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江西高校一畢業生設計「共享快遞箱」獲國際設計獎
餘廣亮在本科時期所在的工作室。江西理工大學供圖
「共享快遞箱結構簡單但概念新穎,它安全可靠更環保。」近日,江西理工大學2016級優秀畢業生餘廣亮的設計作品——「共享快遞箱」,在2020年德國IF設計大賽中榮獲新秀獎。
大賽組委會的評價是:「共享快遞箱」通過一個簡單的設計,解決了大規模運輸時代的浪費問題,並通過增加價值使它比標準包裝更加安全和高效,減少了碳排放,使資源利用更加可持續。
「不是神奇的靈光一現,而是源自對生活的觀察積累。」談及創作靈感,餘廣亮表示快遞行業的迅速發展讓他對快遞盒的生產、消費、處理環節產生了興趣,讓他意外地發現小小的快遞盒也會給生態環境帶來破壞。
快遞盒如何延長使用壽命、變得更環保?餘廣亮想到了「共享」的概念。有了「環保+共享」設計方向,他做了大量的市場調研。「雖然市面上已經有共享購物袋、快遞箱,但是這些產品沒有根本減少標籤、膠帶的使用,也沒有真正提高盒子的使用價值,用戶體驗感也不好。」
用內置充氣減振氣膜代替泡沫塑料,用電子屏密碼鎖代替膠帶、標籤。「物品運輸過程中充氣氣膜會根據物品形狀進行填充以達到防震效果,確保物品的絕對完整性。電子屏密碼鎖是可充電的且續航能力強,商家通過雲端發送動態密碼給用戶,確保郵寄物品的安全性。」餘廣亮表示,一個共享快遞箱可以使用千次以上,回收後進行簡單翻新後還可再次投入市場。
餘廣亮設計的「共享快遞箱」。江西理工大學供圖
此外,共享快遞箱還可以作為二手儲存箱進行售賣。如用戶拿到郵寄物品後,可以選擇把快遞箱直接帶回家,按天數付費,如果費用已達到快遞箱出售金額,則該快遞箱屬於用戶了,商家也會將充電器郵寄給用戶。「突破困境的關鍵其實在於把複雜看做簡單,堅持唯一性的設計理念。往簡單的去做,做出來的產品往往是創新的。」秉持著「藝術創作宜簡不宜繁,宜藏不宜漏」的理念,餘廣亮最終克服困難,在畢業之際用「共享快遞箱」給自己的大學畫下完美句號。
指導老師黃金髮說,目前已經有商家就作品的推廣應用前來對接洽談合作。
「在專業工作室磨鍊技藝,在大賽中提高設計藝術。」餘廣亮分享了自己的成長心得。本科期間,他加入了黃金髮老師的工作室,在老師和學長們的指導下,通過不斷對接項目、參加比賽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
其實,早在2019年,餘廣亮就獲得紅點設計大獎。「參加紅點獎的經歷對我幫助很大,讓我了解了國際設計方向是以用戶體驗和生態環保可持續為主流,為今後的設計創作指明了方向。」
談到未來發展,「希望學弟學妹能儘快找準自己的發展方向,多參加些比賽鍛鍊自己,在逐夢路上腳踏實地。」餘廣亮表示,今後將參加更多的國際性大賽,立志成為一名全球頂級的設計師。
據了解,德國iF獎、德國RedDot(紅點設計大獎)、美國IDEA(工業設計傑出大獎)並稱世界三大設計獎,被稱為設計界的「奧斯卡」,在業界具有毋庸置疑的權威性。(陳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