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前沿: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總量將入編 「十三五」,減少排碳量的方法你我都可以!

2021-02-25 EHS之家

今年,「十三五」規劃編制啟動,由於環保問題愈發凸顯,有關環保尤其是大氣汙染治理的內容將會在規劃中佔多大比重也成為業界討論熱點。

  日前,據環保部相關官員時獲悉,今年規劃編制部門將討論把持續了多年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更名為「國民經濟、社會與環境發展規劃」,單獨設立生態環境專章,環保專家們多次強調的「總量控制」也有望現身其中,包括能源消費和碳排放總量控制及細分指標等。

  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此前曾在宣布啟動編制「十三五」規劃時明確,新的五年規劃將更加適應時代要求。這一表態在環保人士們眼中意味著,近兩年已成為民眾關注焦點的環境保護將在規劃中被予以更多的重視。

  據公開資料顯示,今年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公布的《「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重大課題目錄》中有至少三個都是與環境保護與汙染治理相關的,除了宏觀經濟相關的課題外,其他專門領域並未被如此著墨。「如果環境最終確定被寫入下一個五年規劃,這意味著新中國成立以來確定的五年規劃將重新定位為由三個支柱做支撐,即國民經濟、社會與環境發展,將成為我國未來發展戰略的重要變化。」環保部內部權威人士表示。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今年9月19日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到,中國的確在研究「十三五」時期是否實施碳排放總量控制計劃。中國準備要對能源的消費總量、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進行控制。「但是,現在我們正在論證,正在做方案,準備採取措施。」他說。

  上述環保部官員透露,不論是否將環境單列專章,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的「十三五」規劃也會著重討論如何定位環境保護相關內容,此前,五年規劃中涉及的重點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化學需氧量排放的約束性指標,以及單位GDP能耗、碳排放等數值,但根據大多數環保專家的說法,有了總量控制,排放、能源消耗才會被真正有效地控制住,因此,「十三五」規劃有可能將能源消費、碳排放總量目標也納入其中,其中煤炭等能源消費總量目標被寫入規劃的可能性非常大。

  具體而言,該人士表示,經測算,如果對能源消費再沒有更有效的控制,到2030年,我國年能源消耗量將達70億噸標準煤,而目前單位GDP能耗只是讓各地、各行業對能源使用效率進行控制,但對於整體使用規模如果不再約束的話,能耗指標仍然起不到應有的作用;而對於碳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是目前國家已經明確提出要制定的,如果寫入規劃中將進一步提高指標的強制力度。


  據透露,最終總量控制如寫入「十三五」規劃,會涵蓋期末總量指標及各年具體指標,並進一步分解到鋼鐵、水泥、發電、化工等主要汙染行業和地方,每年的指標會根據2030年我國碳排放會達到峰值等數據允許一定增幅,但增速會逐漸放緩。

怎樣減少排碳量?

低碳,是指較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節水、節電、節油、節氣,是我們倡導的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正在悄然興起:少開私家車、堅持爬樓、不用電腦時選擇關機……人們可以用各種辦法減少碳排放。

