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這瘋病,一時半會治不好

2021-02-28 每日精選文摘

作者:九邊

不過莫迪這兩天被人罵得很慘,因為他不好好研究怎麼解決問題,天天和一隻孔雀在一起搞宗教迷信活動。印度人那麼溫和,還是有點意見,然後莫迪就被圍攻了。

我之前反覆說過一個常識,國內的媒體其實不一定懂。有些問題中國人已經很久沒經歷過了,所以不了解,但在其他國家卻很常見,比如軍人鬧事

再多說一句這個種姓制度,這玩意非常神奇。印度的低種姓跟美國的黑人似的,明面上是不歧視的,現實中卻處處是歧視。最過分的是,印度是個器官移植大國,外國人經常去印度移植器官,便宜而且專業。但是印度上層人為了不移植到低種姓人的器官,經常去美國移植,因為外國人在印度統一算剎帝利,第二等種姓。

至於牟到了什麼利,現在已經很明顯了。邊疆衝突多多少少把印度國內的一些注意力給吸引過去了,而且借著衝突的這個間隙,一堆印度民族資本家和美國人乘機讓莫迪驅趕中國在印度的勢力。

等到發現病毒不像印度老百姓那麼溫和,糊弄不過去了,於是開始縱容軍方在「民族主義」問題上冒險。

而印度這邊,軍人瞎折騰,每次都遭到徹底而且堅決的反擊,莫迪政府在邊境問題上自然不敢讓步,但是也不敢明目張胆支持軍人越境,大家可以把這段時間莫迪的所有言論都翻出來看看,可以清楚地看到莫迪本人在公開場合從沒支持過印度軍方的挑釁行為,並且多次要求軍方撤出爭議區。但是政府又沒法完全約束軍隊,所以不斷出現印度巡邏隊越境的情況。這幾句詩幾乎就是我國建國七十年對外政策的寫照。我國一貫的邏輯就是嚴守自己的底線,從不挑釁,但也不放棄原則。在印度這個問題上,我國的行為充滿了一致性。我們不會挑釁,但是你敢過來搞事,我就用板磚把你拍到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
經過70年的信用充值,全世界都對中國這方面的態度達成了共識。畢竟中國面對美國、蘇聯、印度、越南的態度一直都穩定而且可預測,你敢上門找事,我就敢揍你,不信你試試。所以吧,儘管印度現在越來越「昭和」,但中國不是張學良或者蔣委員長,所以印度那邊對軍事冒險也就達不成共識,畢竟冒險的目的是為了地盤,而不是去當炮灰。
印度那邊非常清楚中國這邊的態度,知道惹怒了分分鐘揍他們,而不是像張學良那樣帶著隊伍來了個土遁。這個背景下,反而會長期維持一種鬥而不破的狀態。
反過來講,如果中國是民國,西藏是張學良的地盤,印度百分之一萬動手了。事實上就在中國剛建國還沒顧得上西藏時,他們把錫金給吞併了。幸虧早期領導人目光如炬,在還沒徹底肅清西南土匪的情況下,就意識到西藏那邊有個大麻煩,果斷派兵去把西藏給穩定了下來。從那以後,中印的格局也就基本上確定下來了。所以說吧,接下來基本不用想,印度會一直鬧騰下去,直到疫苗出來或者印度國內的情況穩定下來;再或者十月份喜馬拉雅上溫度驟降,印度政府可能把邊疆上愛鬧事的那部分軍頭們牽到南線去,讓他們去咬其他人。
不過在任何時候,內因是決定性的。我們管不了印度,但是能管得了自己。只要自己不出問題,邊疆上出不了什麼么蛾子,畢竟1949年那會剛經歷完長達半個世紀沒完沒了的戰爭都保住了西藏,現在也不需要太擔心。沉下心來發展自己,不要搞內耗,想出問題都難。


中國 · 深度 · 解析

沒有雞湯,

沒有無病呻吟,

每篇文章皆精選!

點擊圖片查看

德國人的「止咳開關」!每天一顆,7天告別老咽炎!比中藥管用,比西藥安全

不想過早的身材走形,頂著難看的大肚腩,一定要進來看,讓你永遠維持苗條曲線!

