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大腸癌:我們該怎麼做?

2021-02-13 解碼醫學


 

大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隨著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習慣改變等因素的影響,大腸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已在癌症排行榜中躍居第二位了。很多人一提到癌症就談癌色變,實際上,大腸癌的治癒率是非常高的,關鍵在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大腸癌有一定的遺傳傾向,但大多數大腸癌是一種生活方式病,通過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可以使大腸癌發病率明顯下降。一級預防就是病因預防,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如在飲食、運動、減肥方面做一些事情,同時,通過一些醫療手段對高危人群進行篩查,儘早發現一些癌前病變並及時處理,可以大大減低大腸癌發病率。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肪、高熱量、高蛋白的飲食成為主流,細糧增加了,粗糧減少了,膳食纖維等營養素明顯缺乏。

 


肉類,是指紅肉(如豬肉、牛肉、羊肉等),因長期攝入過多的脂肪和高動物蛋白,特別是加工肉製品,而這些與腸內細菌及膽汁類鹽相互作用,可能由此產生致癌物質,誘發大腸癌的發生

 



 

糖類在生命活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維持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因過多攝入糖類,導致肥胖,肥胖早已成為導致癌症的「罪魁禍首」。

 


 

 

膳食纖維普遍存在於蔬菜、水果、穀物類食物中,膳食纖維的攝入與大腸癌發病呈負相關,且對左半結腸保護作用最大,可以加速食物在腸道的運輸,減少有害物質在體內滯留的時間,減少便秘的發生,降低大腸癌的發病率。

 


 

 

葉酸廣泛存在於綠色蔬菜中的B族維生素,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葉酸缺乏會導致與癌症相關的原癌基因激活失調,促進大腸癌的發生。

 

維生素D和鈣使結腸上皮細胞增殖減少,可預防大腸癌的發生。補鈣的同時需要補充維生素D,經常曬曬太陽,也能促進人體自身的維生素D的合成。

 

改進飲食習慣,注意均衡飲食,增加粗糧穀物的比例,多吃新鮮水果、蔬菜,控制動物性脂肪和糖的攝入。適量增加運動,防止肥胖。


 

防止腸道各種疾病,如腸道息肉、慢性腸炎或潰瘍性結腸炎;積極治療癌前病變,如腺瘤性息肉等。習慣性便秘應就醫治療,保持大便的通暢。

對大腸癌的高危人群,如40歲以上有消化道症狀,如便血、粘液便、腹痛者;有大腸癌家族史;有大腸癌癌前病變者,應定期檢查。

查看指套上有無血跡或粘液,必要時作塗片檢查,可以協助早期發現直腸癌。

 

作為一種簡便,快速的結直腸腫瘤篩檢方法,可以檢出可疑結直腸腫瘤的患者。

 

是診斷結腸癌最主要而有效的手段,因為它能直接看到病變,了解大小,範圍,形態,單發或多發,有無其他伴隨的病變,最後通過活組織檢查明確病變的性質。40歲時做1次結腸鏡檢查,如果沒有發現異常,就可以過3~5年再做結腸鏡。

 

大腸癌是可以防範的癌,對於有家族史的人群還可以進行基因檢測來了解自身的患癌風險,通過調整飲食習慣和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完全可以預防大腸癌的發生。早期大腸癌手術5年生存率超過90%。但遺憾的是,許多大腸癌患者發現時已到了中晚期,錯失治療良機。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請踴躍點讚吧!

您的分享是我們前進最大的動力!

