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漁民捕撈巨蚌的目的竟然是為了這個?

2021-02-22 菲島快訊

據5月底在菲律賓西部海域航行的蜂牙絲蘭漁民說,儘管遭到海事官員的抗議,中國漁船仍繼續在西菲律賓海(南海的一部分)的斯卡伯勒淺灘(黃巖島)捕撈巨型蛤蜊。

  

蜂牙絲蘭省因紛沓鎮的漁民Yoyoy Rizol說,除非中國漁民停止捕撈,否則西菲律賓海的巨型蛤蜊數量將會迅速銳減。

  

他說,中國人用安裝在小船上的螺旋槳來破壞珊瑚,並在黃巖島150平方公裡的瀉湖中挖掘堆積在淺灘岸邊的巨蚌。巨蚌隨後被一艘更大的船拖走。

  

黃巖島是一個傳統的漁場,由環繞瀉湖的三角形礁石和巖石組成,位於因紛沓南約240公裡處。

Rizol說,中國人從2003年開始在這片淺灘挖掘巨型蛤蜊。他在今年的一次淺灘釣魚時,近距離看到了巨大的蛤蜊殼,形容它們「閃閃發光」。

  

根據菲律賓海洋事務與海洋法大學院長巴董巴戈的說法,中國人在海南省的一個村子裡售賣這些巨型蛤蚌殼。

                                                                

象牙的替代品

「它是象牙的替代品。其中一些還被用作珠寶材料。」

  

他說,2012年中方捕撈巨蚌的速度可能就已經加快了,那年,中國在與菲律賓海軍對峙後佔領了黃巖島。

「這可能就是我們在那很難看到巨蚌的原因。就算偶爾發現了,它的個頭也不會超過9英寸,或者拇指和小拇指之間的距離。」

  

位於Bolinaotown的菲律賓大學海洋科學研究所(UPMSI)在其社交媒體頁面上表示,過度開發和過度捕撈一直是對巨型蛤蜊種群的主要威脅。

                                                                  

幾近滅絕

UPMSI援引上世紀80年代的一項全國性調查稱,科學家們發現,當地最大的三種巨型蛤蜊實際上已經滅絕。

UPMSI稱:「為了試圖拯救這些物種免於滅絕,保護和引種計劃已經啟動。」

Bolinao海洋實驗室副主任塞西莉亞·科納科表示,1991年,UPMSI人員在斯卡伯勒淺灘播種了50種黑腹蛤和河馬蛤。

「巨蚌在我們的珊瑚礁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功能。它們需要近十年的時間來繁殖。「我們都應該努力保護我們的小巨人,不讓它們再次面臨滅絕的危險。」

