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茶業內參第2125期 -【亞太茶業】全媒體垂直運營
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AP-TEA訂閱
時代召喚企業家精神,十九大的報告中就提出要「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
「企業家精神」是什麼?每個人心中可能都會有不同的理解。而新會陳皮村的村長吳國榮先生的理解是「社會責任感」,是對社會做貢獻。他是這樣認為的,也是這樣用行動來詮釋的。
「我覺得企業家跟商人是兩回事,企業家有責任感,勇於挑戰,永不言敗,還有一個是情懷,對社會的責任。企業家精神如果有了社會責任感,有了情懷,就會把事業做得更加好,對社會的貢獻更加大。
若不是2016年的一篇新聞《【連續11年】文樓兄弟企業家攜手,將助學進行到底!》,可能大部分人到現在也不會知道陳皮村村長吳國榮一直在默默助學,而且已經持續了十多年。
相對於助學的低調,吳國榮先生做的另外一件事情,卻很「高調」,就是——創立新會陳皮村,推廣新會陳皮文化。
吳國榮先生幾乎無時無刻都在身體力行地推廣新會的陳皮文化
新會陳皮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是新會珍貴的人文和產業資源,吳國榮希望用現代農業的標準和方式來打造這個行業,讓陳皮真正成為新會的名片。2013年,他投資4億元建設陳皮村,志在打造新會陳皮全產業鏈平臺。
新會陳皮
從跟美孚、菲利浦、殼牌等世界500強打交道做國際貿易轉行跨界做農業產業,這對吳國榮來說是第二次創業,也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冒險。
新會陳皮村
對於陳皮行業,吳國榮並不熟悉,也沒有類似的商業模式可以借鑑,但他有20多年國際貿易的從商經驗,有對「陳皮夢」的那份情懷和堅持。
在建設陳皮村的同時,吳國榮就帶領團隊與廣東省農科院合作,制定了陳皮行業第一個標準——加工倉儲標準,並於2014年開始執行。這套標準從源頭抓起,有規範、有檢測、可溯源,兼顧消費者和本地農戶的利益,對陳皮產業的轉型升級起到推動作用。
通過推動陳皮產業發展,帶動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促進從業者增產增收,這是陳皮村踐行精準扶貧的方式。
陳皮村作為特色農產品商業綜合體,成功帶動陳皮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品質+標準+金融+網際網路」現代農業模式,不僅惠及三農,同時也切切實實推動了陳皮作為新會一張產業及文化旅遊名片的打造。如今的新會陳皮村,已是「國家特色景觀旅遊名村」。
陳皮村年接待遊客量達150萬人次,被評為國家農業發展三產融合示範基地。在陳皮村運營的第五個年頭,作為投資人的吳國榮仍然沒有營利,但他已經做好繼續投資,繼續探索前行的準備。吳國榮的「陳皮夢」一直在路上。
新會電視臺《前行的力量——
新時代新會企業家精神系列訪談》
專訪陳皮村村長吳國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