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大陸人」是誇獎?臺灣人眼裡大陸人竟是這樣子!

2021-02-13 一家兩岸

看完的確有些沮喪,以我這個道地的武漢人看來,武漢人的變化已經挺巨大了。

地鐵、公交車上,讓座成為常態,被讓座的人回「謝謝」成為常態;街上扯皮吵架的人少了,偶爾吵得厲害的,竟能成為新聞上電視了,間接說明,這屬少數行為;與同一辦公室的兩位幾十年煙齡的男同事,開始不在室內抽菸了,實在想抽,走到辦公室門口…..

很多類似這樣的小變化,讓人心裡暖暖的,用心體會這座城市的變化,還是蠻有信心的。

臺灣人對「大陸人」的印象,好象一直是負面印象為主,好吧,如果單看這次小調查的結果,全都是負面好不好?就算是「有錢」這個聽似中性的印象,語氣背後,也包含了「財大氣粗」這個不太中性的意思。有位先生就以好逸惡勞、好高騖遠兩句成語來描述這些「有錢的大陸人」,充滿對「大陸土豪」的鄙視,總覺得,那些鄙視之外,多少也有些羨慕、嫉妒、恨鐵不成鋼的複雜心態在其中吧。

當然也必須承認,他們所批評的這些現象,確實依然存在著,有時候還是挺誇張地存在。記得一次逛菱角湖萬達廣場時,有位婦女帶孩子直接蹲在商場的走道裡便便,路過的人無不皺眉搖頭。我走過去提醒她不遠處就有洗手間,她不肯走,說孩子來不及了,「可這是商場呢,來來往往這麼多人」,很為難,但必須勸阻,這是一位執拗的母親,操著鄉音,漲紅了臉,卻沒有起來的意思,最後是孩子為我倆的尷尬解了圍:有陌生人站在旁邊,他大不出來。母親嘴裡不斷地嘟囔,抱怨城裡人欺負鄉下人,但還是牽著孩子,跟著我進了洗手間。

她們的行為不妥,但自己並沒有意識到,在她們生活的那片土地上,孩子就是這麼「方便」的。城鄉文化與生活習慣存在差異,這並不能怪她們。

武漢是一座包容的城市。這些年的發展,城市裡湧入了很多外來人口,他們大部分從省內小城、小鎮而來,受教育程度不高,承擔著城市建基、環保等一些基礎性的工作,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建設、美化著城市,收入不斷提高,慢慢在這座城市安頓下來,成為武漢市的「新移民」。與沿海發達城市由高收入、高學歷精英人群構成的「新移民」相比,他們對城市文明的認知程度略低,他們來自更廣闊的土地,他們身上更少些束縛。按他們的說法:「我們散淡慣了」、「沒車為什麼不能過馬路」?

過去有一段時間,我們把他們「獨特」的生活習慣當成笑話來講,卻少有人提醒他們,給他們一個善意的示範。有時候想,臺灣人看「大陸人」,會不會也是這種心態?

然而嘲笑與批評並不能帶來進步的。也許,我們可以多做一些正面的引導?遇到不合適行為,多一些善意的提醒,多一些耐心的教導,相互幫助吧!也許步伐不一定快,離大家所期盼的樣子還有差距,但一步一步地,朝著正確的方向,如果一年、兩年內還看不到改變,那麼就用五年、十年來累積,我們一定能看到不一樣的大陸與臺灣。

相信那時候,再也不會聽到「你一點也不像大陸人」這麼爛的「誇獎」!

