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串五線譜上跳動的音符,這是一個發光的群體!
陳亮攝
9月12日,早晨6點。楊源洞宮山附近山上數十名工人正在進行農網線路改造。他們今天的任務是完成10千伏筠竹坑線上33號杆至109號杆的線路改造升級。
蜿蜒起伏的洞宮山中飛舞跨越的銀線之間,一個個電力工人像五線譜上跳動的音符,正在山間桿頭拆線、架線、更換橫擔、杆上頂帽等電力設備,場面壯觀。
線上是風景,線下也是一股凝心聚力的繩。
「聽口令,向上拉,一二一,注意安全……」施工隊負責人許清源跑前跑後指揮著,忙得滿頭大汗。響亮的號子下,幾位工人在前面拉著粗繩拼命往上爬,粗繩另一端緊緊綁在發電機和沉重的電力設備上;後面一個人大聲喊著話,掌握設備前進的方向。每到一個轉彎處,他們就停下來歇會兒,調整方向。
10千伏筠竹坑線就在這起伏山間野嶺中,跨越眾多山峰澗谷,路徑十分複雜。電網改造最大的障礙是曲折、狹窄的山路給材料運輸帶來的困難。 此次電線架設難度大且關鍵,供電公司分管領導鮑日有和呂文華也親臨現場指揮。
10千伏筠竹坑線、王大厝支線、洞宮支線起點楊源,途經筠竹坑、王大厝、西門等村,終點至洞宮村,全長33.6公裡。
為完成該項目改造,這個「發光的群體」今年已經數次奮戰在這深山峻岭之中。但這僅是政和供電公司農網攻堅中的一個縮影。全縣像這樣的班組還有十餘個,施工人員200多人。
2017年,政和公司把農網改造工程的重點放在貧困偏遠山區和線路老化較嚴重的線路上,共有改造攻堅項目127個,項目資金為4800餘萬元。改造後的電路線徑變粗、電壓穩定、村落裡變壓器增多了、電容也增大了,使電網運行更加穩定了,方便了居民用電,也推動了地方工業、旅遊業的發展.
傍晚時分,停電一天的洞宮村盼來了送電。星星點點亮起的燈光,猶如烈日下折射著太陽光輝工人們臉上的汗滴,柔和的燈光下,村子靜謐而和諧。
許周生 周華光 陳昌村 文/圖
編のの輯:董謝思
責任編輯:許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