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亞共和國位於非洲東部,赤道橫貫中部,東非大裂谷縱貫南北。東鄰索馬利亞,南接坦尚尼亞,西連烏幹達,北與衣索比亞、南蘇丹交界,東南瀕臨印度洋。
肯亞是人類發源地之一,境內曾出土約250萬年前的人類頭骨化石,公元7世紀,非洲東南沿海地帶形成一些商業城市,阿拉伯人開始到此經商和定居。
16世紀,葡萄牙殖民者佔領了沿海地帶。1890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963年12月12日肯亞獨立。
肯亞汽車車牌
蒙巴薩是肯亞第二大城市,濱海省省會,古代為重要商港,港口由阿拉伯人於11世紀修建,20世紀初曾為英國東非殖民首府,現為全國重要工商業中心 。蒙巴薩港口為非洲東海岸最大海港,不僅是肯亞進出口貨物的主要集散地,也是烏幹達、蒲隆地、盧安達、剛果(金)東部和蘇丹南部貨物的重要出海口。
1405年,我國明代偉大航海家鄭和率領龐大船隊,開始了七下西洋的偉大創舉。船隊從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到達西亞和非洲東岸,其中就包括蒙巴薩。在《鄭和航海圖》裡蒙巴薩被標作「慢八撒」。
圖片來自網絡
蒙巴薩的世界文化遺產---耶穌堡。
蒙巴薩是新航路上的重要補給點和貨物集散地,於是成為爭奪的目標。1589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派遠徵軍佔領蒙巴薩並修築城堡。1593年,葡萄牙人攻佔了蒙巴薩,並在港灣岬角處修建更大的城堡以俯視和控制港口。
由於葡萄牙傳教士也隨著商船四處布道,這座新城堡就被命名為耶穌堡。耶穌堡呈「大」字形,長100多米,寬約80米,城牆建在珊瑚巖上,高15米,厚2.4米,大門上布滿約10釐米長的尖釘,以防大象的衝撞。
1696年,阿曼蘇丹開始圍攻城堡,葡萄牙人抵抗了兩年零9個月後投降。
進入城堡,大院裡有一排平房,是這座城堡博物館的展室。展室的前面,整整齊齊地擺放著一排十多門大炮,還有一些炮彈。
展覽室展覽了部分兵刃和號角等。
還有一些當地人使用的土罐
展室中還陳列著很多來自中國的瓷器。這些中國瓷器來自蒙巴薩及其附近的其他沿海城鎮。15世紀明朝航海家鄭和曾到達馬林迪等地。而早在14世紀就開始出現中國瓷器。而且多數瓷器不是直接從中國進口,是經阿拉伯其他國家的船隻運抵這裡的。
院子裡的一口水井。
頂樓上一個小的展覽室
站在頂樓
居高臨下
衛兵站崗的崗亭
城堡裡還有曾經駐軍士兵畫的壁畫。
蒙巴薩華人旅館的叔叔阿姨對人很好,看到我眼疾很嚴重了,趕緊叫小黃帶我去旁邊的當地醫院。我英語不好,小黃幫我翻譯。醫生幫我把眼睛裡的膿水擠出來,這才好一點。
從左到右:嚴姐、小黃、阿姨、叔叔,我。
蒙巴薩耶穌堡視頻
上一篇文章:
1.9月2日色達/塔公/丹巴/莫斯卡6日自駕召集
2.9月30日寮國琅勃拉邦萬榮8天自駕召集
3.桑給巴爾島追逐海豚
4.8月普者黑壩美撫仙湖自駕歸來
5.克裡米亞
6.單人單車自駕穿越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