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米做窩留魚久,蚯蚓釣餌上魚爽

2021-02-17 釣魚人必看

時  間:2016年11月09日 16:20

釣  場:房亭河野釣(徐州,薛湖橋東)

餌  料:蚯蚓

魚  種:鯽魚

釣  法:傳統釣

線  組:1.2主0.8子

釣竿長度:6.3m

釣竿品牌:雜牌、雜牌

天涼,商品餌搓拉效果不好,今天改用酒米做窩,釣餌。九點到釣點,選好釣位。

草頭,兩邊網箱,雖東風,水面卻波瀾不驚,漂相看的還算清晰。

酒米做窩兩個,草頭、明水各一,主要對比一下效果如何。

半小時有魚口,稀稀拉拉釣上了幾尾小板鯽:

魚口較少,本想撤退,再一想,既來之,再守一會,然後補窩,直至十一點以後,開始連杆上魚,多為兩鯽,最大的也不過二三兩吧,草頭釣的較多,魚也稍壯一些。

也曾有幾次雙飛:

下午三點,魚口漸稀,收杆回家,魚獲滿滿。

電子秤稱重,淨魚5.7斤!

總結:

1、天冷,酒米做窩蚯蚓垂釣效果不錯;

2、要及時補窩;

3、天冷魚口較慢,要有耐心;

4、釣草頭比釣明水效果好,深水比淺水魚歡、魚大,故冬季釣魚用長杆較好;

5、秋冬釣魚時段與夏季相反,上午十點以後至下午三點為釣魚黃金時段,不要錯過喲!

以上本人拙見,請大師指教,謝了!

❁小穎:釣魚就要善於總結,在實踐中進步!

www.diaoyu123.com原創,釣魚人必看授權發布!

