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讚!恐襲一年後,紐西蘭引領全球打擊網絡恐怖主義

2021-02-15 WTV全資訊

一年前的今天,為打擊網絡恐怖主義,紐西蘭總理Jacinda Ardern在巴黎籤署了「基督城倡議」(Christchurch Call Initiative)。

這是在去年3月15日基督城恐襲發生後,Jacinda Ardern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共同領導的一項全球承諾,以消除網絡恐怖主義和暴力極端主義內容。

如今,已經有48個國家和8個大型科技公司(包括Facebook、Google、Microsoft、Amazon和Youtube)支持這項倡議,並在努力實現倡議目標。

Jacinda Ardern表示,如果以後在網絡上出現類似於清真寺恐襲的影響,政府和科技公司將立即採取行動刪除這些內容。

「因為『基督城倡議』,政府和科技公司之間可以跨國際協調,制止恐怖分子和暴力極端主義企圖把網際網路變成武器的嘗試。我為這一年的進步感到驕傲。」

Ardern和基督城倡議聯合領導法國總統Emmanuel Macron在一份聲明中,重申了「基督城倡議」的承諾。

「這一年來,政府、主要科技公司和民間社會代表首次合作,共同制止和預防類似基督城恐襲的影像在網上傳播。」 

「四十八個國家、歐盟委員會、兩個國際組織和八家科技公司現在正在積極履行承諾。同時,包括非政府組織、學術界在內的44個國際民間社會代表組成了諮詢網絡,智庫和其他關注人權(包括言論自由和數字權利)、反激進主義、支持受害者和公共政策的人和組織也囊括在內。」

這種合作現在已經可以應對恐怖分子和暴力極端分子試圖將網絡用作武器的嘗試。

「科技公司已經將全球反恐網際網路論壇(Global Internet Forum to Counter Terrorism,GIFCT)改革為一個擁有專用資源,24/7危機管理功能和增強的治理結構的獨立組織。」

「危機應對協議已經得到使用。在2019年10月和今年2月,GIFCT合作公司已經展現出了自己的能力,可以對現實世界中發生的襲擊做出更快、更有效的響應,而這些襲擊有可能發展成網絡危機。」

