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最光榮 | 村醫胡雪:紮根鄉村26年 用行動守護群眾健康

2021-02-15 多彩金海湖

走進中屯社區衛生室,前來看病的人絡繹不絕,一大早,胡雪就開始忙碌了,到中午時分,還沒來得及吃午飯,她又拿著聽診器、測血壓的儀器開始走家串戶為老年人檢查身體。「你這血壓還是有點偏高,可以適當喝點醋,早上起來適當鍛鍊一下,保持良好心情……」每到一家,胡雪都會根據老人們的情況反覆叮囑他們應該注意的事項。26年來,她總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精心給每位病人治療,耐心給他們護理,胡雪的努力群眾也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到群眾家中為群眾檢查身體

「她為我們好,我們也看得到,有時候看到她端來一碗飯,飯都冷了還沒時間吃,我們就勸她先把飯吃了再看病。」青龍街道中屯社區居民龍琴說。

攙扶病患

胡雪把自己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在病人身上,她盡心盡力地為每一個人服務,但自己卻很少有時間陪伴家人。

胡雪給患者做檢查

「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我從來沒有給孩子開過家長會過,老師甚至問過孩子有沒有媽媽,幸好家人比較支持,好多事情都是爺爺奶奶幫忙,沒有他們我自己也堅持不下來。」胡雪告訴記者,自己有時間去做好工作,離不開家人的理解與支持。

