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寶慶北路,聞得桂丁茶香。12月19日,新邵縣新聞通訊員協會組織20餘名會員,邀約省市縣媒體記者,深入巨口鋪鎮開展「這就是新邵·探尋桂丁小鎮」主題採訪採風活動。下面擷取幾個長鏡頭——
「扶貧車間」助力脫貧
早上7點,外面還是漆黑一片,巨口鋪鎮桐木村的楊女士便早早起床幫小孫子準備早餐。熱氣騰騰的麵條上蓋著兩個荷包蛋,小孩吃得格外香。叮囑聲還未結束,小孩便背著書包開心的向學校走去。
早上8點,楊女士一如既往地前往常興鞋業上班。楊女士已年滿60周歲,搭幫家門口的這個「扶貧車間」,給這個貧困戶家庭帶來了希望。為減輕家庭負擔,2019年3月她主動應聘該公司的手工,別看她年級大,在車間裡也是一把好手,麻利得很。
據常興鞋業創始人朱愛武介紹,該公司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為響應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為貧困地區留守人群提供一些技術含量不高、且適合貧困家庭層次的就業崗位,先後在嚴塘安置區和巨口鋪安置區籌建「扶貧車間」並開工,巨口鋪安置區「扶貧車間」現有針車線7條,電腦車線3條,裁斷線1條,安排貧困戶就業人口40餘人,人均月收入2500元以上。據悉,今年來,巨口鋪鎮建立「扶貧車間」2家,新增城鎮就業10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85人,全鎮3772名貧困人員全部外出務工或就近就業,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公德超市」彰顯文明
早上9點,白雲鋪村「公德超市」就十分熱鬧,「我有200積分,能換這個茶壺嗎?」「我們自己把家裡衛生搞好了,不僅自己住得舒服,現在還可以增加公德積分到村裡來換生活用品,真值!」前來兌換物品的村民感嘆道。
據該村公德積分管理人員介紹,村支兩委依據村規民約把村民應履行的基本義務,細化分為負面清單和正能量激勵清單,從「鄉風新、環境美、鄰裡和、公益為」四個方面,對村民公德積分進行加、減分動態管理。對照分值,村民可定期到村「公德超市」兌換獎品。
自2019年以來,巨口鋪鎮在全鎮範圍內創新實施公德積分管理,除白雲鋪村外,白羊塘、長關等村也相繼開設「公德超市」,取得了良好效果。他們以「積分+德治」、「積分+自治」模式,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為基層鄉風治理打開了全新的突破口,既能增強村民「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又能滿足大家「好人好報、德者有德」的榮譽感和獲得感。
「桂丁小鎮」亮點頻顯
上午10點,剛從熱火朝天的「公德超市」中出來,白雲鋪村熱心村民就遞來一杯杯桂丁茶,這茶口感鮮醇、回甘,甜香、花香交融,大家都豎起了大拇指。
據該村支部書記唐太平介紹,桂丁茶是生長於白雲鋪村白雲巖和紅廟村銅鼓嶺上的珍稀茶葉品種,是非常少有的灌木型野生茶葉資源。據初步考證,桂丁茶始於宋,盛於明清。因品種稀有且自然產量低,在明清做貢茶和寺廟禮佛之用,並被明太祖朱元璋選為朝廷貢茶,上貢明清兩朝,持續上貢520多年。
為充分發揮桂丁茶特色資源優勢,發展桂丁茶產業,巨口鋪鎮在白雲鋪、紅廟兩個村建立育苗基地200畝,著力打造千畝桂丁茶基地。同時,大力推進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建設,對白雲鋪村到鎮中心區沿線民房,全部採用徽派風格房屋進行提質改造,「白牆青瓦馬頭牆」十裡古街初見規模,傾力打造「桂丁小鎮」靚麗名片。
作者:周 露 王 淳
編輯:劉欣蓉
審稿:羅亮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