紐西蘭和法國領導人表示,這只是一個開始,還有更多工作要做。兩國都在努力擴大對「基督城倡議」的支持,尤其是在科技行業內部。

相關焦點

  • 紐西蘭基督城恐襲案!紐西蘭總理的致歉:我們出現很多失誤
    紐西蘭基督城恐襲案紐西蘭基督城去年發生歷史上最血腥、震動全球的槍擊屠殺案,兩間清真寺遇襲,導致51人死亡,40人受傷。調查人員認為,執法部門的人員把焦點過份集中在伊斯蘭恐怖主義之上,因而忽略了白人至上主義所構成的威脅。不過,報告認為,即使糾正這些政策失誤,也不能制止塔蘭特發動那次恐怖襲擊行動。塔蘭特是澳洲人,被控以51項謀殺罪名,已於今年8月被裁定罪名成立及被重判終身監禁,不準假釋。
  • 《恐襲波士頓》:波士頓堅強,緬懷瀋陽呂令子,給中國小哥點讚!
    導演彼得·博格對這部電影節奏的把控比《深海浩劫》更為成熟,《恐襲波士頓》為我們真實地還原了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炸彈襲擊事件。虎口逃生和街區火併,可以入選年底最驚險段落,手持攝影max,被綁架的中國留學生孟丹(歐陽萬成  飾)立了大功,這個英語不流利的中國小哥令人敬佩,必須點讚!
  • 慕尼黑商場恐襲,你需要知道的10件事
    一名槍手從購物中心Saturn的麥當勞出來後,直接向路人開槍。視頻資料顯示,槍手身穿黑衣,背著紅色背包。截至北京時間23日早8點,共有10人在槍擊事件中身亡,包括一名槍手。德國政府官員Peter Altmaier表示,德國將不遺餘力打擊恐怖主義和反人類的犯罪。 槍擊案發生時,總理默克爾正在阿爾卑斯度假。目前,她正趕回柏林。
  • 槍手持五把槍掃射 紐西蘭恐襲案暴露出這些問題
    昨天晚上,警方人員在轉移槍案現場遇難者遺體過程中,又發現一名遇難者,這樣,恐襲事件遇難者人數攀升到50人,另有50人受傷,其中36人還在克賴斯特徹奇的醫院治療,2人情況危急。紐西蘭克賴斯特徹奇的槍擊案發生後,有分析認為,這次槍擊案暴露出很多值得思索的深層問題,包括槍枝管制問題、白人至上主義等極端思想通過社交媒體傳播問題等
  • 基督城恐襲最新:無名英雄奪下了歹徒手中的槍,紐西蘭民眾捐款一度導致網站崩潰……
    昨天(3月15日)下午1時40分,紐西蘭基督城兩個清真寺發生恐怖襲擊事件。截止目前已有49人死亡,超過40人受傷。紐西蘭恐襲危險等級仍為高級。早上9時30分左右,紐西蘭總理Jacinda Ardern在恐襲發生後第三次發表全國演講。在演講中,她強調,紐西蘭的槍枝法律很快就會改變。
  • 千萬不要在YouTube搜索與恐怖主義相關字眼,否則...不信!你試試!
    YouTube的母公司Google正在著手執行其對抗網絡恐怖主義傳播的計劃,YouTube這次的搜索結果引流,正是這套組合拳的第一步。 YouTube採用了一個攔截搜索關鍵字的工具,屏蔽到與恐怖主義相關的搜索結果,而用反恐視頻取而代之。這些視頻揭露了極端分子在網絡上常用的洗腦手法。
  • - 英國首相梅姨就倫敦恐襲發表反恐講話
    昨晚,我國再次成為殘暴可怕的恐襲事件的受害者。因此,我剛剛主持了政府緊急委員會的會議,現在向各位公布此次襲擊事件的最新信息。我們大家都知道,這是英國在最近3個月內遭遇的第3次恐襲事件。3月,在威斯敏斯特大橋附近 發生了一起類似的襲擊事件。兩周前,曼徹斯特體育館遭到自殺式爆炸者的襲擊。而如今,倫敦又再次遭遇恐襲。
  • 防範本土恐怖主義死灰復燃 時刻保持警覺
    本土恐怖主義再次響起警號,黑暴的威脅陰霾不散,巿民不能掉以輕心,必須保持高度警覺。 案件中,警方除了搜獲共23.5公斤可用於製造爆炸品的化學粉末(包括懷疑硝酸鉀、硫磺及鎂粉)及遙控裝置外,亦搜獲各種武器(包括弓、箭、電槍、伸縮棍),以及大量防毒面具、頭盔、防護衣等,並有一批寫有「光時」等口號的單張。
  • 恐襲尼斯,卡車碾壓持槍掃射,77死50傷!去歐洲度假小心!
    法媒稱,這是自ISIS製造2015年11月巴黎恐怖襲擊和2016年3月布魯塞爾恐怖襲擊以來,歐洲遭遇的最嚴重恐襲。法國安全專家認為,極端組織ISIS是主要嫌疑人,但尚不確定。據稱,卡車司機與警方進行了交火,已經被擊斃,警方懷疑其一名同夥在逃。
  • 全球反恐20年|世界各國學會如何治療恐怖主義「癌症」了嗎
    收錄於話題 #全球反恐其實,很多國家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把恐怖主義作為單純的軍事問題,希望通過戰爭消滅恐怖主義。比如,「9·11事件」就釋放出了兩股暗黑的力量,一個是恐怖主義,一個是反恐戰爭。「9·11」之後的二十年裡,兩股力量相互糾纏,互為因果。從阿富汗、到伊拉克、再到敘利亞,戰爭此起彼伏。不同的國家、集團、教派、民族、還有主義,都被捲入其中。
