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新一年的開始,在農作意義上是播種的季節。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想要什麼樣的生命狀態,就要種下什麼樣行為的種子。
農耕時代,有兩個人,窮到家裡一粒糧食都沒有了。兩個人一起跪下祈禱神明,賜我溫飽。
神明答應了他們的請求,每個人賜予了一鬥糧食,並告訴他們,這鬥糧食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神奇法力。
第一個人回到家中,把滿滿一鬥糧食交給老婆:「快做好吃的,以後再也不用發愁了,這鬥糧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呢。」
老婆歡天喜地的把糧食放到穀倉中,從此,這家人過上了飽腹終日、無所事事的幸福日子。
另一個人回到家,連夜從鬥中倒出一些糧食,一粒一粒的篩檢。最飽滿個頭最大的糧食放到一邊,有點乾癟的個頭小的糧食交給老婆,讓她用這些煮飯。
第二天早晨,他抱著那些篩檢出來的顆粒飽滿的糧食來到地裡,一顆一顆的小心翼翼的種下去。
從春到秋,轉眼就是半年。
收穫的季節到了,第二人撒下的那些糧食,在廣袤肥沃的土地上變成了果實纍纍的莊稼。他歡天喜地的收割莊稼,家裡的穀倉很快被裝了個滿滿當當。
他又重複原來的動作,從穀倉中篩檢出顆粒飽滿、個頭較大的糧食,珍藏起來,作為第二年的種子。
而另一個人抱著空蕩蕩的糧食鬥憤怒的詰問:神啊,你不說這鬥糧食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法力麼,為什麼,為什麼剛剛半年,就什麼都沒有了!
兩個人,同樣的種子,卻有了天壤之別生命狀態,原因是什麼?
作為旁觀者,所有人都能看出這兩個人命運不同的根源所在:一個懂得播種,一個連為自己留一顆種子的智慧都沒有。我們能夠看懂別人,卻很少有人能夠觸類旁通的看到自己。
同樣一顆種子,到了不同人手中,結局千差萬別。不明的人把這種千差萬別叫做命運,其實,哪裡有什麼命運,每個人的一生,時時處處,都是自我選擇的結果。
你選擇怎樣對待這顆種子,是播種還是荒廢;是著眼長遠還是急功近利;是特意找一方沃土播種,還是把它隨便扔進貧瘠的土地;是播種之後晝夜不息的守護,還是把種子扔向大地就置之不理……
所有的過程,都是你自發自主的選擇。
你選擇什麼,便創造什麼。
你創造什麼,便擁有什麼。
在這播種的季節裡,願我們惜時如金,播種下勤奮、幸福與財富的種子,相信必將達成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