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垃圾降解需要幾百年

2021-02-08 人民資訊

受訪專家: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教研室副教授 趙金鐲

數據顯示,中國人均日產垃圾1.2公斤,並且每年遞增10%。這麼多垃圾如果處理不當,會對水源、土壤、大氣等造成嚴重危害。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教研室副教授趙金鐲告訴記者,生活垃圾品種不同,在自然界降解所需的時間也不一樣,其降解速度與垃圾組成成分、環境溫度、溼度、酸鹼度,以及容納垃圾的土壤中的微生物有關。但無論如何,大多數垃圾自行降解的難度驚人,有的甚至需要幾代人的時間。

一般來說,生活垃圾除果皮、剩飯、觀賞植物等的降解時間較短外,其他垃圾自行降解的時間都很長。比如,香菸需要2年的時間降解;大衣等厚重的羊毛衣物需要5年;易拉罐、汽車輪胎、運動鞋、泡沫紙杯、皮製品等一般需要50年,經過化學處理的皮製品甚至可存在80年;鋁製飲料罐需要200年左右,而且它們對小動物來說也很危險,因為它們可能會爬進去,卡在裡面;塑料瓶的降解大約需500年;玻璃罐和玻璃瓶需要200萬年,因為玻璃主要由矽製成,這是地球上最穩定、最耐久的礦物質之一,電池等電子產品甚至需要更長時間才能降解。

這些不能降解的垃圾已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窮隱患。海洋垃圾帶上,漂浮的是需要數百年才能降解的塑料購物袋、塑料瓶、鋁製易拉罐、魚線等,海洋動物最容易因誤食它們而死亡。我們吃下的海鮮中,很可能含有來自垃圾的毒素,或者是殘留的塑料碎片。即使垃圾被順利降解,也不意味著「安全」了。許多垃圾降解後產生的物質有毒性,並且會長期留存在環境中,造成汙染。例如,電池的金屬外皮分解後,內部的氯化鋅、鉛、水銀和鎘等化學物質就會外洩,汙染環境;部分塑料降解會產生有害物質,而難以降解的塑膠袋等如果只是被簡單填埋,會破壞土壤結構、阻隔水分,導致土地不能正常「呼吸」,植被難以生長。趙金鐲呼籲,除了依靠政府監管、做好垃圾分類,我們每個人都應加強環保意識,並且落實到生活的每個細節中去。▲

