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立話語背後的歧視

2021-02-13 Les丶拉幫姐派

每一個螺絲的家(微信號:les_lbjp),Les、拉幫姐派,隨時隨地給你愛的訊號!隨時隨地了解圈類各種新鮮事兒……

臺灣「立法院」首度審查多元成家法案引起社會關注,其中立委林鴻池在委員會質詢時洋洋灑灑說了許多高論,一再強調自己並非反對多元成家法案。只是認為多元成家法案影響千年以來建立的家庭制度及倫理,而多元成家議題在社會仍然充滿爭論,因此必須先讓社會「凝聚共識」,時機才會成熟。這個對多元成家法案的論調看似持平,然而如果細細探究,便會發現其實背後仍然充斥著對同性戀者的歧視。

  首先,法律的作用在於解決社會上的爭議,因此如果某條法律規範的對象在社會上沒有也不可能會有爭議,那麼這條法律就跟不存在沒什麼兩樣。既然法律無論如何都必須在衝突雙方(支持或反對多元成家)之間做出決定,如果每次遇到爭議時,都以「社會接受度不足」、「尚待社會共識」來阻擋,那就等同法律拒絕正視它的任務而不肯變動。結果便是,只要一遇到爭議,法律永遠都會選擇站在反對多元成家的一方。

  再者,究竟要到什麼程度的「共識」,時機才算是成熟呢?林鴻池提出要等到「大部分的人」都可以接受,這又是一個弔詭的說法。所謂大部分人的門檻從何而來?又何以同性戀者的婚姻必須取得其他異性戀者的接受、認可?這種說法背後其實也彰顯了歧視,亦即認為同性戀者相較於異性戀者是更低一階的人,所以同性戀者必須向異性戀者尋求結婚的「恩準」!

  另一方面,林鴻池的說法還有個明顯的缺陷。既然承認同性婚姻是可以接受的,但又說現在社會尚無共識,那麼應該追問的是:「到底我們的社會制度和價值觀出了什麼問題?我們應該如何解決?」而不是把同性戀者丟回原本就已經充滿歧視的制度和價值中,這些歧視的破除又往往以婚姻為前提。例如我們絕對可以想像以下畫面──一個小孩對另一個小孩說:「我有一個爸爸一個媽媽,他們可以結婚;你有兩個爸爸(媽媽),他們不能結婚,所以你們家是『不正常』的。」由此可見,尚待社會共識的說法不僅無益於改善同性戀者處境,更可能深化對同性戀者的歧視。

  姑且不論在林鴻池眼中,同屬爭議議題的服務貿易協議和多元成家法案,前者說什麼都必須通過,後者卻尚待社會慢慢討論、凝聚共識,中間的立場丕變令人咋舌。多元成家法案作為破除不平等的重要一步,卻又以社會接受度不足為由而維護現行不平等的制度。這個貌似中立的論調,不但邏輯不通,實際上也會惡化對同性戀者的歧視。

點擊右上角按鈕,即可「分享到朋友圈」

les、拉幫姐派與螺絲們同在

拉幫姐派工作小組招募啦!!愛上相同性別的人,愛上Les、拉幫姐派,愛上真實的自己。在拉幫姐派,我們推崇簡單,快樂的工作方式;我們享受為廣大螺絲創造快樂和驚喜。我們期待同樣熱情的你加入!!

