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文化:為什麼英國人把「甜品」稱為pudding?

2021-02-26 愛講英語

在英國,pudding通常情況下會拿來指甜點,但這其實是有一些歷史原因的~那就讓我們一起通過一篇文章閱讀了解一下吧!

『Pudding』 is a dessert but a dessert is not always a pudding. 

「布丁」是一種甜點,但甜點並不總是一種布丁。

It can get awfully confusing when Brits seem to use these words interchangeably. If Brits offer you some 『pudding』 after dinner and they bring you some ice-cream, don’t be surprised! The simple explanation is that Brits use the word 『pudding』 to refer to dessert. If they are going to serve you an actual pudding they will specify the type of pudding, for example sticky toffee pudding, rice pudding etc.

當英國人似乎可以任意互換地使用這些詞時,它會變得非常混亂。 如果英國人在晚餐後為您提供一些「布丁」並且他們為您帶來一些冰淇淋,請不要感到驚訝! 簡單的解釋是,英國人用「布丁」這個詞來指代甜點。 如果他們要為您提供實際的布丁,他們會指定布丁的類型,例如粘太妃糖布丁,米飯布丁等。

The reason for using the word 『pudding』 instead of dessert is actually based on the British class system. Traditionally pudding referred to homely and rustic desserts that were commonly eaten by the lower classes, such as Spotted Dick and rice pudding. Whereas dessert was indulged by the upper classes and included international cuisine like chocolate mousse, soufflé and Champagne jelly.

使用「布丁」這個詞代替甜點的原因實際上是基於英國的階級制度。 傳統上布丁指的是下層階級常吃的家常和鄉村甜點,如葡萄乾布丁和米飯布丁。 而上層階級則享用甜點,包括巧克力慕斯,蛋奶酥和香檳果凍等國際美食。

Nowadays not only have class lines become a little fuzzy but so have the dessert categories. Recipes that were originally eaten by the lower class have become new and fashionable. At the same time the upper class desserts are more attainable to everyday people. And so the lines between the word dessert and the word pudding became blurry. Now they basically mean the same thing!

如今,不僅階級界限變得有點模糊,而且甜點類別也是如此。 最初被下層人士吃掉的食譜變得新穎時尚。 與此同時,上層階級的甜點更容易被日常人所接受。 所以甜點和布丁這個詞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了。 現在他們基本上意味著同樣的事情!

fuzzy /ˈfʌzi/ 意為「模糊的; 絨毛般的,毛茸茸的」,在這裡解釋為界限模糊不清。例如,

The border between science fact and science fiction gets a bit fuzzy.

科學事實和科幻小說之間的界限變得有點兒模糊了。

這麼說,你知道英國人把甜點用「pudding」表示的原因了嗎?

 