相關焦點

  • 美」病」了得「治」
    美方認定,俄方通常發起遠程網絡攻擊,不成功的情況下會在目標所在地發起「現場」或「近距離」攻擊;俄軍情報總局官員經常攜帶先進設備,前往全球各地,利用無線網絡發起攻擊。從昨夜到今日,這篇報導的威力已經彰顯,中美科技股一片哀嚎,蘋果、亞馬遜股價下跌超過1%,Supermicro股價更是慘跌41.12%,聯想遭遇2009年1月以來最大跌幅23%,中興、中芯科技、華虹半導體等國內公司也遭受重創,
  • 倪海廈:千萬不要誤以為西醫將受傷治好,就以為是將病治好,這是兩碼事
    此人體格高大,非常壯碩,口渴,胃口大,根本是一派熱症,遇到溫病派中醫時,必定開寒涼去熱去溼的藥物給他,我們經方家正好相反的做,經方中有炮附子與白朮合用,名為排膿湯,我初劑使用炮附子三錢,白朮三錢,然後加些活血化瘀的藥來相輔相成,今天來看我,腫瘤消去八成左右,當然痛去許多,於是我各加重到五錢,再給他一周的量,他開心的離去了.
  • 幹祖望:治喉病「十六字決」
    餘治喉病60多年,總算並不虛度一生,總結出這十六字治法口訣。為:先鋒解表,把守四關;虛扶險劫,脾腎先衰。所謂「先鋒解表」,是一切急性喉病的開始,應用解表法來作開路先鋒。解表的含義,是把病邪瓦解而推出體外的表而出之。
  • 詭神詩話:對聯創作「仄平仄」為何會拗口?為何要避免四聲八病?
    大詭:「葉飄落」讀音是「仄平仄」,這種結構不好發音。格律詩和對聯的平仄要求是前人總結髮音規律而形成的,早在南北朝的齊朝、梁朝時期,就提出了詩歌創作的「四聲八病」,以增加詩歌聽覺的美感,初唐時期進而形成了「近體詩」,也就是我們今天經常講的「格律詩」,包括絕句和律詩。
  • 上了四天班發現居然禮拜二,這是病,得治!
    特別是大神陳奕迅,作為多年的「神經病」,我們陳醫生也是樂在其中啊,畢竟是衝上臺在麥當娜跟前犯過病的人。作為華語樂壇中一直獨樹一幟的存在,陳奕迅的行為舉止以及怪異獨特的服裝打扮,一直給人無拘無束的不羈感覺,就連微博名字都叫「陳奕迅所長」,把歌迷會定名為「神經研究所」,這腦洞開得也是指數百分百。
  • 冬令進補,不治已病,治未病
    《黃帝內經·四季調神大論》說:「冬三月,此謂閉藏」,意思是說在寒冷的冬季這三個月裡頭,因為陽氣閉藏,天氣寒冷,我們必須要保暖避免失溫或陽氣耗散。冬令進補是一種預防醫學的概念中醫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也重視順應節氣「春夏養陰,秋冬養陽」。在寒冷的季節養生要照顧身體的陽氣,注重保暖。
  • 【魚病防治】這可能是唯一能治好立鱗病的方法了!
    自去年入冬開始,餵養的獅子頭先後有三條死於腹水型立鱗病,從發病到死亡未超過一周時間。曾用過「日本黃粉」「西德黃藥」「土黴素」「紅黴素」「羅紅黴素」「阿奇黴素」「頭孢克肟」「金滴速效立鱗水」「藍寶萬能藥」「苦參」「大蒜汁」「魚用鹽」,均無效。
  • 手上的凍瘡老是治不好,有這2個方法再也不怕了!
    關鍵是凍瘡這個東西一旦犯過,就容易復發,不好根治。雖然凍瘡容易復發,不過治療凍瘡的傳統偏方倒也有很多,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鹽水治凍瘡取鮮生薑適量,在火上烤熱後隨即切薄片,來回塗搽患處,至發熱為度,日2~3次;或鮮姜若干,搗汁,加熱熬成糊狀,待涼後塗於患處,日2次。大蒜治凍瘡
  • 「神奇」珠子能治帕金森病?曲靖這家理療館「不簡單」……
    「我的帕金森病都治好了,是真的有效.」一位大媽感慨地說。究竟是什麼神奇的治療方法,有如此神奇的功效。9月21日上午,羅平縣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接到群眾舉報,在學田路某體驗中心,每天早上9點左右,屋內便擠滿了老人,他們在裡面聽課,而且,老人們進去後,門便關上,已經快一個多月了。接到舉報後,民警立即前往舉報地點。
  • 婦孺國醫堂:中醫知識融合臨床保健 「冬病夏治」有了好去處
    【口導】在今年的新冠肺炎戰疫中,中醫治療法取得了顯著成效,而就在去年,我們興化也順利通過了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的覆核評審,興化的中醫事業可以說是源遠流長人才輩出,在此基礎上,我們還不斷的創新方式,讓中醫更多的惠及普通市民,今天我們就帶大家走進市婦幼保健院婦孺國醫堂,聽專業人士講解如何「冬病夏治」。
  • 全球手術費最低的國家,任何手術只收一元錢,治不好還包出國費用
