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特輯 | 戴了這麼久的口罩,你知道應該多久換一次嗎?

2021-02-23 四川文化傳媒職業學院

1.口罩受潮時。

2.口罩內有異味時。

3.呼吸阻力明顯增加時。

4.口罩有破損或損壞時。

5.口罩與面部無法密合時。

6.口罩受汙染(如染有血漬或飛沫等異物時)

1、口罩拉到下巴。口罩戴得久了,不少人習慣把口罩拉到下巴處,露出口鼻,特別是逛商場、就餐時。疫情期間,環境中可能有懸浮的病毒。脖子和下巴是病毒暴露區域,將口罩拉到下巴,口罩內層會受到汙染,將口罩戴回口鼻時,增加感染病毒的風險。

2、有完全貼合面部。口罩和臉之間留有縫隙,人在呼吸時,氣流會流向縫隙。日本MBS電視臺這檔節目讓一位女士戴口罩,不貼合面部。醫生使用特殊設備,測量口罩外側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有多大機率從縫隙進入口罩內側。

   正確做法:戴口罩時按一按鼻子,貼合整個臉部。佩戴口罩必須遮住全部口鼻,金屬條緊貼鼻梁,上端在眼眶下面,下端覆蓋下頜。

3、摘口罩時碰到口罩外側。我們通過口罩阻擋了飛沫,如果用手直接從外摘下,相當於打開了接觸傳播的通道。手可能會被口罩外側汙染,如果再忘記洗手,去摸鼻子揉眼睛,病毒就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人體。

    正確摘口罩的方法是通過掛繩取下,摘完口罩要洗手,沒有洗手條件時最好先不摘口罩。

4、口罩用酒精噴灑。將口罩高溫蒸煮,或是用大量酒精噴灑,看起來像是消毒,其實這些方式專家都不認可,反而會浪費口罩。北京急救中心培訓中心主任陳志表示,口罩能防護病毒,是因為病毒會伴隨液體飛沫形成小顆粒,附在口罩上。用酒精噴灑口罩表面,酒精揮發時會將裡面的水分一起帶走,再使用時,被分離出來的病毒有可能被吸入。

5、口罩戴反了。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一般有三層,外層阻水,中層阻隔微粒,內層吸溼。如果口罩戴反,阻水的外層朝內。呼出的水蒸氣無法透過,戴一會兒口罩溼了,就喪失了阻擋作用。雖然這個錯誤發生的概率很小,但是也要注意。

