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政和縣鎮前鎮半源村天柱峰流域,出現幾尾「黃金魚」。《福建魚類志》記載,在武夷山脈附近的崇陽溪有「黃金魚」。可近幾十年來,村民都沒有見過此魚。
「『黃金魚』重現半源村天柱峰流域,說明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很好。」南平市水技總站李站長介紹,「黃金魚」只有成人拇指大小,生長在海拔上千米的水域,對水質、水裡礦物質、水溫都有很高要求,因此只有武夷山脈附近的高海拔地區有,本地人又稱它「黃魚仔」。
漁業專家預測,黃金魚的始祖是海洋黃魚,經地殼上升運動,形成天然湖泊後,幸運留存,經淡水釋化,從鹹水魚變淡水魚,後因地震,湖口洩水,演變為高山深澗的黃金魚。「黃金魚」吃的是溪裡的小魚以及野生蚯蚓等,冬天在石縫中過冬,天敵是蛇。
據半源村上了歲數老人講,原來在村裡的小溪「黃金魚」較多,1978年至2015年已經沒有看到。近期在天柱峰腳下小澗與水亭景區流域發現少量「黃金魚」蹤跡,目前當地政府已經著手對「黃金魚」進行保護。
相關連結:革命老區政和縣鎮前鎮半源村有茶鹽古道旱地碼頭"上上路二十六鋪遺址",有與武夷山玉女峰媲美"天柱峰",有充滿神秘色彩水亭景區"生命之門"石,有神秘巨石群"仙人蹤跡",有十八坑,梨坑自然村紅色旅遊原始森林,有黃華坑自然村"白雲深處有人家"上可觸摸佛子山核心景區天邊雲彩,有延續關隸傳奇龜山風水,還有初具規模的"田地做股份,村民做股東"精準扶貧項目政和縣夏都生態園。
在政和縣委,政府堅強領導與支持下,新一屆村委會主任葉昌瑞帶領半源人民,加強"村民自治",立足生態發展,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定能貫徹縣委,政府"一村一品"精神,建設環保生態農業旅遊觀光村的目標,完成黨中央下達的精準扶貧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