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朋友圈裡最大的樂子就是毛玻璃梗啦
一張張「煙雨之外、霧霾之中」的刷屏圖
好比那「冬天裡的一把火」
點燃了每個人身體中的八卦心和窺探欲
也讓各路營銷大神們湊足份子
體驗了一把羊年歲末裡「最後的瘋狂」
好了,站在借勢營銷的背後,沾著狂歡剩下的那點兒意猶未盡,我們來聊個正事:既然花錢是為了好好享受,不是為了瞎,我們如何看完這條微信,走上一條快速提升朋友圈 po 圖質量的快車道?
小族這次特意為大夥請教了來自於不知道哪國的什麼什麼教授,簡稱小族的「哥們兒」。請過辣條後,「哥們兒」爽快答應為大家帶來手機也適用的食物攝影小攻略!
(以下章節整理自小族對「哥們兒」的訪談錄)
嚴肅的、商業化的美食照片考慮多維因素,其中以擺盤、布景、布光、構圖、拍攝、設備與後期處理幾點為最重要和燒錢。當然,上面這寫是為了拍完→點錢→開溜這個大前提而不得不考慮的,然而我們只是想吃個飯然後發朋友圈集齊 9 個贊召喚個什麼出來,並沒有在結帳時抖出一摞照片買單這個龐大的野心,所以,小族忠實如汪的朋友,我——「哥們兒」就破例出臺,潛心鑽研近一個下午,終於修煉出《食物攝影 P.F.C.T. 原則》供大家參考!
中心構圖:顧名思義,就是將拍攝主體置於畫幅中心進行構圖的方法。優點在於主體鮮明、突出,照片背後的語言直白明確——我拍既我想,簡單的同時,似乎還有點哲理蘊藏其中。而在進行中心構圖時,要注意食物本身的色彩與背景的色彩之間的關係!
如下圖,灰色/白色的背景上,以食物原本的顏色和質感(左一及左二)、以及盤子的鮮豔顏色(右一)突出主體拍攝物,避免整張照片看上去顯得過於單調或是呆板。屬新手向構圖法。
三角構圖:也很好理解嘛,既然中心構圖是以一個拍攝主體進行構圖,那麼三角構圖就是以三個主體為中心進行構圖唄。米開朗基羅或者你的數學老師其中的某一位應該說過,三角形是個穩定但又靈活結構,在構圖法上,也常被用於表達穩定、充實、靈活的設計語言。
對角線構圖:將拍攝主體根據畫幅中的對角線進行構圖可以增加畫面的動態感,表現食物間的,隨機的,或是有序的感受(左一),可以讓畫面表現得更為飽滿;利用對角線構圖也可以起到統一畫風的作用(右一)。
和攝影師手中的長槍短炮相比,你只有一部腎 6 或者索尼,並不意味著就要在食物攝影上處於劣勢。
現代智慧型手機上搭載的相機單元,普遍擁有 f2 上下大光圈的鏡頭,在室內對焦和景深控制上並非一無是處;
有些主打拍照的手機還擁有微距模式,可以將配拍攝物的部分細節清晰的展現出來。
但是,智慧型手機拍攝出來的照片在清晰度和銳度方面必定和單眼相機有很大差距的,但如果考慮到「掏出來就能拍」的便攜性,輕便的手機和笨重的單反,孰優孰劣一想便明。
(同一拍攝主體的不同拍攝角度、對焦和景深)
色溫:顏色反應照片的心情。藍色色溫偏冷,當畫幅中藍色佔據主導時,人們會感受到照片中的寒冷。相反,黃色色溫偏暖,而食物攝影,大抵上離不開溫暖的感受和色調。
對比:對比產生美,尤其是當被拍攝主體置於畫面中央或單獨放置時(右一),背景上鮮豔的黃色桌布、充滿質感的海藍色餐盤以及食物本身產生了教科書般的顏色搭配,如此明確的對比色讓欣賞者一眼便足以分辨並找到照片主體。
色群:具有相同感覺的一些顏色可以歸為同一色群,為拍攝主體找到幾個合適的顏色組成相同感覺的色群,再將該色群置於單色背景下拍攝,可以產生整體感(由左至右)。
掌控拍攝的時間就是掌控食物的新鮮,簡言之,美食可以慢慢品嘗,拍照必須速戰速決——剛出爐的美味鮮亮誘人(說冰淇淋的友盡哦),不但可以調動欣賞者的食慾,同時也將食物的光澤與形狀保持在一個最美的狀態上。
好了,「哥們兒」順利完成使命,最後感謝圖片來源及作者:http://www.jennyparkfoodstyle.com/,已降解析度!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