相關焦點

  • 韓國烹吃巨蚌真人秀叢林法則罪加一等 「無視當地人警告」誘騙籤假合同
    ▲女星Yeol-eum Lee捕食巨蚌,恐遭受處罰SBS電視臺所製作的節目《叢林的法則》獵捕巨蚌,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最高可處4年有期徒刑,目前她的行為確定觸法,怎料節目《叢林的法則》近日又被挖出還有另一條犯罪嫌疑
  • 悅城漁民捕撈到
    這一條是悅城漁民捕撈上來。網友「long8622」:鰨沙魚是無鱗西江河魚,30幾年前德城好多的,很便宜經常食。「馬魚馬肉」:那是洄遊魚!梧州上邊建水壩後,好多魚都不見了--- --- --- ---我是黃金分割線 --- --- --- --- ---遠大門業,巨惠全城,304不鏽鋼門,低至 668m2,豪華套門低至2680/套地址: 康城大道東
  • 菲律賓查獲價值最高可達9.18億野生動物,疑似中國嫌犯在逃
    菲律賓查獲價值最高可達9.18億野生動物,疑似中國嫌犯在逃(菲律賓世界日報公眾號shijieribaoph)菲國警(PNP)周六表示,警方在內格羅斯省沒收了黑市價5000萬比索的「大硨磲」(即面臨滅絕的巨蚌)蚌殼,但涉嫌擁有巨蚌的人仍在逃。
  • 帛琉扣押中國捕撈船及28名船員,外交部回應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於文】法新社15日報導稱,帛琉政府表示,一艘涉嫌非法捕撈活動的中國漁船及其28名船員在帛琉被扣留
  • 延坪島內中國非法捕撈漁船突然不見蹤影
    每年一到梭子蟹豐收的時節,在仁川延坪島附近海域便會出現進行非法捕撈作業的中國漁船,但最近這些漁船幾乎都消失了。
  • 海識 為了不讓索馬利亞的漁民餓肚子,聯合國糧農組織也是蠻拼的
    索馬利亞因海盜猖獗受到全世界的關注。近期,貧困和飢餓的索馬利亞漁民擁有了一款捕魚神器,這為他們的生活帶去極大的變化。聯合國糧農組織和歐盟在當地海岸放置了25塊「捕魚磁鐵」,吸引眾多不同的魚類,包括小規模漁民通常無法輕易捕到的金槍魚,同時也鼓勵漁民遠離珊瑚礁和海草等容易被過度捕撈而破壞的棲息地。
  • 韓國向中國巡邏船射擊,美國網友:韓國是懦夫 翻譯
    中國的小漁船經常在韓國海域捕魚,但是一般來說都獲得了駐守在那裡的韓國海軍的允許。韓國海軍駐紮在那裡是為了監視朝鮮船隻越過南北朝鮮之間的黃海邊界。然而,最近幾年,這些小木船被更加大型的鋼製拖網漁船所替代,為了滿足中國不斷增加的海產品的需求,這些船開始在海床上鋪下巨網。為了應對這種非法捕撈,韓國政府請求中國加大執法力度對付這些非法捕撈。自2011年以來,有2200多艘中國船隻因非法捕撈被罰款,也導致中國政府逮捕了更多的非法捕撈漁民。
  • 龍蝦價格跳水,為何澳洲漁民對印度很失望?
    在中國禁止進口澳大利亞活龍蝦後,維州、塔州和南澳州的商業漁民紛紛向澳大利亞國內市場供應創紀錄數量的龍蝦。
  • 【注意】拖蝦船 越線 捕撈 被抓!沒收違法所得,2-5萬元罰款
    「漁業、漁民」的問題請在文章底部 「寫留言」
  • 漁民要把島礁挖空了?日本請求中國出面阻止,未果後做出大膽決定
    近年來,這些珊瑚被中國漁民大量開採,眼瞅著島要被挖空了,日本很著急。日本外交部向中國提出抗議,請求阻止漁民挖珊瑚,但中國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一計不成,日本又生一計,不過這次的決定相當大膽。近日,日本媒體報導稱,日本海上保衛廳打算加強宮古島嶼附近的警備力量,以防範某國漁船進行的「非法作業」行為。
  • 大片大片的中國字,印尼漁民在南海撈出什麼?美媒:作戰意義很大
    據悉,該漁民居住在印尼的南蘇拉威西省塞拉亞群島,當時他捕撈上這玩意時,根本不清楚這東西的具體身份,便交給了當地警方。但當地警方一看就知道這不是普通的浮標,很可能是外國生產的無人潛航器,很快讓以印尼軍方給帶走了。  根據印尼軍方公開的調查報告顯示,該無人潛航器長度不到7.4英尺,與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研發的「海翼」無人潛航器尺寸極為相似。
  • 林天望赴寧波督導異地蝦皮捕撈工作
    赤溪網12月4日寧波消息:12月3日,赤溪鎮委書記林天望一行赴寧波象山縣石浦鎮督導赤溪異地蝦皮捕撈工作,赤溪鎮人大主席溫端秒、鎮委副書記陳加存、林運渺、分管漁業副鎮長朱成專等陪同督導調研。當天早上,林天望一行經過台州紫菜養殖戶的一天督導調研後,風塵僕僕從台州路橋趕往寧波象山縣石浦鎮。
  • 啟東連興港非法捕撈為何禁而不止?(視頻)丨荔枝特報
    張先生告訴記者,這些偷捕船隻大多是散戶,任何船證手續都沒有,僱上兩三個工人就出海乾活,幹個三四天才回來,每天都有快艇到海上去將海鮮拉到港口售賣,「小魚小蝦還沒長好,就被他們這些偷捕者捕撈上來了,很心疼」!     為了一探究竟,5月21號下午,記者來到了啟東市寅陽鎮連興港。這裡的碼頭停泊了多輛漁船,在一艘漁船上,四五位漁民在整理漁網,看到陌生人過來,顯得有些警惕。
  • 中國禁掉澳洲龍蝦後,漁民哭慘!民眾卻樂瘋:終於實現吃龍蝦自由
    據報導,目前澳洲龍蝦的平均價格在30-50澳元每公斤之間波動,而這個價格在未來還可能進一步下跌。而這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無法出口到中國,澳洲龍蝦失去了最大的出口市場,現在不得不轉為內銷。但以澳洲2500萬人口計算,根本無法消化龐大的龍蝦產量。Jason Hart是一普通漁民,他表示往年這時候,隨著聖誕的到來,龍蝦供不應求,而現在他即使是對觀光客叫賣自家捕蝦船上好的巖龍蝦,但反響平平。
  • 加納魚類數量衰減 漁民稱因中國人光化學捕魚所致
    據Ghana web(加納新聞網)近日報導,加納阿克拉附近的拉傑姆斯鎮漁民抱怨,因為非法捕撈以及天氣的緣故,魚類數量和種類連年下降
  • 南日島漁民捕獲兩噸重豆腐鯊 可遺憾的是……
    前日17時30分許,秀嶼區南日鎮石盤存的漁民在南日海域捕撈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鯊魚。
  • 【預告】央視·現場 | 定置網非法捕撈公益訴訟案
    對此,被告辯稱,他們在海域面積大、人手少,設備狀況差,執法手段落後的情況下認真履行了職責,依法依規對非法設置定置網的漁民進行了查處,追繳了非法所得並進行了經濟處罰,客觀上已經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
  • 臺灣2月開放大船進鯖魚產卵場捕撈,這個詭異的決定引發各界譁然
    聯繫電話:18060347219(微信同號)以上為廣告,需要請聯繫----中新網1月21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漁業署」決定2月禁漁20天,但同時開放100噸以上扒網漁船進入鯖魚主要產卵場——蘇澳外海「紅火心」捕撈
  • 陸船越界金門電魚 2漁民拘役、漁船銷毀
    海巡統計,今年已查獲越界捕撈漁船44艘(包括扣留29艘,沒入船舶處分15艘),執行罰鍰總金額達新臺幣350萬元。目前仍有20餘艘大陸漁船查扣在料羅港等待處分,將依《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裁罰新臺幣30萬元以上罰鍰或沒入銷毀,希望以重罰遏止違規越界捕魚。
  • 暴利之下鋌而走險:西西里華人捕撈鯊魚翅觸犯刑法
    近日,兩艘在西西里島海域捕撈魚翅的漁船被Mazaro海岸警衛隊連人帶船一起查扣。據悉,當地海警是在接到其他漁民的報警並以錄像視頻為證據前去執行逮捕的。警方調查顯示,這兩艘漁船均屬於華人,漁夫也是華人,他們在西西里海域打撈鯊魚,並割下魚鰭,然後再把斷手斷腳的鯊魚扔進大海中。警方在這兩艘華人漁船裡搜出70袋鯊魚翅,價值數十萬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