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慧離世捐獻眼角膜 或將讓3人重見光明

2021-02-26 佛山電視臺

昨天晚上7點多,小佳慧在南海區人民醫院搶救無效離世!


早前曾經報導過,小佳慧的父親謝先生當保安,母親智力方面有障礙,女兒佳慧一出生就患有心臟病,突發肺炎也無錢救治。節目出街後,佳慧的不幸,牽動了佛山上萬人的心,在她入院前,短短兩天內,佛山街坊通過網絡為她募捐了18萬元的善款。

但不幸的是,雖然錢有了,但佳慧入院後立刻就陷入昏迷,醫生檢查發現,她腦部有多塊血腫,經過半個月的努力搶救,佳慧最後還是沒有扛過來。


謝先生表示,雖然生來不幸,但佳慧終是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所以他們要為佳慧做最後一件事——捐獻雙眼的眼角膜!

市二醫院眼角膜捐獻工作站的醫生們,在佳慧離世後趕到現場,對小佳慧進行簡單的默哀告別後,開始摘取手術。半個小時後,佳慧的眼角膜被順利摘取,醫生們連夜將它帶回醫院冷藏,準備第二天的手術。

今天早上已經有一名患者接受了角膜移植手術,據醫生估計明天患者就能恢復一定的視力。而醫院方估計小佳慧寶貴的角膜能夠給三名患者帶來恢復視力的希望。


目前,市二醫院是佛山地區唯一能接受眼角膜捐獻的工作站,他們去年一共接受了16人捐贈角膜,完成了40例角膜移植手術,但眼角膜缺口仍舊很大,每年登記手術的人數有100多例,現在還有幾十名患者在等角膜捐獻,佳慧的角膜及時幫助了這些渴望光明的人。

