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瓜江綠色屏障 建生態美麗巍山

2021-02-08 名城巍山


6月27日,巍山41個縣級機關770多名幹部職工,來到西河橋上段河道兩岸開展義務植樹,以實際行動紀念建黨95周年,喜迎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60周年縣慶。


一大早,全體幹部職工就自帶鐵鍬、鋤頭等植樹工具來到西河沿岸,個個幹勁十足地投身於植樹活動中。全體黨員幹部職工分工協作,扶苗培土、扶正踏實、澆水等各個環節都精心對待,栽得認真,幹得賣力,按照統一的要求,嚴格把握標準,確保樹苗成活率,整個植樹活動現場呈現出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


近年來,巍山縣切實把城鄉綠化工作作為營林生產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積極發動全縣廣大群眾、幹部職工認真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重點對機關單位、河道兩岸、村鎮道路兩旁進行了綠化美化。結合巍山特色,適當增加綠化面積,選擇適宜樹種,加大城鄉綠化工作力度,使村容村貌得到了進一步亮化、美化,有效改善了人居環境,去年全縣完成義務植樹48萬株,參加義務植樹19.4萬人(次)。


據了解,此次植樹活動,以「政府主導、職工參與、部門負責」的方式進行,由縣綠化委組織實施,縣林業局負責苗木準備和栽種技術指導工作。西河河道治理路段綠化樹種是由垂柳和滇樸按2∶1的比例配置組成。通過義務植樹活動,讓全體幹部職工進一步樹立了「植樹造林、美化環境、愛我家園、造福後代」的責任意識,自覺地投身於「建設綠色巍山,保護紅河源頭」的活動中,為加快建設富裕美麗幸福和諧活力新巍山做出自己的貢獻。

