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上方藍色文字關注訂閱 !!
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此前曾年度報告《未來的語言:英國最需要的語言及其原因》。在該報告中,英國文化協會中促請英國的學校應教授學生更多不同國家語言,並將其視為跟科學及數學一樣重要。
動因:商業利益可觀
該報告分析,中國每年的經濟增長平均達到10%,連續三十多年都是如此,中國也銳變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作為新興市場中一個重要力量,中國享受著快速的經濟增長和不斷上升的國家地位,其面對的商業機遇和挑戰都是巨大的。
如今中國成為了英國的第七大商品出口市場,2012年英對中的出口額為105億英鎊;同時中國也是英國的第二大進口來源國,2012年英對中的進口額為315億英鎊。此外英國在中國的對歐投資榜上位列榜首,來自中國的投資價值巨大。未來數十年,中國日漸壯大的中產階級將對增值產品和服務產生巨大需求,中國大型企業的國際活動也會愈發頻繁。
此外,中國中產階層迅速壯大,旅遊業的重要性愈發凸顯。英國就業與技能委員會(UK Commission for Employment and Skills)曾公開表示:「要想在市場中取得成功,了解中國和印度遊客的意願和動機是關鍵所在。」
普通話崗位或將增加40%。
報告聲稱,普通話等中文語言對英國乃至全球的戰略意義愈發重大。,目前普通話已是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和其它英國駐外機構的通用語之一,當然這也與中國經濟和戰略重要性日漸提升有關。據預測,英國特設的對外普通話崗位或將增加40%。
到2020年,有四個國家18至22歲的青年人數佔全球青年人口總數的一半以上,中國就是其中之一。中國因此將上演國際教育的重頭戲,這不僅是因為它擁有其中一個全球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還因為中國對外輸送的生源最多。
英國文化協會為中英文化交流還特地開設了門戶網站,提供學習機會和交換項目等教育信息,鼓勵英國學生到中國學習和實習。該機構還計劃在未來三年將到中國學習的英國留學生數量增加到1.5萬人,相當於推高20%。
此外,不少英國高校都在中國設立了分校,其中包括諾丁漢大學、薩裡大學以及曼徹斯特商學院(Manchester Business School)。
該報告中還提到,2011年英國教育部調查發現,英格蘭有1.65萬第一語言是中文的學童,英語則作為他們的第二語言,中文因此晉升至語言使用頻率榜的第十二位。蘇格蘭也有類似情況,粵語是蘇格蘭學童使用最廣泛的第五大語言,粵語學童的第二語言才是英語,這部分學童的數量達到1458人;普通話在蘇格蘭居第11位。
該報告指出,2008年,面向普通話學生的GCSE入學名額約為3000人,到2012年降低15%至2500人,但到了2013年這一數字又有所回升。不同的是,面向普通話學生的A-level考試的入學名額則在2012年大幅增至3425人,增幅約為25%,這使得普通話成為了法語、德語和西班牙語之外最受歡迎的語言。在蘇格蘭,面向普通話學生的入學名額幾近從無到有。2013年蘇格蘭面向中國學生的高等教育名額達到66個。
綜觀英國,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斯約有30所高校設置了普通話學位課程。
而為了弘揚中國的語言和文化,中國也在熱切地推廣普通話。據統計,英國有13所孔子學院,一些學校也設置了孔學課堂。
但該報告表示,英國目前只有1%的成人能夠用中文普通話進行流利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