步驟/方法

少搭乘1次電梯,就減少0.218kg的碳排放量

少開冷氣1小時,就減少0.621kg的碳排放量

少吹電扇1小時,就減少0.045kg的碳排放量

少看電視1小時,就減少0.096kg的碳排放量

少用燈泡1小時,就減少0.041kg的碳排放量

少開車1公裡,就減少0.22kg的碳排放量

少吃1次快餐,就減少0.48kg的碳排放量

少燒1kg紙錢,就減少1.46kg的碳排放量

少丟1kg垃圾,就減少2.06kg的碳排放量

省一度電,就減少0.638kg的碳排放量

省一噸水,就減少0.194kg的碳排放量

省一立方米天然氣,就減少2.1kg的碳排放量

相關焦點

  • 全民減少碳排放,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四、應對措施城市不僅是人們生產和生活高度集中的地方,也是能源資源消耗量大、環境汙染高度聚集的區域,是碳的主要排放區,目前我國大多數城市都處於工業化進程能源消耗量大,環保投入力度不大,因此,建立城市低碳經濟發展體系,一方面日常生活中樹立低碳意識,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 騰訊啟動碳中和規劃 什麼是碳中和?怎麼碳中和?
    四川在線記者 唐澤文1月12日,騰訊宣布啟動碳中和規劃,未來將通過新技術降低碳的排放。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與其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減少的溫室氣體總量互相抵消,實現零碳排放。
  • 【熱點追蹤】能源網際網路助推碳減排;全球首款意念機將發布;固態氫動力無人機測試成功;谷歌智能駕駛汽車在美合法化
    今日導讀能源網際網路助推碳減排 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 分享 | 「綠手指」環境保護者協會——生態文化節|了解碳足跡,從生活點滴減少碳排放
    碳足跡,英文為Carbon footprint是指企業機構活動產品或個人通過交通運輸,食品生產消費各類生產過程等引起的集合。                                減少碳足跡是個人低碳生活的第一步。
  • 關於減碳,你需要知道的幾件事
    「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京都議定書》於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參加國三次會議制定,其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進而防止劇烈的氣候改變對人類造成傷害」。
  • 【3060碳目標研報第1期】碳中和願景下需要明確CCUS技術發展的「中國意義」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鄭重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一重要宣示是黨中央和國務院基於新發展格局和現實國情統籌規劃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3060」碳排放目標下,能源領域將迎來重大變革。
  • 美國|波特蘭水泥協會通過為水泥和混凝土行業制定碳中和路線圖,進一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隨著PCA成員繼續降低其業務和產品的碳強度,PCA將在2021年底前制定路線圖,以助力其成員公司在2050年前實現跨具體價值鏈的碳中和。美國各地的工業、環保組織和地方政府正越來越多地致力於減輕氣候變化的影響,創造一個更可持續的未來,這一路線圖將水泥和混凝土行業定位為建築行業的領導者,在全國範圍內提供更清潔、更綠色的基礎設施。
  • 【JIE精選】長途運輸中能源載體的技術生態分析
    使用同一個模型,計算滿足每種概念所需能源和基礎設施的投資最小值。從井到輪的分析考慮了源頭和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以比較全電動汽車和傳統的內燃機汽車。儘管電氣化道路提供低二氧化碳排放,但對新基礎設施的投資是其最大缺陷。柴油混合動力是減少碳排放和降低成本之間的最佳平衡。氣候變化是21世紀最大的挑戰之一,需要大幅減少溫室氣體(GHG)排放,以將氣溫上升控制在最低水平。
  • 國家行動、地方開跑,劍指雙碳目標
    壹  ||  在2020年12月中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碳達峰、碳中和作為2021年要做好的八項重點任務之一
  • 大唐碳資產:把握碳權,做碳中和先行者
    2020年9月15日,在諸多行業媒體代表的共同見證下,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為國際濟豐包裝集團頒發碳中和證書,標誌著濟豐包裝與大唐碳資產有限公司的碳中和合作順利達成
  • 【一期一文】中國碳足跡和水足跡的異同
    圖6 1990-2010年中國虛擬水的主要流動行業: (a)中國進口虛擬水(VWI); (b)中國出口虛擬水(VWEE); (c)國內生產的虛擬水       在中國26個行業的進出口行業中,碳足跡主要集中在重工業,其次是交通運輸業,「電、氣、水」產生的碳排放所佔比例最大。
  • 你知道「碳匯」嗎?
    政府分配給企業碳配額,企業被分到多少碳配額,就可以排放多少二氧化碳。一年之後,如果企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超出了配額,那麼就需要從碳交易市場上購買。而企業在這一年之中減排的二氧化碳的量就是企業的碳信用額。就像上面所講,如果企業達不到標準,二氧化碳排多了怎麼辦?可以向其他配額沒有用完的企業購買啊。但這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方式,要真正的達到碳減排目標,就需要根源上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 中國成為最大可再生能源生產國 碳排放量持續降低
    國際能源巨頭BP集團(英國石油公司,下稱BP)在上海最新發布的《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顯示,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不包括水電)同比增長了
  • 我看2017丨史丹:能源投資將助力能源行業實現轉型升級
    首先是國家政策引導,無論是助力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還是推動低碳行業的發展都符合國家大的發展方向;其次是能源投資也將符合市場的需求,傳統能源的需求在減緩,新的綠色低碳能源的需求在增加;第三則是能源投資也要看最後的獲益情況,這對投資來說是一個主要的動力
  • 湖州:碳排放線上精準監測
    碳排放監測平臺日前正式上線,該平臺由湖州市生態環境局和國網湖州供電公司聯合研發,在線緊盯湖州重點用能企業,實現全市分區縣、分月度的碳監測、清潔能源減排監測、碳排放預測、減碳決策建議等功能,精準護航綠色低碳發展。
  • 環保英語:Carbon footprint 碳腳印?
    衍生詞:Carbon monoxide 一氧化碳 methane 甲烷 greenhouse gas溫室氣體 nitrous oxide一氧化二氮碳足跡的計算公式那怎麼計算碳足跡呢,一般情況下,由於多種因子相互作用的過程複雜,碳足跡是不能精確計算的,因此目前的計算方法是使用100年全球升溫潛能值(GWP100)把碳排放換算成的二氧化碳當量計算出來的
  • 發達國家的企業紛紛給自己的產品貼「碳足跡」標識,深圳企業還不跟上?
    企業產品碳足跡與低碳產品認證培訓現場張文秘書長出席並講話       據悉,由於氣候變化問題催生出的綠色商業模式正在成為國際的主流,而且隨著世界各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深入,企業作為節能減排政策的實施主體,對其產品或服務進行碳足跡評價自然而然地被推至風口浪尖
  • 改變生活方式,減少碳足跡 | 地道英語
    整個夏天我一直在用空調,都沒停過。我的碳足跡一定很大。 Martina has the highest carbon footprint of all her colleagues. She drives everywhere, flies every weekend, and eats nothing but red m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