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礁奇觀印碧海
▼ 徜徉在北麂列島,驚濤拍岸,我們不禁為星羅棋布的島礁,形色各異的巖石所吸引,無不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正如唐代詩人徐夤詩中描寫的:「火山遠照蒼梧郡,銅柱高標碧海鄉。陸賈幾時來越島,三閭何日濯滄浪。」
▼ 北麂列島位於東海大陸架火山構造區域內,形成於火山噴發和巖漿活動最為強烈的地殼運動燕山期,約6500萬年到2億年前,主要由流紋巖角礫狀熔巖組成,在漫長的火山噴發和地震、地殼運動之後,造就了這片碧海藍天中絢麗多彩的自然景觀。
張於東/航拍
▼ 北麂島東側強海蝕岸帶斷崖峭壁,不同熔巖成分夾雜其中,有如俗說的「巖龍」景觀。
▼ 北麂島西海岸委婉曲折,巖石犬牙交錯,夕陽西下更有一番情調。
▼ 北麂島西南與猴頭臀、過水嶼、蒲瓜嶼之間島礁密布,潮漲潮落盛產「巖頭貨」,受海水侵蝕的影響,巖石景觀五彩斑斕。
▼ 猴頭臀以南面一處地質運動與海蝕形成的溝豁,形似猴子屁股而為島名,呈現典型的火山流紋斑巖柱狀節理。
▼ 內長嶼狹長低矮,遍布中、基性熔巖氣孔、火山碎屑巖凝灰巖,有的奼紫嫣紅,有的破碎雜陳。
▼ 下岙島巖石肌理繁複多變,赭紅蔭綠,猶似天然畫廊。
▼ 關老爺山形似關公「青龍偃月刀」,是觀賞火山巖地質結構最佳去處,伸向海面的巖石橙紅尖刻,可見球狀氣泡膠結物、珍珠流紋巖等許多巖石特徵,山坡上則黑褐渾厚,成為羊群的放養之地。
▼ 大筲箕嶼與小筲箕嶼海域暗礁湧動,黑浪翻滾,是海洋候鳥的棲息地,在桀驁嶙峋的島礁之間,帶給遊人是有驚無險的刺激和賞心悅目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