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前,丁先生在白龍橋某家電城買了一臺液晶電視。自始至終,他都以為自己買的是國外知名品牌LG,可抬回家裝好後仔細一看,LG卻變成了AG。
在買電視之前,丁先生是做過功課的。他事先在網上看過42寸電視的普遍價位,國產的大概1600~2000元,國外知名品牌的大概2200~3000元。
按照這個標準,2月5日下午,丁先生去買電視機了。
「我本來想買國產品牌,但商家說國產和國外的沒法比,建議我買國外的。」丁先生覺得有道理,就掏出手機,給賣家展示了幾款他之前在網上看過的LG產品圖片。「看完之後,老闆給我推薦了店裡一款42寸電視機,說是最新款,折後價只要2800元。」
因為在心理價位的範圍內,丁先生很爽快地就把這臺「LG」買下了。當天晚上9點多,工人送貨上門,安裝好之後就匆匆走了。可丁先生隨後查看電視機時發現,他買回來的根本就不是國外知名品牌LG,而是聽也沒聽說過的AG。
從丁先生提供的照片上看到,商標中的A字母,左邊斜槓和內部一橫被嚴重淡化,幾乎已經看不出來了,而右邊斜槓卻加粗加黑,很有L的樣子。
丁先生很生氣,他找到商家,要求退貨。可是,直到昨天,這件事都還沒有解決好。家電商場老闆徐先生昨天告訴記者,從一開始,他都沒有說過電視是LG,一直說的是AG。
「AG也是韓國的品牌,產地在廣東。LG我們店裡沒有,是他自己看看這個牌子還不錯,才同意買下的。」徐先生建議丁先生換一臺自己滿意的電視機,但丁先生堅持要LG。「實在不行,退貨也可以,但他還要我們賠償2700元。」
雙方都不肯讓步,事情陷入了僵局。
你的意見很重要,歡迎文末評論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