招募QQ群:【346279850】

拉幫社區:www.les-lbjp.com

新浪微博:@les、拉幫姐派

80後qq群:271577099

90後qq群:188917783

微信諮詢 :liuliu0267

【更多資訊內容】進入請點擊閱讀原文

↓↓↓

相關焦點

  • 誰說西方媒體中立客觀?我們都被騙了
     提示:點擊上方「北疆理論風景線」關注我們   你以為的西方媒體是不是這樣的:沒有什麼政治傾向或政治立場,在從事新聞報導時能做到價值中立在很多情況下,西方媒體是政治的傳導線,它把政治資訊傳遞給公眾,還要負責過濾公眾對政治資訊的反應。在這種新聞政治化的過程中,權力依賴於對資訊的掌控,使資訊成為政客的「資本」。西方國家政府和政黨對媒體沒有進行直接控制,而是採取說服、鑽空子、滲透等手法,並通過各種政治獻金對媒體施加影響。尤其是政黨在競選過程中,把大量的競選資金投入到媒體。
  • 地域歧視引輿論憤憤不平
    「就業歧視」的背後,暴露出的不僅是某些用人單位的無知和狹隘,更折射出根深蒂固的慣性思維。放任自己做沉默的大多數,只會讓歧視之風愈演愈烈;勇敢拿起法律這把利劍,才能為維護自身權益斬開一條通道。消除「傲慢與偏見」的藩籬,需要每個人共同努力。面對歧視,請大膽說「不」!
  • 保持中立,也是一種作惡
    例如一隻大象把腳放在了老鼠尾巴上,而你卻說你對此保持中立,那麼老鼠是不會感激你的中立的...」這幾天,下面的這個視頻,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熱議。這個評論說「這種沒前沒後的視頻,不做評價」——的確,這個評論第一眼看上去確實好像讓人覺得很中立,很理性,很客觀。但是這個評論,真的中立、理性、客觀了嗎?並不是。
  • 【網絡中立?】歐巴馬透露了美國寬帶管理改革計劃
    Net neutrality網絡中立All latest updates Of presidential importance引起美國總統高度重視的所有最新資訊美國總統通常不會公開插手諸如聯邦通信委員會這類機構的工作。提及「網絡中立」美國國內對此褒貶不一,爭論也愈發徒勞無功。11月10日,歐巴馬就此發表聲明,至少使情況逐漸明朗起來。「網絡中立」原則要求平等對待所有網絡流量,這一原則大受歡迎,但摻雜過多情感因素。在聲明中歐巴馬直奔主題,認為只有規範寬帶網絡服務,才能使網絡中立條例同公用事業一樣發揮最好的作用。
  • 美國巴士公司廣告歧視中國留學生,遇到該怎麼做?
    隨後又指出「伊利諾伊大學是一所公立大學,由納稅人贊助」,但學校裡「20%的學生都是中國人,而如此高比例的外來說英語的人對本地學生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負擔 」。在文末,該公司甚至表示,「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打算冒犯佔這個星球一半的人口」,再一次吐槽了中國人口多。
  • 贊成廢除歐巴馬脫了褲子放屁的「網絡中立」法案
    新華社華盛頓11月21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21日說,將在12月14日就歐巴馬政府時期推出的「網絡中立」規定進行表決。由於當前投票委員的黨派分布,預計將推翻該規定。沒有該規定後,網絡服務提供商將可能收取更多費用,並阻止用戶連接競爭對手的一些網站。
  • TFBOYS王俊凱:理想的背後
    ☀微信號:qinyvi➜每天推送TFBOYS最新資訊 ,美圖,語音,MV等諸多優質內容
  • 反歧視!加拿大華裔二代講述被歧視的亞洲移民生活
    隨著Dolce&Gabbana的歧視新聞布滿全網,兩位創始人最終在微博上向中國人道歉。
  • 「阿門」(amen)有性別歧視?
    傳統上,英文這個語言以男性為中心,用男性代表全體,現在逐漸轉向,強調性別中立(gender neutrality),不再獨尊男性,所以許多詞典都會開闢專欄,教育語言用戶掌握性別中立的語言。時代不同了,尊重不同族群至關重要,因循守舊會讓人不舒服,甚至覺得受到冷落歧視,加深不當的刻板印象。這些都值得我們深思。
  • 二戰打得如此慘烈,瑞典為什麼能保持中立?
    兩次世界大戰,瑞典都保持中立,並未參戰。一戰倒還好,主要是幾個歐洲國家。但到了二戰,可以說是真正的全球大戰,幾乎每一個國家都看到了戰爭的慘烈。瑞典又是如何在這種情況下保持中立的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瑞典嚴守了自己的中立政策,不反對任何一個國家。對任何一個陣營的拉攏,他們都選擇了回絕。他們不拒絕對任何一個陣營的幫助,但也不加入他們。
