說在那些修建鐵路的工人身上,看到了一種「安靜而偉大的力量」。
今天的史丹福大學,已經連續很多年是世界QS大學排名榜上的亞軍了,僅次於麻省理工,比哈佛,牛津還牛。
在全世界留學生在網上填寫史丹福大學的錄取申請表格時,會不會想到,這所學校的背後,站著一位美國歷史上的鐵路大亨,斯坦福先生。
而在他的背後,是連接到天邊的,無窮無盡的枕木,而這些枕木下面,也許就埋葬著一具具中國勞工的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