相關焦點

  • 臺灣人為何不想到大陸生活?臺灣妹子說大實話,大陸人也這麼想?
    可不知小夥伴們發現了沒有,就是臺灣人為何不想到大陸生活?臺灣妹子說出大實話,大陸人也這麼想?
  • 臺灣人在大陸的第四天,感覺很幸福
    來談談,到廈門的初感受吧。這幾天的感受是……車好多,人也好多!最重要的是,大陸的司機都好像在開賽車一樣,各種飄移,各種跳躍。可能是廈門在修捷運的關係吧,地面坑坑窪窪,坐公車跟坐過山車一樣刺激,差點就把我摔倒了,幸虧男神把我拉住,不然全車的人都看我了,好丟臉!不過,廈門的公車車費超級便宜,跑幾十公裡的路程也就兩元人民幣,這可能是大陸國營企業的好處吧。
  • 柚語音丨大陸人眼中的臺灣人&臺灣人眼中的自己
    要了解實際的臺灣人是怎樣,當然要聽聽臺灣人自己怎麼說啦!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臺灣人,在我看來,臺灣的生活步調較慢,我們說話的語速也比較慢。與大陸同學接觸之後,我發現很多大陸女孩子因為臺灣偶像劇的關係,對臺灣人都有著比較美好的幻想,覺得女生講話都是嗲嗲的,像在裝可愛、撒嬌,男生比較柔,缺乏陽剛的特質。
  • 大陸流行語傳到臺灣,已完全融入臺灣人生活!
    臺媒最近報導稱:臺灣人最近越來越愛追大陸影視劇看懂簡體字、使用「大陸用語」
  • 大陸遊客逛英國的照片,讓臺灣人不敢相信…
    謝金河表示,大陸遊客在Outlet出手又快又準又狠,每個人都是大包小包,他看到一位說普通話的大叔因為買太多帶不走,只能在椅子上等待朋友「救援」,這讓他想到一句話:有錢就是任性! 謝金河稱,整個Outlet有130家店,在此的大陸觀光客估計超過6成,仿佛是在大陸的城市買東西,這裡不但價格吸引人,還可以直接退稅。
  • 四十歲臺北人,留臺灣還是去大陸工作?
    工作基本上還可以(家庭年收入約 180 萬臺幣,不太需要加班),有房有車(無貸款),沒什麼經濟壓力。最近有大陸的 head hunter 找到我,說要幫我推薦到大陸東南沿海某大城市的某企業工作,能不能成是另一回事(薪酬查了一下,同集團其他事業群在大陸人力網站開的類似職位,待遇是寫一年 35~50 萬人民幣),但我也乘機研究了一下大陸的人資議題(薪酬結構丶五險一金丶個所稅丶人力網站丶就業合同法丶臺商臺幹問題等等),就算沒談成,也算有充實相關知識吧。
  • 罵大陸人426的臺灣女模,又被請到大陸拍戲了,竟然還演…
    【觀察者網綜合】今年9月,臺灣模特史黛拉(stella)被曝邊在大陸參加車展,邊罵大陸人426(
  • 大陸人買不起 iPhone8?臺灣還真有不少人信了!
    雖然這篇報導很快引起中國大陸很多網友的詼諧調侃,紛紛表示 " 又想騙我買 iPhone",但在臺灣,媒體卻真的以為發現了 " 茶葉蛋 ",還趁機又挑撥了臺灣和大陸的關係。這家媒體,就是我們多次給大家曝光過的臺灣低智商人群最愛看的臺獨報紙 " 自由時報 "。那麼,接下來大家先來 " 欣賞 " 一下報導原文吧:
  • 來廈門工作的臺灣女子在臉書辱罵大陸人,被公司開除
    近日,有網友爆料,一名在廈門工作的臺灣女子在臉書上花式罵大陸人,稱「福建人難搞」、「北方大媽可怕」、「俗爆了」
  • 臺灣專家:大陸人很窮,買不起我們的車!
    說著就低著頭邁進了門檻,往往我母親就會接上一句:「是因為你長的高了,俺這門容不下你。」不知是表揚,還是批評,總會引來一陣陣笑聲。假如堂叔到我家進門時不低頭,必然就會碰著頭,自己造成了小痛苦,別人也跟著不自在,哪還有低著頭走進去換來的那種歡笑?記得前些年我到石林、桂林遊覽時,遇到了一個個美麗自然的石洞,洞口都比平常人低,奇特的造型充滿了神秘和誘惑,這就是需要我們低頭的時候。