更多精彩,盡在釣魚人APP:m.diaoyuren.com

相關焦點

  • 野釣建議:別用蚯蚓,又臭又髒!現用一」生活巧物「,頓頓吃魚
    對於很多釣友們來說,不冷不熱的春天正好是釣魚的好季節,很多人會趁著春天多釣一些魚來開開葷。但是很多人經常一坐坐一下午都沒有收穫。
  • 魚魚魚魚魚魚......真香!
    新年第一天的太陽剛剛升起,阿爾善湖上已經陸續有遊客前來,寒風中大家都在耐心等待,期待著頭魚出水的那一刻。魚把頭小於師傅告訴記者,他們在近兩千畝的湖中下入了一張寬六米、長一千米的漁網,期待新年第一網,網出一個「紅網」。
  • 鴨嘴魚:奇特美味 久煮不爛
    這種特色食材早已被臺山食客口耳相傳,食客們競相前來臺山獵奇嘗鮮。    每條均重4斤多    傳說中的鴨嘴魚,魚嘴扁平酷似鴨嘴,但比鴨嘴還長好幾倍。鴨嘴魚的個頭整體也很大,據介紹,成熟的鴨嘴魚平均有4斤多重,最大的重達七八斤。魚身呈深灰色,周身光滑,沒有鱗片。據了解,鴨嘴魚學名「美國匙吻鱘」,原產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是一種大型淡水經濟魚類。
  • 章紅魚:發達魚的誘惑
    這魚有幾個小名,叫紅甘魚、琥珀魚和發達魚。在日本則稱為kanpachi(看吧吃~)吃魚生,最注重的當然是魚的來源,深海獵人美食俱樂部全部是來自南海油田的自釣魚,絕對無汙染、無公害。讓咱們吃貨們吃得開心,更吃得放心。
  • 以假亂真的茄子魚!是茄子還是魚?
    一道菜,總是一種吃法,會膩;猶如,一年四季一個髮型,會煩;假如,昔日的飄逸長發改變為清爽的短髮,會帶來欣喜和新鮮;猶如,熟悉的紅燒茄子偶爾做成魚的感覺
  • 春之魚:馬鮫魚
    馬鮫魚是春天的第一批鮮魚,雖然沒有刀魚的名聲在外和沖天高價,但馬鮫魚確實是我國沿海尋常百姓家每年春天翹首以盼的春之魚。馬鮫魚又稱藍點馬鮫魚、鰆魚,俗名鰆仔魚,福建和臺灣叫它土魠魚,江淮地區稱馬高魚,山東和遼寧稱鮁魚。
  • 多春魚:真的很多情麼?
    愛吃多春魚,因它多籽,還因它有個夠想像力的名字。伴著魚肉的焦香,滿嘴的魚籽在口中爆裂的感覺,比吃奶茶裡的爆珠要爽多了。
  • 濟南海鮮市場現體長1.8米巨型怪魚(圖)
    本報11月20日訊(記者桑海波通訊員高勇孫志雲) 20日,濟南市海鮮市場出現了一條體積巨大的「怪魚」,體長1.8米,重達465斤,引來許多市民圍觀。  上午10時,記者趕到濟南市海鮮市場看到,「怪魚」正躺在一家海鮮店門前的鐵案上。據店老闆施先生介紹,這條怪魚是漁民從渤海灣深海處捕撈上來的,清晨海鮮運輸車卸貨時,他發現並買了下來,七八名男子費了好大力氣才把「怪魚」抬到案板上。經測量,「怪魚」體重達465斤,體長1.8米,寬2.2米,翅長0.65米,魚嘴口徑約12釐米,尾鰭呈波浪狀,口和鰓很小,灰色的表皮粗厚如革。
  • 每天好酒:超久 山田錦 純米吟釀
    今日薦酒(兩款):
  • 魚全飛了,連魚寶寶也……
    時隔9年,7月7日上午10點,新安江大壩開三孔洩洪;到7月8日上午9點,不到24小時,洩洪方案從三孔一直增加到九孔,截至下午3點30分,千島湖水位108.40米。(點擊閱讀:《震撼!史上罕見,九孔全開!》
  • 【鄉情鄉韻】:客家人過年要打捶魚絲
    如打黃元米粿、打魚脯、打米泡糖等等,還有一件就是打捶魚絲。1月6日,同妻子去赴江口圩,買了十多斤草魚打捶魚絲。下午在打捶魚絲的過程中,正好一個在區氣象局工作的賢侄女到石芫來開展防凍工作,順便到家裡小坐,看到幾個女人在打捶魚絲,一個隨行的女同志說,沒見過這樣打捶魚絲的,還拍了照片帶回去。捶魚,是最接地氣的叫法。與捶魚同名的還有魚絲、捶魚絲等等。
  • 簡媜:魚
    有一條魚跟青春有關,時常浮現在我的眼前。我極愛吃魚,不挑剔地吃,近乎無品味無原則。
  • 260多斤龍膽魚在臨桂出現 長1.6米腰比水桶粗
    「臨桂金山市場外面有人正展覽一條重達260多斤的龍膽魚,很多人圍著看熱鬧」。6月1日上午,桂林市民湯女士撥打桂林晚報熱線,喊記者也去看看關於大海魚的新鮮事。  中午12點左右,記者來到臨桂金山市場,大海魚卻沒了蹤影。不過,在湯女士的指引下,記者在臨桂世紀大道附近的一條巷子裡,見到了一輛裝著一條大海魚的工程車,一個小夥子正在給魚噴水。  記者上前詢問得知,小夥子叫阿龍,工程車上的海魚,正是湯女士報料所說的那條重達260多斤的龍膽魚。
  • 大廚教路:選魚露看度數
    魚露度數是否越高就越好呢?那就要看看你到底能否接受高度數的魚露味道了!  魚露的主要成份為鯷魚汁、鹽、糖、水。資深西廚Chris表示,它的加工製作十分繁瑣複雜。在產魚旺季,漁民將鮮魚裝進魚筐,用腳踩踏以去魚鱗,然後去除內臟,洗淨,裝入專門用來製造魚露的大木桶內,放入適量鹽巴,在木桶的下部放置一根小管導入另一空桶內。
  • 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辣炒魚雜
    魚呢,我貪愛一口活鮮,所以挑了一條活鯉魚,等殺魚的大姐現殺。宰殺,去鱗,大姐突然問我,魚鰾和魚白還要嗎?我一看,盆裡還有好多殺完魚後別人不要的魚雜,有魚白,有魚籽,有魚鰾,有魚肝,有魚油,還有魚腸,新新鮮鮮的,我愛吃魚雜,就忙不迭的說我要我要,都給我就行了,大姐說好,好多人都不要,你拿去吧,省的倒了也是浪費。
  • 小小陽臺成了「魚菜共生基地」
    昨日,記者在南岸陽光華庭的老王家看到他家的「魚菜共生基地」,他家的陽臺不僅養魚還種菜,每周都能吃到新鮮菜,養的魚還能吃。  家住南岸陽光華庭小區的老王既喜歡種花草蔬菜,又喜歡養魚養龜,可是家裡的陽臺只有不到7平米,要放魚缸花盆,還要留活動空間,顯得有些狹窄。  70歲的老王退休在家,平時沒事就琢磨怎麼打造更舒適的「陽臺生活」。
  • 食日記|紅燒小八爪魚
    就正常的做了一頓飯。菜上桌坐定,z生問娃,今天的晚飯看了以後有什麼感覺。答曰過年。雖然五個人,除了小菜,六菜一湯。數一數好像也不算多,z生的紅燒八爪魚,我的白灼黃魚,娃的豬排大蝦。剩下的雞汁木耳、毛豆都是娃的。因為家裡已經沒什麼菜吃了,來個蠶豆也不算過分啊。
  • 科技前沿:世界上最懶也是最聰明的魚---鮣魚
    03 那鮣魚為什麼擁有這麼獨特的本領呢?04 有了這樣獨特的構造,鮣魚的旅行就變得輕而易舉了。它廣泛分布世界上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海域,在中國沿海也有發現。05 鮣魚這種免費搭乘行為不但可以避開敵害的攻擊,而且可以從宿主身上獲得一些食物殘渣,並且可以省力,可謂一舉三得,同時他也被稱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