面對疫情

我們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在疫情好轉的情況下

也要記得戴好口罩

認真遵守各項防疫措施

相關焦點

  • 遊泳池的水,多久換一次?
    泳者多了,水質當然就難於保證,那麼泳友就會問,遊泳池多久換一次水,我就反問他們,你印象裡泳池該怎麼換水呢?他們說,當然是放空了再灌滿咯!要知道,泳池若是經歷一次徹底的換水,可能需要兩三天的漫長等待,換水期間還要清潔池壁,重新加消毒液、清潔劑等等,這就意味著場館要做好停業三天以上的準備。對於任何一家正處旺季的遊泳館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損失。那麼他們到底是怎麼換水的呢?
  • 距離你下一次回家,還有多久?
    明天就是冬至了,這個本應該跟家裡人一起過的節日,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漂泊異鄉,忙於學業,外地出差,工作繁忙等)許多朋友不能和家人一起吃餃子了!(小意就是,嚶嚶嚶~註定只能當一隻孤單的小松鼠了!)上周,小意在微博@意林雜誌 上發起了一個話題:你有多久沒回家了?距離你下一次回家還有多少天?今天小意打開一看,看到了許多跟小意一樣很久沒回家的朋友,在這寒冷的冬天!
  • 防霧霾的口罩,您戴對了嗎?
    應對霧霾,大多數人第一選擇都是口罩,那麼,選擇什麼類型的口罩效果會好一些呢?您戴對了嗎?這個不太清楚,我感覺網上買的看是防霧霾的就買了。我也不知道,我感覺隔住就行。我不清楚,你戴這個口罩你覺得?就是防寒防汙染,有作用嗎?我也不知道,有一點吧。
  • 淨水器濾芯多久換一次,其中的門道竟然這麼多
    那麼淨水器濾芯多久換一次?有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呢?下面就一起來聽聽內行人的說法。使用周期看材質和供應商,複合式濾芯壽命長不同材質的濾芯,更換周期是不同的。比如PP棉材質濾芯一般使用的周期為3-6個月。超濾膜濾芯一般使用的周期為1~2年。顆粒活性炭濾芯一般使用的周期為9~24個月,RO膜濾芯一般使用的周期為1~2年。
  • 《好可惜》:這麼久了,我還是會想起你
    ,這次當我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激起了無數曾經的回憶,聽著聽著,不知不覺眼眶已經溼潤了,沒想到,這麼久了,我還是會不知不覺想起某一人……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以為時間可以讓人忘記一切,我以為經過了這麼久,已經忘記了那個曾經愛的人,可是原來一直都沒有忘,只不過是藏在了心底而已,有時候依然會想起,不過我真的放下了,放下了曾經的那份執著,過去終究只是過去,也沒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至少我們曾經愛過
  • 口罩戴法「五花八門」,你戴對口罩了麼?
    口罩戴法五花八門!口罩用錯,等於沒戴!
  • 「汽車口罩」你用對了嗎?
    現在你有沒有這種感覺,口罩戴習慣了,偶爾出門忘記戴,就感覺是在「裸奔」趕緊轉身回去拿。雖然疫情已經基本穩定,但是一個個境外輸入病例警告我們,除非疫苗研製成功。否則千萬不能掉以輕心。答案是肯定的,當然,不同的濾芯也和我們戴的口罩一樣,分為不同的過濾級別。
  • 「亞洲人才戴口罩,這是他們專利!」 澳媒報導看呆了,雪梨再現歧視標語!
    口罩是「亞洲特產」的,那疫情爆發是「澳洲特產」嗎?
  • 抗霾女神柴靜 喜歡把口罩反著戴?
    當然,這條八卦也不是那麼無聊,其中有不少無心插柳的亮點。比如片中男女主角兩位戴的口罩就讓手冊看得大跌眼鏡。先說說柴女神老公趙嘉戴的口罩。顯然趙先生並沒有因為自己妻子是防霾達人而對口罩有更深入的了解,以至於他選擇了這款曾經被手冊點名的英國產Respro面罩。
  • 【吃驚】麥當勞、肯德基配餐不戴口罩 吃貨們知道嗎?