  • 中立新聞主播「小順滅燈-吃泡麵?伊伊連點沐瑩瑩「節奏不斷!!「楚河」為粉鑽名額下播上活動!凌煙閣-木奕子-老婆開通帝皇】
    中立新聞主播已無用?「小順滅燈-吃泡麵?伊伊連點沐瑩瑩「節奏不斷!!
  • 【又見歧視?!】澳原住民公交車上歧視亞裔男子!大喊「所有人給我滾出澳大利亞」!主動攻擊反被揍!
    話說,這個,澳大利亞的原住民經常會在各個地方叫囂著:滾出澳大利亞,來捍衛自己的主權,畢竟他們才是這片大陸的真正主人,就在上個月,又出現了一起原住民歧視外來人的事件,只不過這件事我一直在笑,原諒我,我就好奇,印度人你有啥好歧視的!
  • 留學生訂餐被叫ching chong,遭遇歧視要怎麼做?
    近日,中國留學生Zhao Zhe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哥倫比亞市訂餐時,發現小票上自己的名字被改成了帶有歧視意味的稱呼。面對歧視事件,中國留學生要如何維護群體和個體的利益和尊嚴?除了沉默,我們還能做些什麼?新東方網特約撰稿人于娜在此和大家進行分享:首先,留學生要充分了解哪些行為屬於歧視。
  • 又稱「中國病毒」 西雅圖一天3起亞裔歧視事件
    作者 | 張琪▲歧視亞裔嫌疑犯(圖源:西雅圖時報)《西雅圖時報》24日報導稱,西雅圖警方正在調查在巴拉德地區發生的3起歧視亞裔惡劣事件,很可能是同一人所為。大約晚上8點半,警方接到了另一通報警,西北市場街2000號街區一家餐館裡,3個小時前發生了一起亞裔歧視事件。據員工反映,一名男子大聲對亞洲人發表種族主義言論,敲著餐廳窗戶,踢倒店內一塊招牌,然後威脅要向一名員工扔桌子。據悉,這名男子一天前曾來過餐廳,在外面大喊大叫,製造了一場騷亂。
  • 建設中國的民主理論話語體系
    原標題:建設中國的民主理論話語體系  話語權是國家權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國競爭的一種主要形式就是話語權之爭。但是,長期以來,西方的各種民主理論、思想、概念壟斷著國際話語權,佔據著中國思想市場,中國形象因而在不同程度上被扭曲了。如何建構中國自己的民主話語權,直接關係到中國政治的健康發展。
  • 黑人禁止入內,澳洲蘋果店引發種族大歧視
    引起了公眾的憤慨,並且準備向商場發起種族歧視索賠。沒有理由,就因為保安感覺你們要偷東西。這背後的意思可以理解為:"沒有理由,因為你們是非洲黑人!"當時,非洲裔學生們對他們遭遇的歧視表示震驚並且抗議。在接受媒體訪問時,他們說:「我經常來Highpoint購物,從沒想過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這麼強烈的種族歧視。」誰能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網友們全都驚呆了,即使澳洲白人都無法接受,在這樣一個多元化的民族國家裡,公然發生歧視少數族裔事件。
  • 防彈少年團遭德國種族歧視爭議,"BTS像新冠簡稱一樣?"
    在德國某廣播節目中出現的防彈少年團有關的種族歧視發言引起了爭議。把有關廣播發言形象化的照片。這樣,可以去韓國度假20年" 他還補充說,「自己並不是種族歧視主義者,擁有韓國汽車,因此不會特別歧視韓國」以此強調本人的話不是種族歧視。
  • 外媒「抹黑」原來有專門套路,這背後的水太深了……
    針對這些外媒報導,我們深入調查,發現了一個現象:西方媒體對新冠肺炎的報導大多數是負面的,即使很多本應是中立的報導,一經西方媒體之手就變成了「負面消息」。為什麼外媒涉華報導總是「負面」的?我們用一部紀錄片揭露其中的「套路」。
  • 聊聊歧視:一個伴隨了我整個大學時期的話題
    二三十年前我們從北鄉來龍遊都會被歧視,嘲笑你的口音,學你講話,叫你北鄉佬……北鄉人在龍遊一直被看不起,因為當時北鄉很窮。」聽完這些,再想想我身處的這個小縣城,我曾認為最熟悉最溫暖最親切的地方,原來在不為「我」知的角落,還是存在著這麼多的不合情不合理。認識到這些以後,我突然就覺得「歧視」好像也沒這麼可怕了。因為歧視,無處不在。所以你問我在哪裡會有歧視?
  • 10·26反歧視集會遊行組織會議 蓄勢待發 團結一心 為己發聲
    10月22日,在費城猴嶼文化中心召開了10·26反歧視集會主委會成員會議。會議就人員動員、集會文宣,相關法律,標語橫幅,以及後勤保障等工作進行充分討論,並達成最終方案。10·26反歧視集會將於10月26日早9點在費城市政府廣場前進行,預計將有千人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