  • 【雅加達恐襲】大馬高度戒備,機場安檢升級
    (吉隆坡15日訊)印尼首都雅加達市中心發生連環爆炸恐襲事件後,周邊國家提高戒備,大馬皇家警察部隊已高度戒備,加強我國公共場所的保安措施及邊境防守外
  • 【反恐】英國警方破獲聖誕恐襲計劃:突襲5地,逮捕4人
    4人均被拘留,涉嫌密謀、準備或唆使恐怖主義行動,違反「恐怖主義法案」(Terrorism Act 2000),被帶到西約克郡接受偵訊,查斯特菲爾德的警戒線隨後撤除。警方在21時30分表示,搜索行動暫告一段落,隔日上午繼續進行。英國今年共發生5起恐襲事件,造成36人死亡。
  • 【進展】THALYS列車恐襲未遂主角講述"聖戰"故事
    他與去年11月13日巴黎恐襲屠殺案的頭目阿卜德勒哈米德·阿巴烏德(ABDELHAMID ABAAOUD)是同夥。12月14日,卡扎尼被預審法官被提訊了5個多小時,他敘述了8月21日這一天的經歷。當時他進入法國不久,在加來海峽省(PAS-DE-CALAIS)落腳。他持一把卡拉什尼科夫衝鋒鎗和9個裝滿子彈的彈匣,在列車上開槍。一名乘客受了重傷。
  • 在紐西蘭槍擊案中,直播襲擊成了恐怖主義最有效的幫兇?|全球觀察
    對此,《衛報》的社論表示,紐西蘭槍擊案告訴我們,全球極端主義的危險性正在上升。因此,負責任的媒體必須要區分哪些信息該傳播,哪些信息不該傳播,以免引發更大的恐懼和加劇已有的偏見。而極右翼分子的暴力威脅一直被西方各國長期忽視,他們想著分裂社會,而負責任的政治家應該將人們團結起來。
  • 西班牙恐襲細節:團夥原定炸聖家族教堂 若得手堪比"9-11"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西班牙內政部長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確認一些嫌犯死亡,一些人被捕以及進行了身份檢查後,在巴塞隆納的這一恐襲團夥已經被完全摧毀。」不過,加泰隆尼亞地區政府表示,之後可能還有人被逮捕。西班牙警方目前正在搜捕駕駛一輛貨車在巴塞隆納衝撞人群致13人死亡的貨車司機。
  • 【比利時警方發現巴黎恐襲案炸彈作坊】逃犯曾在奧匈邊境遭警方盤查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近日,巴黎恐怖襲擊事件又查出新線索,一直被稱為此次襲擊策源地的比利時布魯塞爾有重大發現:據當地檢察部門表示,巴黎連環恐怖襲擊的在逃主犯薩拉赫,曾經匿藏在布魯塞爾一座建築物內,該處也是在恐襲中所用炸彈的製造地
  • 淄博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全市首例宣揚恐怖主義案公開宣判
    法院採納了檢察機關提出的精準化量刑建議,判處被告人劉某某犯宣揚恐怖主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犯傳播淫穢物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二年三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被告人劉某某當庭認罪認罰,表示服判不上訴,取得良好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 聯邦國土安全部:「未來幾周,恐全國性恐襲!」
    聯邦國土安全部(DHS)一年來首度於27日發布全國性恐怖主義警告過去國安部通過全國恐怖主義警報系統示警,通常是擔心來自外國政府與極端組織的威脅,而非國內極端主義;上次該系統是在2020年初發布全國警告,當時美國暗殺伊朗軍方指揮官,並警告美國恐遭伊朗報復;再前一次則是前年國安部警告伊斯蘭國
  • 法國政府推出恐襲警報APP,可免費下載
    根據法國內政部長Bernard Cazeneuve在巴黎11·13恐怖襲擊後做出的承諾,恐襲警報手機應用從本周三6月8日起在GooglePlay和Appstore
  • 尼斯恐襲肇事者的家庭背景被挖出來了:僅在法國呆了一天!
    尼斯的恐襲案再一次震驚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