    武漢市民劉女士就反映,說她看見中南路的一家麥當勞餐廳裡,後廚配餐員工全部不戴口罩,讓她非常憂心這樣的食品安全問題?那麼這是個例還是普遍現象呢?由於操作間屬於半開放式,可以清楚的看到後廚的幾名工作人員都沒有佩戴口罩。一位炸薯條的工作人員也沒有戴口罩。另一位配餐的工作人員既沒有戴口罩,也沒有戴手套。在付家坡的一家麥當勞店內,操作間內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沒有戴口罩,也沒有顧客對餐廳工作人員的行為提出質疑。
  • 口罩反戴派,實乃無腦
    昨天,義大利國力黨議員馬特奧•奧索戴著口罩進入議會,受到質疑後發飆的視頻在中國火了一把。最近幾天,隨著全球疫情形勢日趨緊張,公眾需不需要戴口罩成了一個有爭議的話題。主戴派,堅持戴口罩可以防止傳染;反戴派,認為口罩是給病人戴的,不是給健康人戴的。一些義大利媒體報導此事時,仍諷刺馬特奧。
  • 春節出門遊玩,戴口罩的這些「小動作」要不得,看看你中招了嗎?
    春節期間,天氣以晴好為主,出門遊玩也要做好防疫,我們仍然要做好自我防護,特別是口罩不能摘!不過,小編注意到,不少小夥伴口罩是戴了,但有很多不經意的「小動作」,這些都會使病毒趁機侵襲!今天就幫大家梳理幾個易被忽視的「危險動作」,看看你中招了嗎?口罩戴久了,很多人會把它拉到下巴處透氣。
  • 冬季戴口罩的三個注意事項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因為冬季寒冷,所以會經常地選用口罩,這樣可以避免風寒而且也有利於調節自己的呼吸系統,避免造成霧霾,導致呼吸功能下降,平時大家需要儘早了解口罩的選擇,冬季戴口罩的注意事項都有哪些?大家應該注意全面了解。
  • 你戴的口罩防霾麼,用加溼器試一下,你就知道真相了
    點擊關注健康第一線,你的健康守護者。最近霧霾天氣不斷,不戴口罩都沒法出門。可什麼樣的口罩才真正的防霧霾呢?你不需要去研究PM值,也不需要認識什麼是醫用口罩。有一個好方法,很容易就能找到真正的防霧霾口罩。用加溼器噴霧驗證法,能夠幫你輕鬆選出真正的防霧霾口罩。接著看下面的小實驗吧。
  • 你在外面這麼汙,你爸媽知道嗎
    你覺得你爸媽什麼都不知道嗎? 你和男朋友在外面租房子住你一個月和女朋友開房錢就上千你吃優思明成了日常習慣你用保險套用到可以張口就是這個那個的測評你抽屜裡藏著一摞驗孕試紙你柜子最深處壓著你給女朋友買的空姐服你的手機桌面有陌陌探探blued你的電腦分類清清楚楚:歐美、日韓、國產你的漢庭會員卡已經升級到鉑金
  • 加拿大郵政人員呼籲:消毒郵箱 看好你的狗‖現在究竟要不要戴口罩?傳染病專家這麼說
    傳染病專家這麼說無憂目前安省和加拿大的病例與日俱增,加拿大首席公共衛生官譚詠詩(Dr. Theresa Tam)周日發出警告,未來的一周至關重要。政府採取的一些措施,尤其是自我隔離以及保持社交距離的政策,是否有效果,下周基本可以看出端倪。顯而易見,這一周會是病例爆發期,也是傳染的高峰期。但在這非常時期,究竟要不要戴口罩就成了一個問題。
  • 5個徵兆,顯示你在臺灣生活得夠久了
    身為臺灣人,你知道臺灣人的日常生活是怎樣、在外國人眼中又是什麼樣子嗎?
  • 日本人為何喜歡戴口罩?
    其中預防生病而戴口罩的人不少,但也有很多為了遮住臉戴著口罩安心的人。戴上口罩後無從知曉表情,也很難判別在想什麼。給人難以接近的印象,得以拒絕和他人接觸。還有,戴著口罩的話別人不知道這個人是誰。自己對自己沒有自信,也不想被周圍注視,這麼想的人也會通過戴上口罩消除自我的存在感,逃避他人的視線。
  • 戴口罩出門被罰款?可能是假警察!健康原因戴口罩不犯法
    不知大家有沒有看近期發生在法國的一則新聞:在法中國籍留學生由於在公共場合佩戴口罩,被當地警方以違反《禁蒙面法》為由處以150歐元的罰款。除此之外,還有個別旅法僑胞反映,有不法分子假冒政府防疫人員進入僑胞家中實施搶劫。
  • 醫用口罩能防霾嗎 如何選擇霧霾口罩
    霧霾天出門會讓我們的肺部等器官嚴重受損,因此,戴口罩是一個最佳的選擇。那麼你知道什麼情況下需要口罩,口罩怎麼來選擇嗎?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什麼情況下需要佩戴口罩  霧霾極其嚴重的情況下,能見度小於1千米,一般肉眼直觀就能判斷出門應該戴口罩了。不過當肉眼無法判斷時,其實可以根據PM2.5的指標來指導我們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