而截止到目前,小佳慧的醫療費用了3萬元,剩餘的15萬元善款,謝先生承諾留在佛山市慈善會小強熱線愛心基金,用於幫助其他人。

小佳慧雖然走了,但她將光明留給了這個世界!佳慧,一路走好!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本文底部「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感動丨中山73歲老人彌留之際的壯舉將助兩人重見光明
    據市人民醫院眼科博士後、醫生李乃洋說,老人的眼角膜情況很好,至少可以幫助兩個人重見光明!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她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決定?1月14日19時25分,一場特殊的見證儀式在市博愛醫院內科搶救室進行。
  • 24歲女教師突發疾病離世!父母的決定讓人淚目
    悲痛之餘,她的父母決定捐獻出女兒的肝臟、腎臟和眼角膜,讓6人重獲新生。24歲的沈倩是重慶沙坪垻區蓮光小學一名教師。父親沈應才和母親王家平在老家永川開了家理髮店。平常周末時,她會回家看看爸媽。在當地醫院治療無效後,父母趕緊將她送到重醫大附二院江南院區治療。9月30日晚,中秋節前夜,雖然經重醫大附二院江南院區醫生全力搶救,沈倩最終還是因為腦幹功能的衰竭,導致腦死亡。面對失去女兒的悲痛,沈倩的父母做了一個決定。他們想捐獻女兒有用的器官救人,讓孩子以另外一種形式繼續活在這個世界上。
  • 眼角膜捐贈大國斯裡蘭卡:它傷痕累累,卻給世界帶去光明
    懷著沉痛的心情,席爾瓦寫下了一篇文章《人死眼猶生》(Life to Dead Eye),呼籲人們捐獻角膜,並表態將和母親妻子一起在死後捐出眼角膜。從此,一場鼓勵角膜捐獻的運動在斯裡蘭卡掀起。這項運動開始於席爾瓦1958年1月19日發表在僧伽羅語日報《Lankadipa》上的一篇文章,他們(席爾瓦、他的母親和妻子)在文中表態,稱將自願捐出角膜。這場運動及其標語「人死眼猶生」,極大地啟迪了大眾,成百上千的志願者響應承諾捐出眼角膜。
  • 金毛身患癌症,臨終前捐獻眼角膜:即使我死了,也還能看著你...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考慮,主人決定把Sandy的器官捐獻出去,他說:我知道它活不了多久了,我想如果把Sandy的器官捐給其它有需要的狗狗或許會更好。讓它以另一種形式繼續活下去。 接受Sandy眼角膜的是一隻小狗狗……
  • 爭 議 遺體器官捐獻 如果是你,你捐麼?
    29日,柳州市首次為20多名逝世後捐獻遺體、器官及組織的逝者舉行追思會,捐獻者家屬、紅十字會志願者一起追憶逝者奉獻精神,表達對他們的崇高敬意和無限哀思。截至今年3月20日,柳州市共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20例,眼角膜捐獻9例,遺體捐獻8例,共捐獻心臟3個,肝臟18個,腎臟38個,眼角膜16對。這20例中,有4位女性,16位男性,其中有6人是交通事故受害人死亡後捐獻器官。他們當中有稚嫩的孩子,有耄耋老人,也有正值人生盛年的爸爸或者媽媽。
  • 你應該知道的冷知識:斯裡蘭卡是世界上最愛捐獻眼角膜的國家
    但僅僅是在上世紀60年代,斯裡蘭卡的眼角膜捐獻還處於空白,唯一的眼角膜來源是每年數例的死刑囚犯。50多年前,身為醫學博士的席爾瓦投身斯裡蘭卡眼角膜捐贈事業——在親眼目睹收治的不少眼疾病人因缺少眼角膜而導致失明後,席爾瓦博士懷著沉痛的心情寫下那篇著名的《人死眼猶生》(LIFETODEADEYE),這篇文章被後人普遍視為點燃斯裡蘭卡眼角膜捐獻熱情的一簇火苗。
  • 湖南懷化:一場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活動,讓我們重新定義了人體捐獻
    器官捐獻,是指自然人生前自願表示在死亡後,由其執行人將遺體的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或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獻意願的自然人死亡後,由其直系親屬將遺體的全部或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為了表揚捐獻者的無私奉獻、遺愛人間的精神, 2008年5月8日,廣東省紅十字會在增城市萬安園公墓設立了紅十字紀念園,對於規範遺體器官捐獻工作,引導民眾移風易俗、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18年8月5日,英國衛生部發表聲明,英格蘭有望從2020年開始實施新的器官捐獻制度,把現行的「告知同意」制改為「默認同意」制。
  • 建水首例器官捐獻,大愛讓生命延續!
    器官捐獻是在人體腦死亡以後,也就是整個大腦在不可逆狀態下,死亡的情況下,才進行捐獻的,捐獻者不會有任何意識和痛苦,一個捐獻者的器官可以拯救很多人的生命。  2015年 完成器官捐贈2766例  截止 2018年 完成器官捐獻6302例(全國範圍)位居世界第二位器官捐獻是一場陽光下的生命接力12月16日上午該患者的器官捐獻手術在建水縣人民醫院進行這是建水縣首例器官捐獻
  • 眼疾患者的福音:人工眼角膜移植術成功了!
    而且隨著社會發展,生活節奏的高速飛轉,日常高強度用眼已經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而且對眼睛的損害是不可逆的,所以,人工眼角膜移植這項技術對於大眾每個人來說都是有好處的,大家都知道,缺失光明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甚至於悔了一個人一個家庭的一生。無論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視力損傷,都會因為這一項技術而重新獲得光明,獲得希望,為科技點讚,為智慧的醫學感恩,現代生活真的越來越幸福了。
  • 眼底內科:妙手撥雲見日 患者重見光明
    已經無光感的眼球還有重獲光明的希望嗎? 如果患者處於腦梗塞急性期,眼底造影就無法檢查,雙眼視盤水腫,會不會合併顱內更嚴重的病變,甚至危及生命?患者完全沒有光感,視野、電生理檢查無法進行…..一個個問題在任騫主任的腦海中浮現,他對患者的病史進行了詳細的詢問。
  • 青年眼科醫生突然離世,他給患者留下最後的「光明」
    然而還是沒有留住他匆匆而去的腳步6月30日凌晨,他永遠地離開了北京同仁醫院眼科醫生王輝,將光明留在人間!急救車趕到將他送來搶救室前,曾經除顫一次。凌晨,王輝的父母終於趕到現場。朝陽醫院的醫生們盡了最大努力,但王輝在搶救的3個小時,一直沒有自主呼吸和心跳。最終,醫生們無奈地終止了搶救。
  • 17歲少女因病早逝,媽媽無償捐獻愛女所有器官
    承受喪女之痛的同時,她的父母無償捐獻出女兒所有有用器官,讓4名病患重燃生命之火,至少2名失明者重見光明。這是衢州市第一例,全省第31例器官捐獻。徐萌仙一家在開化縣音坑鄉對門村,丈夫是泥水匠,她曾在城裡做保潔員。2011年,在親戚的幫助下,破舊的老房子推倒重建,徐雨文順利考進開化中學。日子剛剛有了奔頭,不幸卻不期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