歡迎訪問:www.jmdna.com

或撥打:400-997-5889

相關焦點

  • 大腸癌的預防與保健
    大腸癌是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總稱,是指升結腸、橫結腸和直腸內壁黏膜上皮發生惡性病變,早期大腸癌的治癒率可以高達90%。所以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了解大腸癌的高危因素,規律生活習慣,積極做好預防保健工作。
  • 癌從口入:有這4個飲食習慣的人,別怪大腸癌找你!
    大腸癌,一般是指直腸癌與結腸癌,又被大家稱為「生活癌」,因為大腸癌的發生與人們日常生活方式息息相關。肉多菜少、久坐少動等不良生活方式,使得近年來,大腸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且趨於年輕化。而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轉變自己的飲食習慣,就能大大降低患上大腸癌的機率。
  • 面對校園霸凌,我們該怎麼做?
    校園本該是一方淨土,裡面只有孩子們的純真本性與歡聲笑語。但事實上,長久以來公眾都低估了校園霸凌的存在與影響,以及它從言語侮辱到肢體暴力等多樣的形態。近幾年,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校園霸凌現象得到網絡的曝光,越來越多的施害者在輿論和法律的壓力下紛紛道歉甚至伏法。
  • Brit J Cancer:遺傳預測的體育活動水平與大腸癌風險相關
    導語:這些結果為加強預防大腸癌的公共衛生措施提供了有力證據,即促進PA,無論其體脂如何。
  • 漫話大腸癌:術後飲食
  • 南山區大腸癌篩查免費繼續,2017年第二撥來襲!
    你還不快去了解一下~那麼,免費大腸癌篩查到底是咋回事!(注意,文末有重點~)大腸癌(又稱結直腸癌)是指大腸黏膜上皮在環境或遺傳等多種致癌因素作用下發生的惡性病變,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大腸癌在全球發病率排在第三位,其發病隨年齡增長而上升;目前我國大腸癌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 膽結石疾病和膽紅素水平與大腸癌風險有關嗎?
    膽結石疾病和膽紅素水平與大腸癌風險有關嗎? 2021-01-17 0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有學者提出膽結石病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
  • 鍾老呼籲:患上大腸癌的第一個信號,常常是這種異常,別再拒絕腸鏡檢查了
    醫生說,早期大腸癌的第一個信號,往往就是大便形狀改變,大多數患者的自訴是,大便形狀突然變細,也有的是大便不成形,呈稀糊樣大便。遺憾的是,這種早期信號,卻很少有人重視。
  • 【視頻】健康有方:大腸癌都需要進行化療嗎?
    大腸癌公認的治療方法,是以外科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
  • 【築牢安全防線】@博山人,預防一氧化碳中毒小知識,請您查收!
    【築牢安全防線】@博山人,預防一氧化碳中毒小知識,請您查收!01-15 20: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預防一氧化碳中毒該怎麼做
  • 遇到這類電話,我們該怎麼做?
    所以當我們接到非法的電銷該怎麼做?「 所有收單機構均不會以任何名義要求更換正在使用的POS終端。發送簡訊「KTFSR」到10086,或者致電人工客服開通防騷擾服務。電銷POS中存在很多非正規機器,刷卡存在不到帳的風險,一旦發生不到帳現象,損失將由我們自己承擔。電銷POS中存在不法分子,改裝POS終端讀取我們的卡信息, 複製偽卡進行盜刷我們的卡片。正規公司一般都會有客戶回訪電話,他們客服人員會使用正規的話術,當你接通後,可以通過詢問公司名稱、公司所在地、客服工號、姓名、原來使用機器的名稱等信息,來確認當前電話回訪人員的真實性,這樣才能避免上當受騙。
  • 醫療動態:大腸癌篩查有必要嗎?
    什麼是大腸癌篩查腫瘤篩查工作的目的,是在可以治療和治癒的階段篩檢出癌及癌前病變,也就是說篩查的目的是早期發現腫瘤,降低由於腫瘤進展造成的治療延誤,即「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68年關於疾病的篩查提出了一些標準,首先要篩查的疾病是危害人們健康的常見疾病,早期往往無症狀,而我們對其的發展史有充分了解,有易為人們所接受的診斷方法,疾病治療有效,隨訪滿足成本——效益標準等。而結直腸癌符合上述標準中的多條,是適合開展篩查工作的腫瘤之一:  1、結直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
  • 從預防檢測復健三方向顧好腳踝
    ,最後萬一還是扭傷了應該如何復健才能迅速回到運動場上,今天這篇文章就教你從預防,傷害機轉,檢測,復健,四招全方位理解腳踝受傷,不再因為扭傷後的未知而害怕。預防勝於治療,但要怎麼做才能擺脫腳踝扭傷呢?每個人都希望腳踝扭傷這個意外不要發生,但意外無法被預防,因此我們只能將腳踝扭傷的風險降到最低,預防的三大重點如下:1.挑選適合的鞋子。
  • 關注消防安全,預防火災發生
    最後總結消防安全還是以預防為主,倡議學校裡,家庭中,不玩火,記心間,講安全,無後患,慶佳節,防火情,思安全,遇大火,莫驚慌,119,報火警,有險情,速撤離,家長老師都放心。預防火災關注消防安全,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 最簡單的是頸部運動該怎麼做?
    做「 米字」運動對預防頸椎病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運動不當,可能會損壞您的身體!那麼,應採取什麼預防措施來進行「 米字」運動預防頸椎病?「 米字」簡單易行,但可以看時間來靈活地安排運動時間,並且運動量也是因人而異。通常,運動以後,頭部,頸部和肩膀輕盈舒適。特別是當老人這樣做時。
  • 專家教你怎麼做
    請聽專家教你怎麼做:  最活血:自製中藥枕。  通過以上介紹的這幾種自製保健枕,我們知道這些傳統保健方法真的很有用處。而且枕頭一定要首先保證舒適度和適合自己健康的選材,不管是中藥枕和其他填充材料的保健枕,都對預防頸椎病有一定的好處。專家既然教你怎麼做了,大家不妨自己學著去做。聲明: 本公眾帳號發布的摘自網絡,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任何問題敬請及時告之我們將妥善處理。
  • 心臟病患者該如何預防保健
    保健對於健康來說是一個經久的話題,心臟病患者的健康保健更是如此,因為,心臟病患者的保健康復直接關係到其預後,任何不利因素對他們都是致命的, 那麼,心臟病患者該如何預防保健
  • 雞西「酸湯子」食物中毒事件唯一倖存者死亡,我們該如何預防「它」
    「民以食為天」但我們一定要避免「病從口入」,預防食物中毒:1)不要自行採摘、食用野生蘑菇以預防蘑菇食物中毒;2)不自製葡萄酒,因為自釀過程如果處理不當,會產生甲醇等有害的副產物,導致自釀葡萄酒中毒;3)扁豆(豆角)煮熟燜透,預防扁豆(豆角)食物中毒;日常生活中大家要做到:
  • 把手機放進了冰箱:爸媽患上腦退化症,我該怎麼做?
    但最近我們針對56名老人做了測試——發現有49人都無法畫出正確的鐘面。他們有的忘了時針的位置,有的甚至畫不出閉合的圓。近期記憶力減退,是腦退化症的典型特徵。患病的老人註定搭上一列「忘了」的列車——忘了手機放哪裡,忘了回家的路,最後,忘了最親密的人……而有什麼,是我們能做的呢?(老人眼裡的「九點二十分」鐘面)陳叔(化名)是廣州啟創長者服務部腦退化項目站點的常客。今年94歲的陳叔患病後變得很敏感,時常對照顧自己的女兒大發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