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文博會走過十一屆是「一路芬芳,一路歌唱,因為它就像一本百科全書打開了你通往文化藝術之門的通道。」
隨著「網際網路+」思維的興起,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手機閱讀已不再是大家陌生的事物。今天的你我,走進文博會只需要掃描一個二維碼、身份認證就可以獲得入場券,感受文化藝術的博大精深。「同樣,掌閱也想告訴你,閱讀的世界很美,掌閱想陪你一起去看看。」作為文博會配套活動「2015數字出版高端論壇」掌閱總裁張凌雲在主題演講中的這樣一席話發自肺腑,引來無數同行的共鳴。
今年4月23號世界讀書日的當天傍晚,中央電視臺組織了一臺大型全民閱讀的專題晚會「中國好書」,這是近年來尚不多見的以閱讀為話題,弘揚主旋律,充滿正能量、富有文化內涵的專題節目。掌閱公司作為該節目的唯一冠名企業,也開始被大眾熟知。
掌閱要做什麼?
每年的「數字出版高端論壇」都是大佬雲集的地方,今年包括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孫壽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以及廣東、上海、浙江等多個國家、省市新聞出版界的領導、專家、學者都悉數到場。
作為手機終端閱讀的唯一主題演講者,張凌雲將更多的時間花在了與同行分享自身的技術、原創、內容重構、硬體保障等經驗上。他說:「 掌閱作為一家純技術出身的公司,我們的創始人和核心的人員絕大部分都是理工男,理工男在考慮一件新的事情的時候,他有他的思維方式,我們會想,這個行業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用戶有沒有哪些需求需要滿足?如果我們能找到這些需求點,如果我們能夠發現這些問題,如果掌閱能夠去滿足它,能夠去解決它,這樣掌閱一定能夠發展得好。」
張凌雲認為,在閱讀內容大爆發的當今,必須以愚公的精神專注打造數精品數字內容,才能培育大眾讀者,實現產業發展。
掌閱的價值
據掌閱科技總裁張凌雲介紹,數字閱讀在國內開展十多年來,誕生了數以千萬的作品,但經過時間的檢驗,所剩的精品卻十分少,很多網絡文學只有在連載時才有閱讀量。但同時,很多好書卻經久不衰,這讓掌閱逐漸明白,只有精品才能打動用戶的心靈。 用掌閱代言人汪涵的話說「讀書像熨鬥一樣,來熨平生活的褶皺。」
張凌雲認為,同工業產品中優秀的產品不愁市場需求一樣,在數字閱讀領域好內容從來不缺讀者。在今年世界讀書日的央視「2014中國好書頒獎盛典」上,掌閱作為官方合作夥伴在會上同步贈送了幾十本此次入圍的「中國好書」,海量的下載再次證明了精品優秀書籍對於讀者的巨大吸引力。
因此,掌閱將自己的目標定位為做精品內容的創作與傳播。據了解,目前掌閱已投入200多人進行精排版書籍的而製作,已成為國內精排版規模第一名;同時,掌閱力排眾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做掌閱公版,並免費提供給用戶,一年時間後,其下載量已達1000萬冊;此外,掌閱將儘自己所能,去做原創文學,打造精品書籍,不在數量,而在質量,目標10年誕生100本精品。
「未來的市場不是渠道為王,也不是內容為王,而是精品為王。」張凌雲表示,最能讓掌閱自豪的,就是若干年後,也許幾百年後,當街上都是無人駕駛汽車,手機已經進入博物館的時候,還有一本書能夠影響著用戶,而這本書就來自掌閱文學。
目前,掌閱已擁有國內領先的數字圖書分發平臺,為超過5億的用戶提供高品質的圖書內容及智能化的用戶體驗,有生活、文學等優質圖書數字版權35萬冊,年發行圖書15億冊。
與此同時,掌閱開發的閱讀器iReader,在中國移動閱讀市場佔有率一直保持第一的位置。(來源中國商報)