    我們的一生,離不開的是生老病死,不管是誰一生總是會得病的,好比近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就讓成百上千個家庭面臨崩潰,在網上有句話說得好「小時候不想看病
  • 【安利遊戲】你有病還是我有病?大家都有病!《我滿懷希望的有病信仰》
    曾經有一個人,他整天神神叨叨的說些不合常理的話,理所讓然的旁人當做瘋子而一直受到排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始終如一的毫不改變,他卻一直堅信自己並沒有瘋,瘋的是其他所有人,而自己的行為則是拯救瘋掉的各位,那麼問題來了!挖掘機技術哪家強?不對不對,那麼到底瘋掉的究竟是誰呢?
  • 蕭山一姑娘早上起來照鏡子,發現自己嘴巴歪了,這病怎麼治?
    評論區不少網友都勸她不要信偏方,去正規醫院治療。網友@勺001:偏方啥啊,浙二好好治吧。網友@我是跑渣鹿啊:浙二看看就好了,趁早進行治療,效果挺好的,拖得越久,預後越差。網友@tiamo:不要信偏方,偏方就相當於我從路邊隨便把一顆草,說他是草藥,你敢吃嗎,還是醫院好好治吧。
  • 訃告:《假面騎士555》中飾演木場勇治的演員泉政行因病去世
    泉政行於2002年出演NTV人氣劇集《極道鮮師》出道,並在翌年出演《假面騎士555》人氣高漲,2004年開始參演朝日臺長壽系列劇《科搜研之女》,開始為觀眾所熟知。事務所發表的訃告中稱,泉政行近年身體狀況欠佳,一直在堅持進行治療,但治療的效果始終不好。35歲正當壯年便因病逝世,事務所方面也表示非常遺憾,並為其英年早逝而感到悲傷。
  • 韓劇三寶:車禍,癌症,治不好,為什麼到現在仍然不過時?
    愛豆在變,老公在換但套路,還是熟悉的味道……從《藍色生死戀》到《冬日戀歌》我們的韓劇初體驗總逃不過車禍、癌症、治不好不被編劇眷顧的灰姑娘……怎麼治也治不好突然畫風一轉流行起了輕喜劇大概就是愛與狗血並進死丫頭配壞小子,一邊吵架一邊發糖單身狗也是安靜的幹了這碗狗糧
  • 冬病夏治:風溼骨病首選宮廷秘方——妙濟丸
    盛夏酷熱難當,很多人千方百計避暑、享受清涼,然而對於頸椎病、腰腿痛、風溼性關節炎等秋冬易復發、夏季症狀緩解的患者來說,此時恰恰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這也正是中醫所提倡的「冬病夏治」原則。「冬病夏治」是我國傳統中醫中藥療法中的特色療法。《素問·回氣調神論》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代謝旺盛的有利治療時機,調整人的陰陽平衡,使一些頑疾宿病得以治癒。按照中醫的理論,風溼骨病多因風、寒、溼三氣阻滯經脈所致,而夏天的陽熱之氣對其有一定緩解作用。
  • 焦點:治「梅核氣」一周只要兩元錢
    喉嚨總有異物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也查不出什麼疾病,這可能是「梅核氣」。        說起「梅核氣」,老百姓可能覺得陌生,不過要說起它的症狀,很多人都有類似感受:總感覺有個球卡在喉嚨裡,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也查不出什麼毛病。雖然不影響呼吸、吞咽功能,可本人會覺得特別難受,甚至帶來極大的心理困擾。
  • 為什麼中國人學不好英語?印度網友:很正常
    (這就是新東方英語培訓迅速發展壯大的原因)中國英語教育的問題在於,學校教的都是為了考試。課程早就過時了。教師更關心的是考試會考什麼內容,而不是真實生活中的英語。口語並未納入課程中,高考也不考口語,至少在我所在的省是如此。
  • 為什麼億萬印度兒童會營養不良?
    印度是個充滿活力的民主國家。但比起非洲一些貧困得多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孩子卻更容易挨餓。女性地位低與衛生狀況差導致印度億萬兒童營養不良印度是全球營養不良病例的重災區(這個民主國家引人注目的失敗處):據印度政府公布的數據,39%的印度兒童因營養不良而發育遲緩(其它來源的數據中比例更高)。
  • 回憶印度(十三)——感受印度雨季
    印度雨季緊接著夏季,兩個季節的對比就像印度的窮人與富人那樣差別懸殊,兩極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