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鋼鋸,雙腿夾住把手,左手按住另一頭,用手指按壓使得鋸身彎曲弧度不斷變化,右手則執一把馬尾弓,在鋸背上來回拉動,手腳輕輕顫動著,這樣演奏出來的樂曲,婉轉悅耳,不亞於小提琴。前日下午,在青山健吾公館小區裡,居民金園欽用鋸琴演奏了一曲《友誼地久天長》。
金園欽今年79歲,頭髮斑白,年輕時,他曾在武鋼文工團擔任作曲和指揮,熟悉各類樂器,小提琴、二胡、黑管等都玩得轉。
2000年,金園欽前往美國探親,無意中看到有人用鋸琴演奏樂曲,還十分動聽,「鋸子還能當樂器?」他感覺十分新奇,產生了濃厚興趣,決心學會這種獨特的樂器。離開美國時,他特意託運了兩把長約1米的鋸琴,回到武漢後,便一直在家鑽研自學。因為了解鋸琴的發聲原理,又有音樂基礎,金園欽進步很快。
2003年,他在電視上看到有人表演鋸琴,便輾轉聯繫到身在北京的中國音協鋸琴學會會長王彭年,打電話向他請教。經王彭年介紹,他認識了武漢的資深鋸琴愛好者邱躍進。從此,金園欽每周都搭公交車趕往青菱鄉,找到邱躍進,兩人互相切磋,成了好朋友。
金園欽介紹,不同鋸子會發出不同音色,「鋸子的長短、厚薄決定音色的不同,低音鋸音色渾厚,給人親切感,中音鋸柔美一些,高音鋸則清脆明亮,大小鋸交替演奏更是另有一番風味。」
如今,身為中國音協鋸琴學會會員的金園欽常被邀請到電視臺、街道表演,小有名氣。每天早上,他都會帶著心愛的鋸琴前往和平公園練習,並為愛唱歌的老街坊們伴奏。對金園欽的表演,公園裡的市民從起初的新奇變得熟悉,每次他拉起鋸琴,不少人就會圍上來傾聽。
金園欽說,「學過弦樂器的人,上手會更快。但練習鋸琴除了興趣,更要有決心和毅力。」目前,全國會演奏鋸琴的人僅有數百人,武漢市能登臺表演的不足10人。他希望能將鋸琴這種民間藝術傳承下去,讓更多人了解、學習。
廣告、投稿、聯繫請給本平臺留言!
你想不想看到自己的新聞、故事、報料也出現在長陽在線的官方微信上?
關注公眾號,回復「爆料」:如果您覺得您的新聞、故事、很出色,不遜於小編的內容,請將時間、地點、事件、照片通過微信發送給長陽在線的微信平臺。我們會定期整理髮布!
聯繫我們微信:exiquan 電話:13872575518 QQ:79374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