相關焦點

  • 各種垃圾降解時間知多少?
    紙巾、紙袋、報紙等降解需要一個月。這些物品的降解速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們的降解方式。例如,被埋進土中的紙巾的分解時間比暴露在空氣中的紙巾要長得多。香蕉皮、硬紙板等降解需要兩個月。如果天氣較冷的話,香蕉皮的降解時間可能還要更長。T恤等棉質衣物降解需要六個月。在所有織物中,棉織物是最容易生物降解的。
  • 海洋塑料回收瓶、可降解垃圾袋,「地球日」我們在行動!
    今天是"地球日",而今年的主題正是「減少塑料」,一起來做少垃圾、零垃圾的減塑達人吧!為此,星球糙米家給大家準備了幾款環保產品,還有全場的滿減活動哦。垃圾袋所選用的材料是100%生物可降解的,在盛放廚餘垃圾過久的情況下,會因微生物大量滋生,加速袋子降解。建議您盛放廚餘垃圾或瓜果皮時,要在24小時內處理。
  • 「你是什麼垃圾?」——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
    眼前的溼不是溼你說的幹是什麼幹……最近,上海已開始推行垃圾分類,上海人已經被「搞瘋」,各地網友幸災樂禍者有之,高瞻遠矚提前學習者亦有,然而當大家把目光聚集在「垃圾」上時,有熱心網友提出疑問:「分好的垃圾依然裝在普通塑膠袋裡,這會不會不夠『綠色』?」
  • 可降解塑膠袋,有必要買嗎?一文了解這三個垃圾分類問題
    如何讓垃圾分類更簡單方便、可執行?能夠說分就分想分就分,是很多朋友關心的問題。針對這些疑惑,來聽聽專家的解答。
  • 明年1月1日起,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禁用
    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提出自明年1月1日起,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餐飲打包外賣服務以及各類展會活動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 四色環保垃圾袋上市|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
    ,這就是新區平房片區駐區企業黑龍江鑫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它的面市可以更好地助力垃圾分類工作。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生物可降解塑膠袋使用生物基材料製成,可在一定的條件下被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如細菌、黴菌和藻類等分解為低分子化合物,由於生物全降解塑料在堆肥的過程中使全降解塑膠袋產品穩定性下降,最終逐漸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被土壤和植物所吸收
  • 新區平房片區企業生產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
    日前,新區平房片區駐區企業黑龍江鑫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利用自身技術優勢,研發生產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工作。據悉,生物可降解塑膠袋使用生物基材料,具有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原料可再生等優勢,不僅可從根本上解決白色汙染問題,還可大量減少石油消耗,緩解石化資源壓力。
  • 可降解垃圾袋是不是不用破袋?為什麼要破袋?
    可降解垃圾袋是不是不用破袋?為什麼扔垃圾時要破袋?連日來,北京日報記者在採訪垃圾分類時發現,不少市民仍未養成「裸投」(將廚餘垃圾倒進桶內,隨後將垃圾袋投入其他垃圾桶內)的習慣。究其原因,不少市民認為,「圖方便,我使用的是可降解塑膠袋,應當可以和廚餘一起降解吧?」事實果真如此嗎?
  • 如何區別塑膠袋是否屬於可降解塑膠袋?
    不可降解的塑膠袋需要200年才能將其降解。可降解塑膠袋一般一年內即刻分解,這是可降解與否最重要的一個區別了!跟隨佰佰安全網小編一起去看看詳細區別!
  • 現在超市購買的垃圾袋可以降解嗎?
    以目前的市場和行業現狀來看,超市購買的垃圾袋「絕大多數」是不可降解的。為什麼會這樣?可降解垃圾袋的生產成本是普通垃圾袋的5倍,再加上能生產可降解垃圾袋的廠家也不多。忽略中間商的「層層利潤」,可降解垃圾袋到終端用戶手中,成本也會比原來高出不少。
  • 綠色和平呼:必須停止生物降解熱潮,優先發展源頭減量、可循環替代方案
    央視記者採訪了北京、上海等多地垃圾分類主管部門,他們認為,把可降解塑膠袋扔到廚餘、可回收等垃圾桶裡都是錯誤的做法,可降解塑膠袋應該放進標註其他垃圾的垃圾桶中。專家解釋,之所以不能直接跟有機物混合在一起,是因為可降解塑膠袋的降解過程和目前垃圾處理能力之間並不匹配。
  • 垃圾分類我知曉——其他垃圾
    Q1:家庭廢棄的土培植物算是其他垃圾嗎?投放前,首先應將土、盆、植物分離,培養土可重複利用或用於小區植被綠化,植物作為其他垃圾,盆再根據材質進行分類投放。Q2:「口香糖是什麼垃圾?」 這絕對是最容易出錯的問題之一了。
  • 那一天,人們想起了被垃圾分類支配的恐懼
    俗話說得好:「垃圾不分類,親人兩行淚。」畢竟,上海人已經被垃圾分類逼瘋了。有人說,既然垃圾分類這麼難?為什麼還要這麼耗時耗力的實行呢?據資料顯示:我們每人每天在不知不覺當中就產生1.2公斤垃圾;拿杭州市來說,杭州市現在一天的垃圾生產量三到四年就可以把一個西湖填滿;從2007年到2019年不到12年的時間裡,杭州已經填埋了1700多萬噸垃圾。
  • 綠色和平呼籲:必須停止生物降解熱潮,禁用「生物可降解」用詞!
    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編者按:當下,包括官方、民間機構和市場主體在內,似乎已經意識到降解塑料行業過熱的問題,有降一下溫的必要,近來輿論關注的焦點落在後端處理上,昨日央視新聞也報導,降解塑料應該作為其他垃圾投放,進而進入焚燒環節
  • 國家發改委首次定義「可降解」
    》通知就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近期重點工作作出6點安排。6點安排包括:1、逐步規範生活垃圾分類類別及標誌;2、大力推行綠色辦公;3、帶頭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4、進一步制止餐飲浪費行為;5、持續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志願服務行動;6、紮實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點建設。
  • 【垃圾分類】廢乾電池屬於其他垃圾 專家為您梳理實用垃圾分類攻略
    隨著冰城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垃圾分類投放中來。針對一些容易被分錯的生活垃圾,記者諮詢市城管局環衛部門專家,為您梳理了一份常見易分錯垃圾分類攻略。  提到廢棄電池,大家就會想到肯定是有毒有害類垃圾。但廢棄乾電池卻是例外。生活中常見的乾電池是利用某種吸收劑使內含物成為不會外溢的糊狀,以糊狀電解液來產生直流電的化學電池。
  • 你以為生物降解塑料就一定環保嗎?
    鑽探石油 在目前市場上或正在研發中的生物塑料品種中,沒有一種比「生物可降解」品種更受關注。生物可降解生物塑料,比如說越來越流行的聚乳酸,正如它們聽起來的那樣:理論上,它們可以在環境中自然分解或被堆肥。這種性能是獨特的,因為今天絕大多數塑料永遠不會分解。
  • 垃圾分類
    一、什麼是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是將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方法進行分類。人類每日會產生大量的垃圾,大量的垃圾未經分類回收 再使用並任意棄置會造成環境汙染。(二)、廚餘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 0.3 有機肥料。(三)、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 過期藥品等,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處理。
  • 「可降解塑料」不能含PP、PE!
    》,對近期重點工作進行了六項部署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標準。逐步規範生活垃圾分類和標識。大力推進綠色辦公。率先停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製品。進一步杜絕餐飲浪費。繼續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志願服務。紮實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點建設。第三個要求是,到2021年底,事業單位應當停止使用《公共機構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名錄》(第一批)中所列的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
  • 創新案例|普通塑膠袋自然分解至少需20年,日本研發海水中1年可降解塑膠袋
    但是也因為塑膠袋難以降解,成為了大自然難以消化的白色垃圾。隨著這幾年外賣、快遞行業的興起,塑料包裝的需求量爆增,所造成的環境汙染日益嚴重。為此國家將「限塑令」升級為「禁塑令」,從明年起,直轄市、省會城市開始,除了保鮮袋與垃圾袋,商場、超市、餐飲店等等場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膠袋。最近日本研發出了一種可以快速降解的塑膠袋,有望改變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