想要了解更多英國文化,比如「英國不同地區對『dinner』和『tea』的理解」,你知道嗎?微信公眾號回復「dinner」看一下吧~

相關焦點

  • 吃貨福利:超【食】用的甜點英文,Mark起來吃遍英國甜點!
    雖然腐國的黑暗料理著實讓人不敢恭維,但是腐國的甜品糕點絕對是可以為腐國食物洗白正名的了。
  • 英國文化協會:中文對英國愈發重要
    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此前曾年度報告《未來的語言:英國最需要的語言及其原因》。在該報告中,英國文化協會中促請英國的學校應教授學生更多不同國家語言,並將其視為跟科學及數學一樣重要。
  • 這隻英國的熊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
    帕丁頓熊的原型是戰爭時期流落街頭的小孩,所以它形象雖然上是一隻萌萌噠小熊,內心卻充滿孤獨和淡淡的憂傷。他還有一個超級絕招叫「熊瞪」,就是嚴厲地對他認為做錯事的人瞪眼,讓那些人臉紅不好意思。這樣作為一個紳士帕丁頓也完全夠格。這樣一個深入英國文化的呆萌小熊,有什麼理由不喜歡。帕丁頓熊和英國文化
  • 【英國文化】蛋奶酒,英國聖誕節傳統飲品
    那麼你聽說過源自英國的蛋奶酒嗎?蛋奶酒(Eggnog)是聖誕節的傳統飲品,十七世紀由英國人發明後,蛋奶酒一直都是英國中上階層的節日飲品,因為蛋奶酒需用新鮮牛奶及白蘭地衝調,由於當時沒有冰箱,故只有農場主人或有錢人才能即買鮮奶即制蛋奶酒,普通人則非到大節日如聖誕節等都難得一嘗。
  • 英語小測試:英國聖誕大餐
    英國人在過聖誕節時,總會提前開始準備一桌大餐,以供全家人享用。聖誕大餐已經成為英國美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你知道哪些相關的小常識?
  • 【漲姿勢】英國人為什麼靠左行駛?
    或許因為習慣,又或許因為世界上有太多國家都擁有同樣的交通規則,我們覺得靠右行駛是順利成章的,而英國、愛爾蘭這些靠左行駛的國家就成了「特例」。因為太習慣,我們甚至都沒有想過,為什麼?所有的「順理成章」背後,都有讓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和選擇,而英國「獨特」的交通規則,也一樣。
  • 英倫文化解讀:真正牛X的英國西裝是這樣的
    ,英國製造的西裝也在全球經濟的衝擊下不再榮光。英國製衣業和美國的區別是什麼?A:英國製衣業源自軍隊,這也是為什麼英國人製造的西裝很筆挺 —— 墊肩較薄,使肩部線條自然;而袖窿上提,則為手臂提供了足夠的活動空間。這樣一來,不管你在幹什麼,看上去都是挺拔的。另外,英國的製衣業也與賽馬運動有關。相比而言,美國人的設計比較隨意、寬鬆。
  • 英語|為什麼英國人總是用一些「痴痴傻傻的胡言亂語」?
    第一句話對某些人來說或許十分耳熟,不僅是因為內容部分的模糊不清。 這句話裡也滿是起源於十八世紀至八十年代的詞彙,它們有兩個共同點:一是聽起來都很傻,二是全是英式英語。英式英語充滿了這些古古怪怪的詞。它們反映了英國對智慧在文化層面的鑑賞力,也是英國文學創造力的悠久傳統 ——以及幾個世紀以來英國的全球影響力,時而大時而小。
  • 【英國購物指南】英國留學生告訴你來英國買什麼!
    英國的店鋪大多會集中在一起,稱為購物中心。即便是小鎮,也不例外,只是規模小點,店鋪少點。這和國內商家分散經營大不相同。在英國購物,除了日用品。要學會抓住購物時機。每年的夏季(7~8月)和聖誕節前後是全國大減價的時候,也是人們瘋狂購物的時候。英國的減價是真的減價,一些名牌商品常常打半折,服裝類甚至有打1~2折的,優惠多多。
  • 雙11在英國被稱為罌粟日
    一進入11月,在英國, 幾乎人人佩戴紅色的罌粟花-Poppy,是什麼原因呢?
  • 英國飲食生活,看看英國人平時都喜歡吃什麼
    茶  英國人通常喜歡喝下午茶,下午茶在英國古代是貴族一般有的活動,但是沿襲至今已經成為一種大眾活動,很多人會選擇在下午的時候放鬆一下自己,給自己來杯下午茶。茶的種類多種多樣,一般多為紅茶。英國飲食生活,看看英國人平時都喜歡吃什麼  咖啡  咖啡和茶一樣在英國人的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咖啡中會加入牛奶。
  • 世界各國超市裡賣的英國食物....這絕對是英國食物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就在最近,英國食物,再一次無緣無故的就被黑了...事情是這樣的,在世界各國的超市裡,有一些超市裡會設有不同國家的食物專區,而其中就有「英國食物」專區...一群網友不知道出於什麼目的,就收集了這些超市裡英國專區的食物...讓大家看看在這些國家的眼中,英國食物究竟是代表什麼...來看看....
  • lovely, 英國人的口頭禪,英國被叫做腐國是有原因的
    說英國是腐國,一點都不假。英國人不管男女,都把lovely掛在嘴邊。一群大男人老說lovely,想讓人不懷疑是gay man都難。有英國同事的對話中,以下這種回答是很常見的。- A: We can get all the jobs done by today.- B: Oh, lovely!
  • 當英國成功脫歐後,法國人是什麼反應?
    一些法國人向英國說:「Au revoir」(再見)、「也許脫歐對你們才是最好的」,有些法國人表示支持這歷史性的投票,應該尊重這樣的投票結果。法國對英國脫歐這件事情,表現出了不同的回應,從社交網站上來看,在網上發表言論的大多數人都表示很高興。
  • 研途閱讀 廁所與盥洗室:英國人言語中揮之不去的階級意識
    How Words Britons Use Betray National Obession With Class廁所與盥洗室:英國人言語中揮之不去的階級意識英語人的最大特色是他們有很強的階級觀念,而階級觀念之突出表現,莫過於他們的說話方式和詞語使用。
  • 歷史:為什麼英國本土人不認為自己是歐洲人 ?
    小鮑的ins~在新的一年,英吉利海峽兩岸將迎來載入史冊的重大變革——「英國脫歐」英國的決策與脫歐公投結果或許是英國人的意識反應
  • 蘭卡文化 難怪英國要脫歐,他身後還有這樣一個大英國協!
    大英國協顧名思義,它是由英國之前的殖民地和保護國聯合組成的,類似於邦聯結構的一個國際組織。它的英文名字是 The Commonwealth,中文直譯過來是聯邦的意思,但是漢語中我們習慣把他叫做「大英國協」。當然非大英國協國家更願意把它稱為British Commonwealth(不列顛聯邦),用來區別其他地區的聯邦。
  • 想了解英國LGBT文化?倫敦這些地標不能錯過
    眾所周知,英國一直有著「腐國」的稱號,上世紀60年代英格蘭開始將同性戀行為「除罪化」,2013年同性伴侶婚姻法通過。如今,英國的LGBT文化已經被社會接受,每年彩虹節英國各個城市都會有同性戀遊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倫敦有哪些LGBT地標。
  • BBC揭秘:為什麼英國的食物可以這麼便宜
    BBC最近做了一篇關心人民疾苦的報導:為什麼英國的食物可以這麼便宜。
  • 英國脫歐,蘇格蘭入歐:英國脫歐成功,國家卻面臨分裂
    歐洲人就是有這種本事,國家走著走著就要分裂,戰爭打著打著就成了國際戰爭,經濟越發展,內部越分裂,沒有大一統的概念,沒有大一統的文化,獨立建國,則成為了潮流。蘇格蘭也不例外。 為了脫離歐盟,英國大費周章。在歐共體成立之初,英國就隔岸觀火,法國總統戴高樂主張將英國排斥在歐共體之外,理由是英國加入,會造成內部的分裂。不得不說,戴高樂的眼光超越了歷史,預見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