巍山消息與您共分享

歡迎關注巍山消息採編部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央視《新聞聯播》| 黑龍江:「綠色屏障」的「綠色轉型」
    央視《新聞聯播》| 黑龍江:「綠色屏障」的「綠色轉型」 2021-01-18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綠色中國夢 生態白皮書
    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表明,改革開放30多年的今天,神州大地已然開啟了「生態模式」,中華民族進入全民齊唱「生態國歌」時代。   綠色,是中國夢的保護色、主題色!中國夢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就是綠色夢。綠色中國夢是一個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的夢,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夢想。
  • 塞罕壩:創造當代中國綠色生態文明奇蹟的典範
    失去了這道生態屏障,內蒙古高原的流沙直接侵襲首都。1962年,為了改變「風沙緊逼北京城」的嚴峻形勢,中央決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機械林場,在黨的號召下,來自18個省的369名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和工人組建了第一支創業團隊。55年來,三代塞罕壩人始終以造林綠化為崇高使命,矢志不夠植樹造林,不死不休。
  • 「十四五」生態文明怎麼建?
    內蒙古的生態環境具有突出的兩面性,一方面是我國北方最大、種類最全的生態功能區,生態系統的底子總體不薄,另一方面又是我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集中、危害嚴重的省區之一,生態環境基礎非常脆弱。內蒙古生態建設結果具有顯著的外部性,自治區生態狀況如何,不僅關係全區各族群眾生存和發展,也關係華北、東北、西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把內蒙古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在祖國北疆構築起萬裡綠色長城,這是黨中央立足全國發展大局確立的戰略定位,也是內蒙古必須自覺擔負起的重大責任。立足「十四五」,我們將構建全域生態安全格局。
  • 義務植樹掀熱潮 沁陽市植樹增綠共築綠色屏障
    沁陽市委書記王家鵬,市委副書記、市長馬志強及夏瑋、許國順、張承林等市五大家領導和500餘名幹部群眾在主會場山王莊鎮廉坡村北部山區以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為沁陽大地植樹增綠,共築綠色生態屏障。在山王莊鎮廉坡村北部山區植樹現場,彩旗飄揚,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 聚焦 | 慶「六·五」常德「最美綠色衛士」亮相
    6月5日世界環境日晚7時30分,常德市舉辦慶「六·五」暨首屆「最美綠色衛士」頒獎典禮。
  • 綠色發展鑄就美麗中國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的另一個重要的核心目標——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
  • 【巍山彝族打歌】打歌打得日頭落,只見黃昏不見腳
    近幾天,朋友圈、微信公眾號都被巍山小吃節刷屏了,但此文要說的並非巍山美食,而是小吃節開幕式上必有的節目——巍山彝族打歌。
  • 音樂 | 蒲公英綠色樂團——你的美麗無可代替
    蒲公英綠色樂團成立於2017年12月1日,是重慶首個藝術類環保志願服務團隊,也是江北區環保志願服務總隊旗下的志願服務團隊。綠色蒲公英寓意樂團像蒲公英一樣不斷向社會散播綠色的種子。      自成立來,樂團不斷用原創環保音樂的形式大力宣傳愛護地球、愛護環境、保護家園和生態文明建設,先後創作了《江北更美麗》、《蒙塵》、《快樂青草地》等多首膾炙人口的作品並唱響了江北的大江南北。
  • 節後上班第一天丨義務植樹掀熱潮 沁陽市植樹增綠共築綠色屏障
    沁陽市委書記王家鵬,市委副書記、市長馬志強及夏瑋、許國順、張承林等市五大家領導和500餘名幹部群眾在主會場山王莊鎮廉坡村北部山區以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為沁陽大地植樹增綠,共築綠色生態屏障。
  • 創建國家森林城 建設美麗秦皇島
    市委、市政府號召全市人民積極行動起來,擁抱春天,播灑綠色,用我們的雙手共創國家森林城市、共建綠色美麗港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和重要資源,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生態屏障」。
  • 石虎太:利用天然優勢發展生態養殖旅遊業
    今年三月份他率全家回到了家鄉,經過多方考察後,決定發展生態養殖旅遊業。「我們出去有二十多年了,老人現在也老了,在外地老人比較思念故鄉,所以帶著老人回來麼,不做點事也不成,現在響應國家政策生態養殖,生態這一方面,回來咱們這個哈斯山挺好的所以就想的發展一下。」
  • 全國人大代表陳良:人民法院為生態安全屏障提供司法保障
    全國人大代表陳良一直以來,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立足服務高質量發展大局,不斷加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
  • 生態文明建設列入「十四五」主要任務
    《綱要》提出,「十四五」期間,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和「8個標誌性戰役」將繼續打響,築牢祖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  為支撐雲南省「十四五」發展目標順利實現,《綱要》明確提出,要立足雲南欠發達基本省情,聚焦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矛盾,緊盯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要求,保持「打基礎、利長遠」的戰略定力、堅持「防風險、補短板、爭先進」的工作思路,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被列為主要任務之一。
  • 【喜報】杭州綠亞成為省綠建協會生態立體綠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單位、副主任委員單位!
    2020年6月13日,浙江省綠色建築與建築工業化行業協會生態立體綠化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浙江偉達園林工程有限公司隆重召開。領導給生態立體綠化專委會授牌朱鴻寅宣布了省綠建協會關於批准成立生態立體綠化專委會決定,杭州綠亞市政園林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倪偉擔任首屆副主任委員、秘書長。胡丹姿擔任副秘書長。會議表決通過了生態立體專業委員會的管理辦法。
  • 【雄安資訊】探索綠色城市發展標杆典範2020中國雄安生態文明論壇將舉辦
    屆時,將有來自雄安新區管委會、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務院京津冀協同發展辦公室的相關領導;百餘家入駐雄安的央企代表和施工企業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專家;清華大學、中國社科院、北京綠色交易所、中國建築裝飾協會相關負責人;以及來自全國環保系統、國資委系統、商務委系統和市縣代表近500人,將共同探討:中國雄安,作為中國未來綠色城市標杆典範的歷史意義、實施規範、環境舉措、實際應用、城市「綠色標準
  • 生態 綠色葬禮保護環境
    澳大利亞是世界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 澳大利亞倡導的綠色殯葬,也稱為生態葬禮,既保護了環境又解決了殯葬用地短缺等問題,目前在新南威爾斯和維多利亞等州都已經採用。 生態葬禮與墓葬最大的區別就是遺體不用化學藥劑保存,棺材也是由可降解材料做成,避免了化學藥劑對土地和地下水的汙染。
  • 李庚香委員: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為主軸 構建「豐」字型生態體系
    人民網鄭州1月17日電(楊曉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對『豐』字型生態體系建設具有引領作用。」在今年的河南兩會上,河南省政協委員李庚香建議,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為主軸,串起黃河生態帶、淮河生態帶、大運河生態帶,構建「豐」字型生態體系。
  • 杭州城市中心有片生態綠洲,留住了鄉愁,擘畫了未來!
    全域美麗 綠色發展「石橋兩畔好人煙,匹似諸村別一川。楊柳蔭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漁船。」經過美麗鄉村整治,雙浦鎮下楊村再現了楊萬裡《過楊村》中的美景,領旨漕的一灣清水映照著如今鄉村人的悠閒生活。近年來,雙浦鎮瞄準鄉村「亂搭亂建」「汙水直排」「亂堆亂放」「違法佔用耕地」等問題,以建設「擁江開放式大花園」為目標,積極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環境長效管理,發展綠色產業,扮靚全域美麗。2018年雙浦鎮完成美麗鄉村和小城鎮整治建設13個村社,成功創建省A級景區村莊8個,其中下楊村和雙靈村入選省3A級村莊。
  • 2021年包頭市「綠色學校」創建專題培訓圓滿結束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倡導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提高全市中小學生生態環保意識,影響和帶動全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依據《內蒙古自治區綠色學校創建行動方案》和《包頭市碳達峰、碳中和及低碳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要求,10月20日至21日,包頭市教育局聯合包頭市生態環境局在包頭市蒙古族學校報告廳舉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