  • 臺灣人最想買的大陸產品大揭秘
    柚子這就為你揭秘「陸代」商機😎我猜你一定知道第一個是辣條姜仔:從本科時候碰到交換生朋友他們就推薦辣條,說辣條是大陸人童年的記憶。我聽起來感覺是一種很辣的東西哈哈哈,我比較怕辣就一直沒敢吃。後來有次還是嘗試了下大陸同學送的衛龍大麵筋,覺得還有一絲絲甜,還挺好吃的!
  • 連續兩起小孩101大樓小便事件 大陸人?臺灣人?
    【事件發展】10月19日,臺媒大肆報導陸童在臺北101大樓鼎泰豐撒尿事件①。10月20日中午,臺灣中視又報導一起「陸童101大樓香港茶餐廳撒尿」事件②。10月20日晚上,臺灣中視更正:在101大樓香港茶餐廳撒尿的是臺灣小孩。
  • 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笑爆了!
    臺灣省一檔電視節目播出後引發熱議,受訪民眾坦言瞧不起大陸同胞,並諷刺大陸同胞吃不起茶葉蛋!
  • 臺灣「雙11」爆買大陸貨,有些人急眼了.......
    臺媒稱,今年臺灣民眾利用「雙11」大量購買大陸電商的商品,以京東商城為例,11月前十天台灣買家金額較去年同比增長逾5倍,而最會買的城市前三名是新北市、臺北市和臺中市。買得最多的商品是計算機數碼和手機通訊產品。「雙十一」在臺灣火爆到什麼程度?
  • 大陸遊客逛英國的照片,讓臺灣人有點懵,不敢相信…
    謝金河說大陸遊客在Outlet出手又快又準又狠,每個人都是大包小包。謝金河稱,整個Outlet有130家店,在此的大陸觀光客估計超過6成,仿佛是在大陸的城市買東西,這裡不但價格吸引人,還可以直接退稅。此前,臺灣旅遊業不景氣時,臺灣三立電視臺曾稱「1個德國觀光客是17個陸客來臺灣的產值」,把臺灣旅遊業的問題都甩鍋給大陸。
  • 大陸人認為臺灣很窮?臺灣歌手直播剪壞名牌衣服「炫富」,反而遭到吐槽……
    當然,不到大陸發展本身頂多是個人選擇,但以剪衣服摔相機這種極端行為表達對大陸的「抗議」,就真的讓廣大網友一臉黑人問號了。而謝和弦另類「炫富」的原因,竟然是「有些大陸人覺得臺灣很窮」,這簡直就是「槽多無口」。
  • 臺灣姑娘到大陸,見大陸人坐公交晃下手機上車,以為公交不要錢
    ,這主要看這個地區是否一直都在向前看。這同樣適用於每個人的身上,不管是在哪個人生階段,其實都是如此。臺灣姑娘到大陸,見大陸人坐公交晃下手機上車,以為公交不要錢。臺灣的人其實就是一直在往後看,並沒有向前看。
  • 大陸人認為臺灣窮?臺歌手剪衣物摔相機炫富"抗議"
    還記得之前那位放言稱「不到大陸撈錢」的臺灣歌手謝和弦嗎?當時無數大陸網友回懟「這是誰啊戲真多」。
  • 臺灣,香港管我們大陸妹子叫「大陸妹」「北姑」
    這事不提,席間他跟我聊到去臺灣吃飯餐廳有道菜叫「大陸妹」,還有去香港跟本地人接觸他們會叫我們大陸姑娘「北姑」。他覺得很不爽,我們大陸現在這麼有錢了,去消費還要歧視我們。罵了港澳臺十萬隻草泥馬。很多年前我在香港的時候,確實很多香港人管我們叫「大陸仔」「北姑」什麼的。很多年沒去過了,原來還是這樣子。
  • 臺灣「磚家」逗樂網友:大陸人連榨菜也吃不起了
    臺灣著名談話節目《關鍵時刻》最新一期節目中,財經專家黃世聰發表了一番「高論」,逗樂一眾大陸網友。「大陸人吃泡麵一定要配榨菜,但最近一段時間他們連榨菜都吃不起了……」《關鍵時刻》是東森新聞臺制播的節目。8日播出的節目中,主持人劉寶傑和財經專家黃世聰在節目尾聲處,以「大豆之戰」討論中美貿易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