譁……,隨著甲板上的漁網放開,一尾尾海魚,用最鮮活的肉體,激情地拍打著漁船上的甲板。這樣的場景,循環地發生在臺灣海峽澎湖列島附近一片叫做「沙層」的海域上。這裡,聚集著兩三百艘漁船,持續不斷地進行捕魚作業。圖為30多米的海鮮收購船,在八九級大風中搖晃著,迎風雨前行。
又到了野生海鮮豐收的季節。記者隨漁民出海4天,體驗漁民捕魚的喜悅與艱辛。當晚8時左右,海鮮收購船靠上了第一艘漁船。兩條船上的工人,迅速將這一百多箱漁獲逐一過秤,再搬運到交通船上。(圖片來自東方IC)
這些海鮮大部分是魷魚、午魚、馬鮫魚、赤鯮魚等平日廈門菜市場常見的品種,也有蝦、蟹、雜魚。海鮮一到交通船上,便迅速被放入船倉中,撒上冰塊,保持其新鮮。圖為。船員們不斷地分揀著魚貨,這些海鮮則當天全部運往中浦水產批發市場。(圖片來自東方IC)
一些石斑魚、紅螺、龍蝦、螃蟹等較貴的活鮮,則被送往船尾的養殖區暫養,保障其鮮活。單這一趟,共收了30多噸的漁獲。(圖片來自東方IC)
三天時間裡,這片海域上不斷上演著漁獲的遷移。海鮮收購船甲板下的冰庫,冰塊漸漸變少,魚倉,則一個個滿了起來。圖為海鮮收購船靠上了第一艘漁船。兩條船上的工人,迅速將這一百多箱漁獲逐一過秤,再搬運到交通船上。在海上,兩條船漁獲交接很不容易,要保持兩條船同一速度前行。(圖片來自東方IC)
四天後,廈門鮮之源水產產銷專業合作社老闆朱雲良帶著一群員工,等候在高崎避風塢泊位邊上,默默地注視著遠方。載著30多噸漁獲的閩龍漁60772海鮮收購船,漸漸停進泊位。船上的生猛海鮮,登陸。(圖片來自東方IC)
老闆看著一箱箱的漁獲,抽了根煙,笑了。當晚,老闆拉上船老大和幾名員工,開懷暢飲。這些海鮮則當天全部運往中浦水產批發市場,並經由海鮮販子販運到各個菜市場,一場場海鮮與唇齒舌尖的碰撞,又將上演。圖為在海上,兩條船漁獲交接很不容易,要保持兩條船同一速度前行。(圖片來自東方IC)
在海上,餐餐是最新鮮的海鮮。鮮活的石斑魚,宰殺後煮湯,只放點鹽巴和生薑。香蕉般大小的紅蝦,每條掂量在手裡都沉沉的。這是在岸上大家都豔羨的上等海味。然而,卻食之無味。(圖片來自東方IC)
海上的77小時裡,一半的時間在暈船。沒有所謂的舌尖與美味的碰撞,有的只是五臟六腑的翻滾,和嘔吐物不斷地與唇齒的激情碰撞。(圖片來自東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