配藥

如今孩子也工作了,自己也將一如既往服務好當地老百姓,胡雪說,「只要他們好,我就覺得是一種滿足,能夠做的就儘量做,一直堅持下去。」

26年如一日,胡雪不忘初心,用行動守護著群眾,為父老鄉親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夫妻村醫」26年的堅守
    1994年畢業後,絲來裡不但自己回到養育自己的故鄉,還帶回了他美麗的女朋友阿佳爾·吐遜買買提一起當了村醫,他們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365天全年無休。後來他們結為夫婦,這對夫婦為鄉親們防病治病,幫鄉親們排憂解難,這一幹就是26年。剛開始當村醫的時候條件很艱苦,村裡沒有衛生室,絲來裡夫婦只能背著藥箱上門服務。後來,工作條件越來越好,他們在衛生室接診病人,騎電瓶車送醫送藥。
  • 好人之城ㆍ戰疫榜樣 |村醫劉振強——堅守山村的抗「疫」先鋒
    沒有可以奔赴武漢抗疫一線救死扶傷的本領,但卻用迎難而上的勇氣、無私奉獻的精神和默默無聞的堅守,為鄉村百姓築起堅實的安全防線,他就是站在農村抗擊疫情一線的村醫—劉振強。       今年44歲的劉振強,從事鄉村醫生工作已經18年了。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他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的前線,守護著蘆洲3萬多鄉親父老。
  • 【惠城戰疫 先鋒事跡】村醫劉振強——堅守山村的抗「疫」先鋒
    ,為鄉村百姓築起堅實的安全防線,他就是站在農村抗擊疫情一線的村醫—劉振強。       今年44歲的劉振強,從事鄉村醫生工作已經18年了。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他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的前線,守護著蘆洲3萬多鄉親父老。
  • 村醫楊從標:拄著拐杖也要守護好鄉親們的健康
    本臺訊(九江廣電全媒體記者 左思思)這些天,在濂溪區新港鎮烏石山村的鄉村路上、農戶家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位身穿白大褂、拄著拐杖、背著藥箱的中年男子蹣跚前行的身影,隨便找村裡的人一問,都知道他是楊從標醫生。
  • 勇於擔當的白衣戰士 雲潭鎮衛生院張劍平在抗疫中用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面對來勢兇兇的疫情,1月25日,張劍平參加完市衛健局召開的疫情防控會議後,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到衛生院,馬上召開全院職工及全體鄉村醫生會議,傳達上級疫情防控會議精神,布置疫情防控工作。同步,成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自己親任組長,吹響了戰「疫」的號角。
  • 我是一顆石榴籽丨行醫46年,他是村裡的「喜來樂」
    在裕民縣新地鄉木乎爾村,63歲的村醫李忠武依然每天堅守在鄉村醫生的崗位上,行醫46年他默默守護著農牧民的生命健康。
  • 這些村醫已納入事業編!
    1月24日,據人民網報導,在福建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上,福建省人大代表、莆田市秀嶼區南日鎮小日村衛生所村醫陳桂林提議:將村醫納入編制。目前大部分鄉村醫生年齡偏大,而且每年數量在減少,部分人口流動大的沿海山區鄉村甚至沒有村醫,同時現有村醫技術水平普遍低下。基於這一現狀,陳桂林代表提出,參照村教解決辦法,將村醫納入編制。
  • 鄉村醫生的鎮店之寶:健康一體體檢機
    近年來國家為了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質量,不惜重金為基層衛生室添制了硬體設備《健康一體體檢機》,從而有效地向小病不出村的目標邁進了一大步,同時讓廣大參合農民親身感受到新農合帶來的獲得感,也給鄉村醫生的技術二、公共衛生工作更好做了       以前搞公共衛生一直是鄉村醫生最煩最惱火的問題,特別是慢病季度隨訪工作,老百姓都不配合,因為在他們眼裡你無非就是量量血壓,沒有多大意思,反正他們也是見慣不為奇,認為你還是沒事找事做。
  • 【人物風採】徐國安:一名鄉村醫生的堅守
    徐國安是東港鄉東港村人,1975年高中畢業後,他發現本村道路崎嶇,村民就醫買藥極為不便利,為了方便廣大人民群眾就醫,立志當一名醫生
  • 潘鳳:一身醫術 一口苗語 守護百姓健康
    安龍縣普坪鎮的鄉村醫生潘鳳,數十年如一日,守護著當地苗族同胞的健康,今天的「貴州脫貧攻堅群英譜·健康衛士」,我們來認識這位苗鄉深處的白衣天使。距安龍縣城40多公裡的戈塘村是一個苗族聚居的貧困村寨,1999年衛校畢業的潘鳳和丈夫在這裡建起了村裡有史以來的第一個衛生室,從此,讓附近8個村的村民有了看病的地方。
  • 汶上縣康驛鎮孟慶見身殘志堅,他用仁心守護村子~
    本報記者 萬德龍他身患小兒麻痺症,依然立志學醫、刻苦鑽研醫術,已堅守在村醫崗位上25年。在疫情防控中,他身殘志堅,用自己最純樸的醫者之心默默守護著村民,奉獻著自己的戰「疫」力量。這就是汶上縣康驛鎮王堂村衛生室醫生孟慶見。節儉的他花4萬多元買了輛四輪電動車「您好,請您測量一下體溫。」
  • 【最美勞動者】吳振東:總是行走在田間地頭的駐村隊員
    原文轉自:陽朔資訊原標題:【最美勞動者】吳振東:總是行走在田間地頭的駐村隊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已經有了近四十年工齡的吳振東,在單位裡大家都喜歡稱他為「東東哥」。「東東哥」1983年從部隊退伍回到陽朔,從事過環衛工作,當過駕校教練,也守過鐵路道班,後來,憑藉在部隊通信連練就的一身本領,投身陽朔廣電事業,這一幹就是三十多年。
  • 千山紅鎮村醫被迫按下防疫「暫停鍵」
    劉振強,今年48歲,23歲從醫,紮根農村行醫19載。他建立了全村村民的健康檔案,踏遍了東南湖村的角角落落,他為整村124戶貧困戶的健康保駕護航。哪家老人有慢性病,哪家的孩子該打預防針,哪個病人的藥吃完了,他都了如指掌。近二十載,他用一顆安民濟世心,換來村民的信任。「他一個人負責兩個村的返鄉人員,共88人。在防疫一線持續作戰了20多天,中間一天都沒休息過。」
  • 守護業主健康,金茂華南在行動
    在最艱難的時刻有無數可愛的人們用他們的勇敢與堅守為我們帶來愛與希望更有無數金茂物業人保衛著我們的家園給予我們戰勝疫情的信心和力量疫情期間網民們都說要跟微信運動步數上萬的好友「絕交」,但有這麼一波人在這個特殊時期奔走在家家戶戶,天天步數上萬,不為別的,只為守護每一戶業主家庭。
  • 傅菁:守護那個不敢說出夢想的鄉村男孩
    2018年5月,她與火箭少女101成員們一同擔任第6季公益星設計的公益明星大使,為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打造愛的藝術夢想包,點燃他們的藝術夢想。站在人群中熠熠生輝的她,如今也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加油月捐愛心大使。她用自己的力量,幫助鄉村小朋友重拾夢想與希望。
  • 為群眾守護一片文化晴空—鎮平縣文旅出版市場聯合執法行動
    在勞動節到來之際,鎮平縣狠抓文旅出版市場的安全生產工作,緊密圍繞履行當前戰疫使命任務,緊扣「4·23」世界讀書日、「4·26」世界版權日等時間節點
  • 愛護環境衛生,守護健康家園 ——湯丹鎮灑海村黨總支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2021年2月20日上午9點,湯丹鎮灑海村黨總支組織開展了「愛護環境衛生,守護健康家園」主題黨日活動,鎮黨委副書記楊超同同志到會指導。
  • 元琛科技 | 致敬每一位勞動者
    勞動創造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奮鬥推動著我們邁向全面小康,讓我們致敬勞動者,奮進新時代。春風送暖花千樹,駿馬揚蹄路萬程。在這個全國人民眾志成城、頑強拼搏,用堅韌和擔當書寫出抗擊新冠肺炎的歷史答卷,為全人類作出中國貢獻的不平凡時刻,廣大勞動者迎來了一個共同的節日——第130個「五一」國際勞動節。奮進新時代,拼搏無處不在。
  • 村醫和海妹:農村疫情防控一線的平凡堅守
    金頂鎮高坪村委會婦聯主席、鄉村醫生和海妹積極配合村委會的工作,深入村民家中給村民普及新型冠狀病毒的相關知識,並及時了解村民的身體狀況。「疫情在前,村醫向前。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國家和群眾危難之時,我必須要衝鋒在最前線。」和海妹說。期間,她定期去返鄉村民家中體檢,了解村民的情況並及時的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